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律文书

潘庆云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潘庆云 编  

页数:

333  

前言

“法律文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分支学科。该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等特点。作为高等法律职教教学用书的法律文书,更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法律职教4类13个具体专业的职业特点要求,确定其编写主导思想、编写体例及具体内容设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文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正确、熟练地制作一些制作难度较高且常用的法律文书。教材总体结构分为:上编(总论)、中编(主要司法文书)、下编(其他法律文书)。上编包括法律文书学科概述,法律文书概述,法律文书的语言结构、表述结构。中编、下编包括目前司法机关及各法律机构的主干法律文书。各章之后有思考题及文书制作训练题。教材本体之后附有重要法律文书的规定格式和实例评论。整个教材贯穿了密切联系司法实践和法律职业;突破难点,掌握要点,兼及其余,从而通晓法律文书总体规律及制作技艺等指导思想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克服、纠正了现行各类法律文书教材脱离司法实践,主要展示各类文书结构内容而忽略了对基本原理的探讨总结、前后内容重复等各种缺憾。在主要法律文书实例评论中尽量精选目前司法机关和法律机构制作的优秀法律文书,并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地评析总结各类文书的制作规律和制作技艺。对司法领导机关制定、下达的规定格式和内容要素中存在的疏漏和不完善之处,也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对正在改革但司法领导机关尚未制定出新格式的民事裁判文书等司法文书,我们也选用一些能反映比较成熟的改革思路的文书实例和改革成果,并加以评析。我们试图通过本教材的上述编写体例及内容设计,同时体现和具备法律高职教学中应当涵盖并解决的基本原理、实践问题、实际训练和发展方向等层面的要求。

内容概要

本书由长期专门从事法律文书教学与研究且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学者、教授精心设计与撰写。作者完全摈弃了国内同类教材用语文学方法诠释法律文书的写作巢臼,在本书的上编理论部分,用全新的司法能理念和多学科的科学方法,从“司法公证与效率的栽体”的新视角阐明有关法律文书和法律文书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并从语言、表述、制作技术等层面对法律文书制作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可操作技艺探讨,同时在全国同类教材中首次设专节讨论法律文书运用的原则与规范问题。从而对法律文书制作和运用这两大实践层面均进行了科学详尽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法律文书如何成为无懈可击的习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效载体”的难题。中编习法机关的法律文书和下编其他法律文书涵盖了11大类文书,共有74个主干文种,除了公、检、法、监狱、律师、公汇、仲裁、笔录等应知的法律文书外,我们还顺应以法治国的要求,比同类教材多设了“行政机关的法律文书”一条。在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做到突破难点,掌握要点,以简驭繁。在一些重点法律文书课文内容之后增加“文书实例及其评论”一项内容,对于急需学会制作且能“带动一大片”的文书,在“实例评论”之后还附加配套练习题材料。实例评论包括25个文种共28篇实例,均选自全国各地习法机关最新的优秀文书,评论则结合具体案情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动态阐释。本教材供各种类型的法学成人教育使用,除了紧密联系司法实践、法律职业之外,还特别注意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街接。法律文书学科已被确定的为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书作者系本学科高等法学教育指导教材的主编,因此,本书亦可兼作国家司法考试考生的学习备考之用。

作者简介

潘庆云,男,上海市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市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兼任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改革咨询专家、上海政法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等职。长期从事法律文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书籍目录

导读 上篇 法律文书综论  第一章 法律文书和法律文书学科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与性质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和分类   第三节 法律文书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学科建设  第二章 法律文书的制作与运用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一:对格式事项和主体部分构成要件的要求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二:对语言、表述和制作技术的要求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运用 中篇 司法文书  第三章 公安刑事法律文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呈请立案报告书  第三节 立案决定书   第四节 提请批准逮捕书   第五节 呈请破案报告书   第六节 起诉意见书   第七节 补充侦查报告书  第八节 公安刑事法律文书实例点评 第四章 检察法律文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立案决定书   第三节 起诉书   第四节 不起诉决定书   第五节 刑事抗诉书   第六节 民事(行政)抗诉书 第七节 公诉意见书   第八节 检察法律文书案例点评  第五章 刑事裁判文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   第三节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   第五节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第七节 刑事裁判文书案例点评  第六章 民事裁判文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第三节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第四节 再审民事判决书   第五节 民事调解书   第六节 民事裁定书   第七节 民事决定书  第七章 行政裁判文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   第三节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   第四节 再审行政判决书   第五节 行政赔偿调解书   第六节 行政裁判文书实例点评 下篇 其他法律文书  第八章 监狱法律文书  第九章 律师实务文书  第十章 公证文书  第十一章 仲裁文书  第十二章 行政机关法律文书  第十三章 笔录文书 练习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资料(或书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法律文书和法律文书学科导读要学好法律文书(学)这门课程,首先必须对其学习对象即法律文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确立一套正确的理念。本章对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与性质,法律文书的作用和分类;法律文书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其任务,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概要的讨论阐述。毋庸讳言,法律文书确实具有推进法律活动、实施法律的“工具作用”,但一切法律文书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也只能是追求和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文书学课程则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分支学科,其学科视野应当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实践部分又必须涵盖法律文书的制作和运用。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与性质一、法律文书的概念法律文书,是适用于法律活动,带有法律专业属性的所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具体地说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国家行政机关、公证机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司法、执法机关和法律机构以及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和非诉讼的法律事务中按照法定程序,就具体案件或法律事务适用法律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从这一概念可以折射出法律文书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①法律文书的制作主体相当广泛,包括国家司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专门机构,涉讼、涉案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是一定的法律文书必须由法定的主体制作和运用;②法律文书的适用范围为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的法律事务;③法律文书必须依法制作,既要遵循程序法,又要依据实体法;④法律文书都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⑤相对于规范性的法律、法规的文本而言,法律文书并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属于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编辑推荐

《法律文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律文书 PDF格式下载



法律文书(21世纪法律教育互动教材·继续教育系列)


很实用 适合法律工作者


实用性还是比较好的,有各种各类的文书写作,但是觉得还是比较适合公务员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