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聂振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聂振斌  

页数:

42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从厘定“文化”、“人文”与“价值”等基本概念人手,强调中国艺术精神的人文化成维度。论著探讨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礼乐教化根源,在历史语境中分析了礼乐教化、礼乐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儒道禅的审美境界与艺术理想:儒家的“美善相乐”境界,道家的美真合一境界,禅宗的“识心见性”境界以及艺术理想的创构。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中国古代艺术精神表现为感性活动中的理性精神、美感形式中的生命意识、自然山水中的人生乐趣、现实环境中的自由境界。在现代转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阐释了艺术精神转化的主要途径与现代转化的主要方法,并以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李泽厚与徐复观作为现代转化个案,进行具体的述评与阐发。

作者简介

聂振斌,1937年生,辽宁盖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从事美学研究,主攻中国美学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论著有:《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艺术化生存》(合著)、《思辨的想像》(合著)、《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等。

书籍目录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序 序言 关键词论——文化·人文·价值 一文化 二人文 三价值 第一章礼乐教化是艺术精神产生的根源之地 一礼乐教化的历史考察 二“礼崩乐坏”与中国学术思想的产生 三礼乐教化与礼乐文化 四礼乐文化与艺术精神 第二章儒道禅是艺术精神形成的思想之源 一儒家的“美善相乐”境界 二道家的美真合一境界 三禅宗的“识心见性”境界 四圆融的审美理想与艺术意境美 第三章古代艺术精神的主要表现 一感性活动中的理性精神 二美感形式中的生命精神 三自然山水中的乐天精神 四现实环境中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现代转化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 一从工具技术到政治制度的认识过程 二思想启蒙与现代学术教育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中的“伦理革命” 四从贵族主义转向平民主义 第五章现代转化的主要途径(上) 一“戊戌变法”中的文艺“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三新式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第六章现代转化的主要途径(下) 一美学批评标准的树立 二艺术范畴的现代诠释——以意境为例 三美学理论体系之建构 四中国艺术史研究 第七章现代转化的主要方法 一新方法的引进与观念之更新 二以西释中,中西融合 三中西艺术比较研究 四文本的现代解释 五“批判地继承”与“批判地吸收 第八章现代转化案例述评 一王国维的艺术哲学思想 二宗白华的审美鉴赏与艺术研究 三朱光潜的《诗论》 四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 五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第九章现代转化过程阶段论 一开创——奠基时期 二历史断流——艺术凋零时期 三反思批判——开拓进取时期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礼乐文化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处于本原地位。古礼集各种形式美(包括艺术关)于一身,其后的装饰、绘画、书法都与这种形式美具有源流关系。乐在远古的时候,是综合体艺术,包含多种艺术因素,没有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造型与语言的种种划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乐逐渐分化出许多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诗歌文学、戏剧表演、装饰艺术等,都是从礼乐文化中分化出来而逐渐取得独立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对美的追求,对艺术修养的重视,对人生艺术化的向往,以及建筑、园林、戏剧、文学、书画等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都与礼乐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礼乐文化的基因,一直在中华民族艺术生命本体中流传不息。中国古代不仅艺术创作追求美,撰写论文,叙述历史,记传铭诔之类,也要求语言、形式、结构优美,具有节奏、气势,情理融合,使人产生美感。 美与乐(音勒)密切相关。艺术活动总是以美感快乐为基本追求,不能给人以美感快乐就不是艺术,至少不是好的艺术。礼乐文化对社会人生描绘出一幅美的理想图景,令人心向往之。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当政者皆为圣贤,政权禅让,任人唯贤,为政以德,实行仁政,人民安居乐业,“神人以和”。正所谓:“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历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左转·襄公十一年》)荀子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论》)礼乐所追求的“乐”的境界,成为儒家、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并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我赞成这种观点,而这种特质正是在礼乐教化那里开始形成的。在礼乐文化影响下所形成艺术风格之主流是追求美感快乐,为此艺术创作追求圆满、中和、优美,从而形成一种乐观主义的艺术传统,缺少悲剧精神,因而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君的猛烈批判。是非功过,一言难尽。这里搁置不论。 (三)“六艺”之教与人文倾向 自周公“制礼作乐”至孔子提出“立于礼,成于乐”,一直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重要科目。整个教育偏重人文学,而科学教育所占比例甚少。这种偏重情况发生于中国教育学术开创和整个奠基时代,对后世发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这种“倾斜”有得有失:一方面发达了人文学,高扬了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使科学教育科学精神先天不足,造成现代中国技术工具和经济实力的落后。 六艺之教,礼乐为首;礼乐属于人文学,并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文价值。礼乐文化以道德价值为中坚,把审美愉悦价值和理想信仰价值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激发了人的意志自由(理想)追求,又满足了人的爱、快乐等情感需要。所以礼乐文化不仅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也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造成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冠带之国”。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更新。它之所以存在那么悠久的历史,是因为中华民族一直需要它。它培育着中华民族不断地走向文明进步,涵养着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文精神。礼乐文化所表现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价值,哪个时代不需要?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礼乐文化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们不能自毁其根。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从厘定“文化”、“人文”与“价值”等基本概念入手,强调中国艺术精神的人文化成维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