第一图书网

万物本原

米歇尔·塞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米歇尔·塞尔  

页数:

187  

字数:

190000  

译者:

蔡鸿滨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万物本原》原来的名字为《喧嚣与躁动》(noise)这个词在古法语中是喧闹、愤怒之意,即表示物的骚动与人的愤怒:它要指示的是原初的混沌。本书作者要描述自然界和人类文化中初始的混乱与繁多,即万物生成的本原,他从这种喧嚣噪声出发聆听世界上万物与各种信息交流的形成,所以改为现名。
  作者又以哲人的思考、诗人的笔调向我们缓缓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人们都说维纳斯出现在海上。那么,在她来临之际,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它波涛汹涌、翻腾起伏。大海是喧嚣的,维纳斯是躁动的。

作者简介

  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当代哲学家,1930年生于一个农民、水手家庭。年轻时人航海学校,后转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获数学、文学、哲学学士学位,1968年通过论文《莱布尼茨的方法及其数学模式》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从事航海活动,后任巴黎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尔以独创的结构方法,将精密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治学注重个人感性经验,同时强调广泛、丰富的哲学探索;著作中包括数学、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学科知识内容。199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书籍目录

(代译序)哲学的职责
中译本序言
简短的故事
本书的目的
一咄咄逼人的美人儿
二阿尔巴的芭蕾舞
三集体的愤怒
四时间的产生
梦幻

章节摘录

  嘈杂的、无序的、喧嚣的、闪色的、带虎纹的、有条纹的、杂色的繁多,五色缤纷,斑驳陆离,它就是可能性。它是一组可能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切可能的事物的总体。  繁多不是权力,而是权势本身的反面,但是它是能力。这种噪声是开口。古代人说混沌初开,这是有道理的。繁多是敞开的,由此产生随时都在产生的大自然。我们不能预见从繁多中会产生出什么。我们无法知道在繁多之中、在此处或彼处,究竟有些什么。一种可能性怎样和另一种可能性共存,也许是通过某种可能的联系得以共存的,现在没有人知道,过去也没有人知道,而且将来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整体都是贯穿着可能的联系的。  还是那位莱布尼茨,他构造了这个世界,就像在金字塔尖上、在塔顶上、在塔的顶端建造一套住室。这个世界绝无仅有,尽善尽美,根据最佳原则经过严格计算,在一切可能的世界当中,犹如陡峭的山巅呈现在一团阴影之中。在下面,金字塔把基础往无限深处扩大。在这深不可测的基础中,在种种环境状况的昏暗中,能力的诸因素都陷入沉睡之中,等待着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时觉醒。这个无限的基础不能用清晰严密的理性来确定。它沉浸在背景噪声之中,沉浸在混乱嘈杂的噪声之中。  巴尔扎克描绘的景象与上帝的建筑术截然相反。他描绘的完美的、最佳的、生动的、具体的、几乎是神圣的外形,乃是一只脚。他描绘的外形处在背景中,在下面,在最低的旋涡里。景象是一种顶端较低的龙卷风,是噪声的洞穴,而洞穴的底就是存在。把这种景象翻转过来,时间就朝可能性上升,空间也是这样,而人就朝现有的外形下落。  哲学家的职责,哲学家的关心和热情,就是尽力保护可能性,像保护幼儿一样保护可能性,像对待新生婴儿那样关心可能性,他是种子的保管者。哲学家是牧人,他在山冈上放牧,他的畜群混杂着各种可能性,诸如怀羔的母羊,微颤的公牛;哲学家是园丁,他想方设法通过杂交繁殖新的品种,他保护原始森林,他防备恶劣天气变化,他带来历史和季节变化的新时刻,报告丰年和荒年,哲学家是繁多性的牧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万物本原 PDF格式下载



超爱,这本书伴我徒步了西藏,之前是在图书馆借的 实在喜欢就自己买来收藏了 翻译得很好 可意会也可言传之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