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沉默对刺
2012-8-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晓渡
295
277000
无
《与沉默对刺(当代诗歌对话访谈录)》由唐晓渡所著,《与沉默对刺(
当代诗歌对话访谈录)》收入了作者与当代海内外十数位著名诗人的对谈、访谈,谈话对象包括杨炼、北岛、欧阳江河、谷川俊太郎(日本)、张清华、陈超等。还有数家重要媒体对作者本人的访谈。内容涉及当代重要诗歌现象、诗学问题、具体诗人的写作等,对当代诗歌研究有敏锐而多角度的展示。
唐晓渡,1954年1月生于江苏仪征,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诗刊》和作家出版社,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诗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兼职教授。
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和文学评论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著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唐晓渡诗学论集》等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以及S.普拉斯、V·哈维尔、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等十数种诗选。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首届‘文艺争鸣’奖”(1995)、“首届‘山花’优秀理论奖”(1995)、“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2004,2005)等奖项。1995--2002年间先后应邀访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捷克查理大学等。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2005年应邀参加英中诗人“Poet
to Poet”对译交流项目。
“新诗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当代先锋诗:薪火和沧桑
——2007年冬与张清华的对话
“不可能”的游戏
——与杨炼、张学昕一席谈
和沉默一起对刺
——谷川俊太郎访谈录
诗·精神自治·公共性
——与金泰昌先生的对话
诗人何为?诗国何为?
——答沉睡问
“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
——北岛访谈录
中国式的“后现代”理论及其他
——1994年秋与陈超、欧阳江河的对话
面对生存:困境和出路
——1986年冬与杨炼的对话
“沙化”和先锋诗的危机
——答万松浦书院网站记者问
诗永远属于“无限的少数人”
——答《南方周末》记者问
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
——在第81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诗的洞察力来自思想的洞察力
——答《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
伟大的诗歌需要伟大的读者
——答《中国艺术报》记者问
诗歌和公共生活
——与《文学报》记者一席谈
综合也是一种穿透
——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
未来诗歌:重建生活的有机性
——与《绿叶》杂志记者一席谈
回到诗歌本义的“大”
——在《河南诗人》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代后记:当代诗歌生态:“场”和“场子”
——在“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生态恳谈会”上的发言
无
决定接下来好好读唐晓渡,有见识有学识
沉默是一个蕴藉了深厚力量和内涵的词,我想起了维特根斯坦的那句箴言,对于我们无法言说的东西,最好保持沉默。这本书的对话里,或许能感受一些思想的火花。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真心觉得这个有点枯燥的
记者(访问者)提问的技巧太低俗,对于被访者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由此便产生了在交流过程中明显的层次之分,换言之即便是通过了这次对话,访问者也不一定就会真正理解和明白对话的内涵。本书中除了诗人之间的对话录之外,其余访者都具有这样的问题,对此似乎也反映了诗歌在当代社会,除了诗人本身和研究者外,基本上已经与大众的知识水平产生了相当大的断裂。
然而,诗人是什么?他是用来守护人类文化最基本的价值的,距离世俗生活最远,他会俯瞰他,又能将自己的批评和怀疑自由地融入那个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把自己拔高,而是存在“看得人生几清明”的味道在里面。诗人的怀疑和批评来自自身的深度与对人类恒久价值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得保持自己不被世俗生活所污浊,于是诗人即可以说是人类的孩子,因为他纯真、轻快,同时又是人类的智者,因为他看的比一般人都通透。
至于诗歌是否已经死亡的问题,并不能在当下就作出定义上的判断,因为亦如时间,这也是一个在不断前进的过程,当下的责任是努力使得诗歌走出困境,但是即便是走出了又如何呢?时代、创作者自身才思与“诗性”的短缺,这些都是这一困境的具体表现。同时能说这个困境难道不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吗?所以二者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
诗歌从表面上、理论上看或许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地往前走,也可以回到过去,不断寻找诗歌的父亲(影响最大的西方现代诗歌)、母亲(中国古典诗歌)。但无论何种,与传统绝缘、与现代诗歌、西方诗歌又出现明显的断裂,使得诗歌既无法往回退到那个经典的状态,往前走又是一片混沌。如何走出,看起来是如此荒诞,因而他只能在眼下进行一种独立的自救,也就是中国的诗歌应在“无父无母”的语境下进行一种独创,且这种创造应比之前任何时期都要独立。
作自已的努力、尝试。中华灿烂的诗文化靠大家传承,她是不会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