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事证据法学

陈瑞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瑞华  

页数:

380  

字数:

42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是一部以刑事证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教科书。本书以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为基本线索,全面阐述了刑事证据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证据制度。本书既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证据法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分“导论”、“证据”、“司法证明”和“证据规则”四个部分,不仅全面讨论了证据的概念、理论分类、法定形式、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推定等基本证据法问题,还系统总结了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实物证据的鉴真规则、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立法理念、证据相互印证规则、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等前沿性证据理论问题。本书遵循“从中国法制经验出发,总结中国法学理论”的学术宗旨,试图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作出理论上的提炼,以帮助读者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未来发展作出一些理论上的预测和评论。
  考虑到中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复杂而专业化的刑事证据规则,而很多规则也与同样取得巨大发展的民事证据规则渐行渐远,因此,本书没有以一般意义上的《证据法学》命名,而是选取了《刑事证据法学》这一标题。但愿这不仅仅意味着教科书名称的变化,而更是对未来的证据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作者简介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代表作主要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
  《看得见的正义》(2000);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2008);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4,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执法监督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维权委员会顾问。同时还担任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一、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三、刑事证据法的功能
四、两个理论问题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的渊源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
三、《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六、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理论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证据裁判原则
二、实质真实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证据合法原则
五、直接和言词原则
六、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七、中国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部分 证据
第四章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事实”与“证据载体”
二、“事实说”的缺陷
三、“材料说”的确立
四、证据的定义
第五章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四、对“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比较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六、证明力
七、证据能力
第六章 证据的理论分类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第七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
一、物证与书证
二、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
三、鉴定意见
四、笔录证据
五、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
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第三部分 司法证明
参考文献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譬如说,刑事诉讼中的“取证”主要是由侦查人员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排除辩护方进行一定的调查取证活动。对于侦查人员的各种“取证”活动,刑事诉讼法会确立详尽的规则,对诸如取证的主体、决定者与实施者的分权、有关的授权方式、取证的时间和地点、案卷材料的制作以及相应的救济方式等,作出尽可能完备的法律规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将这些“取证”规则确立在证据法之中,而通常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一部分来看待。证据法不可能对侦查人员的“取证”活动进行直接的规制,而只能要求法院对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事后的司法审查,并将那些不具有证据能力的控方证据排除于法庭之外。由此,证据法对侦查人员的取证活动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并对那些违反法律程序的侦查行为实施有约束力的程序性制裁措施。 又比如说,刑事诉讼中的“举证”活动可能还会涉及待证事实、证明责任等司法证明领域中的问题,确实需要证据法确立具体的规则。但是,控辩双方的“举证”活动究竟如何展开,这本身并不是证据法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应属于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在“举证”环节上,刑事诉讼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控方证据究竟是全案提交还是部分提交;辩护方可否将本方证据提交法院;对于辩护方申请传唤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院究竟如何处置;对于控辩双方要求查阅对方证据的申请,法院究竟是否允许;遇有控辩双方要求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的,法院应否同意……这些问题都属于非常具体的程序问题,而很少属于证据法所要解决的证据能力问题。 再比如说,刑事诉讼中的“质证”活动往往涉及控辩双方对对方的证据提出反驳性意见的问题。对于那些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法院要给予控辩双方交叉询问的机会;对于被告人,法庭在公诉方进行讯问之后,也要给予辩护律师进行当庭询问的机会;对于当庭出示、播放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各类“笔录类证据”,法庭也要给予控辩双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这些“质证”活动尽管会涉及证据能力的调查过程,但更主要的属于“法庭审判程序”所要规范的对象,也就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规范。


编辑推荐

《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是陈瑞华教授的第一本教科书。本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个人独著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高端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汲取同类教材特别是国外优秀教材的经验和精华,同时具有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诉讼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不仅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学习,也非常适合公检法系统和从事刑事领域工作的律师学习之用。《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根据2012年新的《刑事诉讼法》撰写,是市面上最新的刑事证据法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刑事证据法学 PDF格式下载



该书是目前刑事案件证据学方面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公检法律师的学习宝典


对刑事证据学的指导意见没的说,刑事辩护律师不妨看看,指导作用没的说啦。


中国目前最前沿的刑事证据法学书 值得我们的法官律师好好拜读


陈瑞华老师终于出版教科书了,期待了很久很久。这部《刑事证据法学》值得每一位法律人认真阅读,真正的中国味的证据法学。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好好学习学习


非常不错的证据法学教材,既关注证据法的最新发展,又有理论深度,期待陈老师的刑事诉讼法教材也能早日出版!


很实用的书,作为刑事辩护比较基础的教材,市面上关于刑事证据的书不多,这本书内容上很好,作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以后上庭辩论很有帮助


最新的刑事证据法学教科书,不错。


新的刑事诉讼法已经颁布,看这本书可以从理论上对新刑诉法的理解有帮助。


证据制度在事务工作中很重要,必备的书,推荐


不错,很好的证据学的书


好书,证据里面全是写的很不错了,


陈瑞华教授的书必须看,反复看,陈瑞华教授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好!看他的书很受益!等于在北大上课


非常注重理论的一本教科书,讲得很透彻,难得的好书一本


很不错的法学用书。值得推荐!!!


很不错啊,适合法学学生看,内容观点先进。


很好,是一本很好的法学著作


理论和实践现结合,很好的一本教材书。


书的质量很好,支持陈瑞华教授,支持当当


陈瑞华老师治学严谨,思维周密,想来其作品必定精彩无限。


陈瑞华的书,刑诉专业基础阅读书目


非常好的法律书籍!是法律人必备书籍!


我买了四本书,价格很便宜,运费免了的。质量很好,下次还在这里买,很好,推荐给大家!


作为刑辩计划的教材 质量没的说


刚开始看,适合从事实务工作人的一本教材!


陈少文老师说要在网上免费上课,教材就用本书,一时间本书到处缺货。好不容易买到了,陈少文又迟迟不开课......


我还想说两句(不能少于5个字,10个字及以上才送积分哟~)
我是公安,看了此书,感觉非常好,很是获益,既是学习书,又是工具书。


书很好,最近看他的论文


这本书最近很难买终于买到也终于收到,非常好的一本书,从货物的角度来讲纸张很好


陈老师的著作,不错的参考书


大致阅读了,喜欢陈老师的风格,正在阅读中


对自己很有帮助,非常喜欢


内容不错,具有理论性。印刷也挺好。


内容很好,,比我们的教材编排的还好。。。非常喜欢,,,,


好好学习吧 书蛮好的 推荐


书还挺厚的,价格不高,内容挺好


冲着陈老师买的


好??!!!!!!!


听别人推荐买的 还没看。。。


尚值得一读


不错的书,看了一个晚上。。。


观点新颖 很有创意 值得一看


希望自己能仔细研读。


質量很好,是一奔不錯的證據法教科書


刚翻了翻。


很好的书,对刑事证据方面论述的很充分,赞一个!


很好。有老师的讲解更好。


高端,大气,上档次……


真心不错,我们的课题小组都靠它~


给我发错了


好好好好好质量很好 是正版


刚拿到书 还没开始看 买书都是一直在当当的 非常好


书本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审查案子首先就是要审查证据,对提升证据理论蛮有帮助。


拿到书后发现书脊有问题,但不影响阅读。陈瑞华的书还是看看


不错的学术教科书


作为教科书,内容还不错,值得学习。


是一本法律人不得不看的著作


体系完整,紧跟新刑诉法,是入门的好教材。


拿来考试,复习刑诉用应该还不错。。


浅显易懂 值得拥有!!!


书的封面左上角磨损很严重,都裂开了!一本新书变成这样,心里很不爽!


很好的书,不过我在当当买的价钱有点高,刚到手就调价了,呜呜········


刑事证据法学是一本教材,而教材大多数是纯理论的,该书也不错例外,至少理论超过实务操作很多。


学习用书,有时间慢慢看。正品。


怎么说呢,不能说这书好或者不好,反正不适合我


缺页退货了。


我主要买的是刑事证据法学,《别在异乡哭泣》是用来凑快递费的,但是当当在付款之后发现自己无货的情况,未经顾客同意且未通知顾客缺货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合同,直接变更为只买卖《别在异乡哭泣》一本书,过分。


就像教科书,实践意义不大。


给个差评吧 本来是急需要这本书的 结果快递送来后封皮下的空白页有被明显撕掉的痕迹 中间第99页竟然是空白的 这种残次品应该是别人退回去的又发出来了 然后联系客服换货 工作人员上门来取的时候告诉我没有货了 直接给我退了书的钱 然后再上官网去查 还是有货 可是在退换货时客服却明确的告诉我没有货 还同是北京仓库发货 不得不说这次购书经历让我对当当很失望


当当现在是以卖残次品为主吗?同样的书 我买了两次 出现同样的残次 当当现在就是这么对客户的吗?


为何我的缺了16页 全是白纸


书的第一页被撕掉了,不知道是什么状况,而且里面有一页没有打印上,呵呵。。搜了个电子版,补上那一页


确实有一页被撕掉了。虽然对内容毫无影响,但是希望亚马逊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商家,对买家说明商品中存在的瑕疵。我看亚马逊也不在意在买家心中的评价是否会降低,在意的只有能不能把这些经过一次手的书销出去。


之前看评论有说书的第三页掉了。。。反正我是没碰到,书完整无缺。所以是怎么了。。。。


收到货几天了,翻看了一下,书的内容就如前面有人评价的一样,书中的一些观点却是是作者在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过,该书也却是作者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些独到观点的延续和整理。尽管作者对刑事诉讼的一些想法在近几年的论文中几乎都能找到,但是该书是综合了很多东西,却是还是值得一读的。


书里的内容不错,值得学习和研究,唯一不足的是书的第99页是空白的。


书本还没有细看,大体看了下目录和内容,不错的一本书


陈瑞华老师的书内容不敢妄评,观点还是很稳重的,不过书的纸一股异味,盗版书的味道(虽然实际上是正版的)


这本书是我想看的书籍


有理论、有比较,刑事证据法学研究的必读书目。


1、内容值得读,刑事证据法学国内权威著作。2、99页是空白!有点儿坑!


关于快递,下午三点多下的单,晚上7点就收到,感谢亚马逊的配送服务!关于本书,拿到后拜读20多页,深受启发,改变了自己之前的认知,对于争议问题,陈瑞华教授有自己的观点,逻辑体系缜密,读下来收益颇多,不觉得枯燥无味!


内容不错,但是少文老师讲课有自己独到见解,很不错


在网上看到的,浏览了一遍目录,感觉内容是最新的刑诉书当中最好的了


可以和老师要求的一样


本书不仅手感不错大小也很喜欢,而且内容不错,值得拥有


证据是与刑事辩护的基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