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华语测试中的阅读研究

王汉卫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汉卫  

页数:

174  

字数:

180000  

内容概要

  一般说来,华裔不同于普通汉语二语者,对华裔的语言测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华语测试中的阅读研究》就华语测试,特别是其中的阅读测试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希望能够达到摇旗呐喊之功效。抽样单位、应答单位、背景单位、抽样程序、读写结合(摒弃选择题)、最小语境、词汇句子语篇分测试等都是本书的关键词,是华语阅读测试的特色所在。本书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建设,至于实证研究,有待日后继续。本书适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专事语言测量的学生、学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汉卫,暨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对外汉语及华文教育。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华语测试的必要性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历史和现状
1.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
1.2 HSK的试卷结构
1.3 HSK的两条发展路径
1.4 《大纲》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水平测试的研究
二 从测试的角度看华裔作为目标人群的特殊性
2.1 海外华人的总量、分布及构成
2.2 汉字及汉文化情结
2.3 华语作为准第一语言
三 开发华语测试的意义
3.1 对汉语测试的意义
3.2 对华裔族群的意义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语测试的单位
一 语言测试的单位
二 华语测试的三种"单位"
2.1 语言测验的"单位"
2.2 语素--抽样单位
2.3 汉字--应答单位
2.4 词、词组、句子、句群--背景单位
三 汉字与语言能力测试的适应性分析
3.1 汉字与听、说、写能力的不适应性
3.2 汉字与阅读能力的适应性
3.3 汉字单位的适应性总结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为华语阅读测试的语素抽样(上)
一 华语阅读测试跟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1.1 二者的区别
1.2 二者的联系
二 华语测试汉字总量及等级
2.1 国内社会用字的统计结果
2.2 不同层次人群识字情况
2.3 华语阅读测试汉字量及分级的初步考虑
三 字量字种与词汇量的关系
四 3000字的分层
4.1 抽样的目的
4.2 抽样总体及抽样元素
4.3 构建抽样框
4.4 选择抽样技术
4.5 确定样本量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为华语阅读测试的语素抽样(下)
一 1500字的语素分类说明
二 1500个高频汉字
三 样本框数量的确定
四 样本框的具体构建
4.1 名素
4.2 动素
4.3 形素
4.4 量素
4.5 代素
4.6 副素
4.7 介素
4.8 数、连、助素
五 语素样品的抽取
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基本原则
一 HSK(初、中等)阅读测试题型回顾
二 华语阅读测试的基本原则
2.1 原则一:读写结合
2.2 原则二:最小语境
2.3 原则三:填字为主
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卷面结构
一 恰当的阅读行为
二 华语阅读的三个分测试
三 形式和意义--分测试的经纬
3.1 语义结构和音节结构--词汇背景分测试的经纬
3.2 功能类和结构类--句子背景分测试的经纬
3.3 内容和语体--语篇背景分测试的经纬
四 语素样品的分类与各分测试的搭配
五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题型和样卷设计
一 样品语素的分类及其与三个分测试的适配
二 按分测试给目标语素匹配语境
2.1 词汇背景分测试的语境
2.2 句子背景分测试的语境
2.3 语篇背景分测试的语境
三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
一 主要结论和创新
二 问题讨论
三 不足之处
附录1 基础级华语阅读测试样卷
附录2 无序号型汉字卡
附录3 有序号型汉字卡
附录4 华语听力、说话、写作测试的初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华文测试是国家有关机构正在研发的一个重大项目,《华语测试中的阅读研究》作者是研发者之一,本书即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是我们关注这一重要考试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华语测试中的阅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