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
2009-7
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剑平 主编
482
562000
无
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一所学校,尤其是大学,教师的重要性固自不待言。诚如先校长梅贻琦先生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先后有众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名家大师在校执教,他们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奠基了永世不朽的伟业。 能够有机会把诸多良师关于治学从教的精辟言论编纂成册、以醒后世,对每一个后学之人来说都是平生最幸运的事情。2001年,根据北京市高等教育百年丛书编委会的建议,清华大学决定编辑出版本书,并把任务交给我们。在北京市委教工委和学校主要领导的关心下,经过编委会和全体编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本书于2003年第一次出版。当时收录了63篇文稿或讲稿,各篇作者或者文章所介绍的学者,或是蜚声中外的学术前辈,或是治校见长的教育大师,更多的则是仍执掌教鞭的知名教授。本书第一版受到了教育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特别是清华师生和校友的欢迎与好评,这给了编者巨大的鼓舞。
在清华大学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上,无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名家大师在校执教,他们潜心治学、倾心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作为清华大学组织编辑的百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选录了不同时期100余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关于治学、育人的论文或讲稿,充分展现了清华大学走过的百年历程和精神蕴涵,集中地反映了清华学者的教育理念和治学特色。阅读这些文章,无论对于做好教育工作还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均有所益。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教育工作者,大中学生,学生家长。
第一部分 知识的责任/罗家伦 大学一解/梅贻琦 君子/梁启超 治学三境界/王国维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陈寅格 体育的迁移价值(节选)/马约翰 不要辜负了时代——致参观清华的中大学生/张奚若 论科学方法/张申府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欢迎会上的讲话/熊庆来 由个人经验评清华教育之得失/吴宓 论大学教育/冯友兰 生活与哲学/金岳霖 算学教育之目的/杨武之 学术独立工作与留学考试/吴有训 论青年读书风气/朱自清 给清华文学会友人们的一封英文信/闻一多 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潘光旦 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节选)/顾毓绣 论文学教育——温柔敦厚与爱憎分明/李广田 谈读书/吴晗 社会调查自白/费孝通 谈谈同学们学科学的几个问题/华罗庚第二部分 要做到思想过硬、业务过硬、身体过硬(节选)——在清华大学毕业生大会上的讲话/蒋南翔 我与清华/刘达 改革办学模式提高人才素质/高景德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张孝文 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王大中 批判性思维与谦和为人/顾秉林 高等学校教育和生产结合的几种办法/刘仙洲 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张光斗 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培养人才/钱三强 EDUCATION AND RESEARCH/林家翘 附录:教育和研究/林家翘 成长的体会/吴阶平 培养高质量环境工程博士生的体会/顾夏声 在不断学习中成长/汪家鼎 事业与人生/李恒德 与研究生谈治学/吴良镛 中国文化与近代科学/杨振宁 博士生教育、创新与学科建设/吴佑寿 学习方法与境界/龙驭球 浅谈大学教育/潘际銮 生命的追求/黄克智 谈谈博士生的培养/李志坚 结合专业教书育人/关肇邺 创造型人才浅析/李道增 六位院士的启示/倪维斗 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邝宇平 浅谈教书育人/徐旭常 治学之本:勤奋、严谨与求新/温诗铸 站在学科前沿培养创新人才/柳百成 创新与创新人才/张钹 学海杂谈/李三立 跨学科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养成/金涌 我的成长道路上的机遇和选择/周炳琨 理工科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卢强 我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李衍达 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过增元 国家精品课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体会/钱易 “三个导师”和“一个基本立足点”/韩英铎 做中国将来的脊梁/雷志栋 探索与创新文化/李惕碚 激发学生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吴澄 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沈德忠 科技人文融一体——我的“院士诗人”之梦/王玉明 治学为学点滴/范维澄 兴趣、联想认真、主动/李家明 从律己到育人/李焯芬 在中国培养人才:一些经验之谈/姚期智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孙家广 秉承师德,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人才/郝吉明 为生命起舞/赵玉芬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点体会/孟安明第三部分 关于经济学学习问题的一次谈话/陈岱孙 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张岱年 谈艺录/张仃 谈美集/吴冠中 重视对培养人的根本途径的研究/何东昌 难忘的清华人文教育/张岂之 为学与为人/朱镕基 清华大学历史系早年史学思想和学风的回忆与体认——纪念清华历史系成立80周年/刘桂生 远离浮躁,追求文化/范敬宜 我的学术道路的探索与追求/林泰 理论·材料·眼界/李学勤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李润海 我的思考——教育之根本在教师/刘美殉 走出“半人时代”——讲授文学通识课程25年/徐葆耕 学习、探索与学术批评/王保树 如何才能讲好一门课/李子奈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李强 明德为公知识报国——我的教书实践和心得/胡鞍钢 建设一流的公共管理精神家园/薛澜第四部分 见物理系之筚路蓝缕思叶老师之春风化雨/王淦昌 谊在师友之间——怀念梁思成先生/侯仁之 闪耀在我心中的双星座/龙驭球 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记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张子高先生/安洪溪孙敦恒 一代学人赵元任/黄延复 怀念先师孟昭英先生/张克潜 忆赵访熊老师二三事/蔡大用 学术大师 青年楷模——记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奠基人黄文熙先生/李广信 力学与工程结合机遇与责任并存——记著名固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杜庆华教授/张晓峰 我的导师王补宣先生/张金涛文东升 钱宁的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清华大学水电系泥沙研究室 先生风范宁静致远——朱永*院士为人为师小记/赵刚 “拼”在核技术的最前沿——记安继刚院士/马栩泉王贤刚 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费维扬院士/孙海涛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或者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或停滞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严重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不断的劳苦工作者。“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他的求知的活动,是一刻不停的,所以他才能孕育出伟大成熟的思想,以领导一世的思想。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拿科学的实验来说。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又如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到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他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展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他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Copernicus)最先发现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行,就因此受了教会多少的阻碍。后来白兰罗(Bruno)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触犯了教会的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点天灯”而死。盖律雷(Galileo)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有“鼎镬甘始饴,求之不可得”的态度。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同时也是国家最幸运的宠儿。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秉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甲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提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很觉痛心。中国社会一般的通病,就是不负责任而以行政的部分为尤甚(这当然是指行政的一部分而言)。从前的公文程式,是不用引号的;办稿的时候,引到来文不必照钞,只写“云云”二字,让书吏照原文补写进去。传说沈葆桢做某省巡抚,发现某县的来文上,书吏照钞云云二字,不曾将原引来文补入,该县各级负责人员,也不曾觉察。于是他很幽默的批道:“吏云云,幕云云,官亦云云,想该县所办之事,不过云云而已。”这是一个笑话,但是很足以形容中国官僚政治的精神。中国老官僚办公事的秘诀,是不负责任,推诿责任。所以上级官厅对下的公事,是把责任推到下面去;下级官厅对上的公事,是把责任推到上面去。责任是一个皮球,上下交踢。踢来踢去的结果,中间竟和火线中间,有一段“无人之境”(No man’sland)一样。这是行政界的通病,难道知识界就没有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情形吗?有多少人挺身而出,本着自己的深信,拿出自己的担当来说,这是我研究的真理,这是我服务的责任,我不退缩,我不推诿!这种不负责任的病根,诊断起来,由于下列各点: 第一是缺少思想的训练他的思想,不曾经过严格的纪律,因此已有的思想固不能发挥,新鲜的思想也无从产生。外国的思想家常提倡一种严正而有纪律的思想(Rigorus thinking),就是一种用逻辑的烈火来锻炼过的思想。正确的思想是不容易获得的;必得经过长期的痛苦,严格的训练,然后才能为我所有。思想的训练,是教育上的重大问题。历次世界教育会议,对于这个问题,都曾加以讨论。有人主张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也得学高深的数学,不是因为他用得着这些数学,乃是因为这种数学是他思想的训练。思想是要有纪律的。思想的纪律决不是去束缚思想,而是去引申思想,发展思想。中国知识界现在就正缺少这种思想上的锻炼。 第二是容易接受思想 中国人向来很少坚持他特有的思想,所以最容易接受他人的思想。有人说中国人在思想上最为宽大,最能容忍,这是美德,不是毛病。但是思想这件事,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谈不到什么宽大和容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哥白尼主张地动说,固然自己深信是对的;就是白兰罗和盖律雷研究这个学说认为他是对的以后,也就坚决地相信他,拥护他,至死终不改变。试看西洋科学与宗教战争史中,为这学说奋斗不懈,牺牲生命的人,曾有多少。这才是对真理应有的态度。中国人向来本相信天圆地方,“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但是西洋的地动学说一传到中国,中国人立刻就说地是圆的;马上接受,从未发生过流血的惨剧。又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是经过多少年宗教的反对,从苦斗中挣扎出来的。直到一九一一年,德国还有一位大学教授,因讲进化论而被辞退;甚至到了一九二一年,美国坦尼西(Tennessee)州,还有一位中学教员因讲进化论而遭诉讼。这虽然可以说是他们守旧势力的顽固,但是也可表现西洋人对于新思想的接受不是轻易的。可是在中国却不然。中国人本来相信盘古用金斧头开天辟地。“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不是多少小说书上都有的吗?但是后来进化论一传进来,也就立刻说起天演,物竞天择,和人类是猴子变的来。(其实人类是猴子的“老表”。)人家是经过生物的实验而后相信的。我们呢?我们只是因为严复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文章作得极好,吴挚甫恭维他“骎骎乎周秦诸子矣”一来,于是全国风从了。像这样容易接受思想,只足以表示我们的不认真,不考虑,那是我们的美德?容易得,也就容易失;容易接受思想,也就容易把他丢掉。这正是中国知识界最显著的病态。现在中国某省愈是中学生愈好谈主义,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是混沌的思想既没有思想的训练,又容易接受外来的思想,其当然的结果,就是思想上的混沌。混沌云者,就是混合不清。况且这种混合是物理上的混合,而不是化学上的化合。上下古今,不分皂白,搅在一起,这就是中国思想混合的方式。我不是深闭固拒,不赞成采取他人好的思想,只是采取他人思想,必须加以自己的锻炼,才能构成自己思想的系统。这才真是化学的化合呢!西洋人也有主张调和的,但是调和要融合(Harmony)才对,不然只是迁就(Compromise);真理是不能迁就的。我常怪中国的思想中,“杂家”最有势力。如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极端力行的墨,虚寂无为的老,都是各树一帜,思想上的分野是很清楚。等到战国收场的时候,却有《吕氏春秋》出现,混合各派,成为一个“杂家”。汉朝斥百家而尊儒孔,实际上却尚黄老,结果淮南子得势,混合儒道,又是一个杂家。这种混杂的情形,直至今日,仍相沿未改。二十年前我造了一个“古今中外派”的名词,就是形容这种思想混杂的人。丈夫信仰基督教,妻子不妨念佛,儿子病了还要请道士“解太岁”。这是何等的容忍!容忍到北平大出丧,一班和尚,一班道士,一班喇嘛,一班军乐队,同时并列,真是蔚为奇观!这真是中国人思想的缩影!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教师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诚如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办学历史中,先后有无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名家大师执教。作为治学为人之楷模,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陆续培养着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为发展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能够把清华诸多良师关于治学从教的精辟言论编纂成册,不仅是献给所有热爱和关心清华大学的广大师生、校友和各界友好人士的一份特殊礼物,而且是对即将到来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最好的纪念。《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正是这样一本值得期待的作品,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昭示着未来的方向。
无
介绍清华大师有点笼统,不深刻。要想深刻了解清华的大师们,不如购买《八位大学校长》或者购买清华大师的传记看看,适和浮躁的老师或想出名的校长们附庸风雅写论文或做报告讲座用。此书为浮躁之作,根本就与清华精神违背,价格也贵,慎重购买。
还不错.但一是每人说一点,比较散.二是有些已经是很早的想法了.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了
不过作为资料还是可以的.
不要因为是清华大学出版的就觉得怎么怎么样,其实一点也不好,很虚,很假,建议读者慎重购买。书的价格与其价值相比有点离谱,这点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