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诗话
201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莫砺锋
380
无
《写意文丛:莫砺锋诗话(第2版)》是一本关于古典诗歌的读书札记,也是作者多年研读古典诗歌的心得的集成。它分四十个专题,分门别类地选录了近二百首古典诗歌代表作(包括词、散曲),解读其文本、分析其艺术特色,揭示其魅力之所在。
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84年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
《杜甫评传》、 《朱熹文学研究》、 《唐宋诗歌论集》、 《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
《漫话东坡》、 《莫砺锋说唐诗》、 《浮生琐忆》。
序
时间
四季
春
秋
佳节
中秋
除夕
黄昏
月
肉
雪
花
父母
儿女
女儿
邻居相思
爱情
友谊
幸福
悠闲
寂寞
烦恼
委屈
读书
书信
饮酒
登高
送别
叮咛
梦
回忆
白发
死亡
天意
故乡
旧游
古迹
风景
窗口
跋
补记
后一首说:“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这是写冬夜农家的生活场面:室内烧着木柴,地炉上煨着酒壶,炉灰里煨熟的芋头、栗子散发出香气。其实这种清福并不为农家所独占,据何光远《鉴戒录》记载,后蜀国主王建曾在冬夜命宫女烧栗,有几颗栗子从炉中爆出,烧破了绣毡,王建因此想起诗人卢延让的“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之句。北宋的杨亿也深爱这两句,金人王若虚揣测其原因说:“予谓此语固无甚佳,然读之可以想见明窗温炉间闲坐之适。杨公所爱,盖其境趣也邪?”可见即使是君主和士大夫,也喜欢在冬夜炉火煨栗。我插队在江南的平原上,那儿不产栗子,农民在冬夜也很少烤火取暖,他们喜欢在灶膛的余烬里埋上几个山芋或芋头。烤熟后拍去灰尘,再剥去焦黑的皮,喷香扑鼻。当然,这种乐趣如果与家人分享,就格外显得暖意融融。至于分享的食物是不是炉火所煨的芋栗,倒并不重要。 类似的诗还有陆游的《雪夜》:“病卧湖边五亩园,雪风一夜坼芦蕃。燎炉薪炭衣篝暖,围坐儿孙笑语温。菜乞邻家作菹美,酒赊近市带醅浑。平居自是无来客,明日冲泥谁叩门。”试想在风雪弥漫之夜,炉膛里有红红的炭火,合家围坐笑语喧哗,共享简单而美味的酒菜,一任窗外的狂风摇晃着篱笆。天伦之乐,使人心醉。就像巢居的动物在冬季需要挤做一堆以抗严寒,风雪之夜既使我们与外人隔绝(陆诗的尾联即申此意),也使我们与家人之间更加亲密无间,从而凸显了天伦的温暖。 ……
我读《莫砺锋诗话》,最使我感动并赞许的就是他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遭遇与心路的历程,同他对诗词的体会理解,完全融会在一起。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体验诗,又用诗来充实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文章就必然使人感动,也必然博得读者的赞扬。(《眷恋讲台》) ——著名语文教育家(商友敬) 作者不以引经据典的证说和阐篇述章的鉴赏为能,却以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钟情,对于意象的缱绻,对于人生的体认和感悟为事。……凡四十个主题,串联起近二百首中国古典文学名作,全书寓解读于体悟之中,可谓开卷有益。其中“以诗证诗”、“以诗益文”笔法的运用,更加添了本书的知识含量。(《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徐雁) 在人们的心态日趋浅薄浮躁、连著书作文都曰益快餐化的今天,读读《莫砺锋诗话》,听听莫教授为我们解说唐诗宋词的精妙之处以及他本人读诗时的那份感动,真如“醍醐灌顶”,就像在大暑天服了一贴清凉剂。(《中华读书报》) ——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徐宗文) 跟一般诗话、词话不同,莫砺锋按时令、时辰、物候、举动、心理情绪、人际关系等分类,分列了40个专题。在每个专题下,先揭载他认为最好、最贴题的历代诗词歌赋,没加任何注释和翻译,不蔓不枝;然后用一篇篇专文,对前列诗词作融会贯通的串讲——但并不受此局限,而是常常故意旁逸斜出,多所发挥。端的色彩斑斓,精彩纷披。(《天海楼随笔》网文) ——“书话四才子”之一(梁由之)
无
终于等到莫砺锋先生诗话的第二版印行了,此前06年的第一版已经很难买到,能买也几乎都是比较旧的二手书了。如今这版,封面依然简练大方,正文字体也很合适,似乎是四号字体(或者小三号),总之看起来清晰、舒服。先生在《补记》中说此版改正了一些内容与文字的错误之处,应当是没有什么删改的。不过具体内容就不必多言了,自是先生读诗的心得体会,读来亲切动人,也延续着诗话的片段式的闪悟,任何时候翻看心里都会觉得很平静、舒畅!
莫砺锋是一座高峰,值得让人仰望,无论是人品还是文品,这本书非常值得阅读。
给学生看适合,大人已经很少有这种看诗话的心情了。
很很喜欢莫教授的文字!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力量!
内容本身没得说,可纸张设计方面,不咋地。
有点看不懂 深奥 没有蒋勋写得好
学者的智慧再次让人敬佩!
纸质很好,大家的作品。很值得阅读,很推荐。
很值得看的书,很有诗意
期待了好久,终于等到再版了~~~
大家之作 爱不释手
当今能读这本书的人可能不会很多,但都是心存善念的君子。这可能是我们还对这个世界有一点留恋缘由吧。
文体似乎不适合,但写得颇有情趣,纸张稍显粗制,和中华书局的相比略微差些,但文笔、感触都很好。
强烈推荐哦,修身养性必备。
莫先生关于古代诗词的造诣在当今鲜有能与其比肩者。这本诗话是散文体的,比较好读。很适合初学者。
专业性不够强,面向大众的话还可以
装帧似乎没有第一版好,尤其是纸张,整个书比原来厚了很多,拿在手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