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201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胡昭玲 编
339
无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因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而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各国经济间最为牢固的纽带。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由此而开始的世界市场革命拉开了近代国际贸易的序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的发明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史进入了现代国际贸易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相关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国际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吸引力的逐步增强,国际贸易更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1980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为20133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3908亿美元;2000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为64357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15284亿美元;2004年,全球货物出口总额达89756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1928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980年的4.6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和分享贸易利益成了各国的共识。 中国虽然在古代有过丝绸之路和南洋海上贸易的辉煌历史,但在近代却落伍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统治着中国,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用洋枪和洋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用低成本的制成品按高价换取中国的初级产品,打击了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人民的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的方向。但是,在计划经济和过分强调自力更生的年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只在“互通有无”、“拾遗补缺”的政策口号下停滞在较小的范围内。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使中国打开了国门,引进了大量外资,同时跻身于国际市场。改革开放后,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增长,也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发展,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人到世界经济中。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的GDP从4517.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82321亿元人民币,贸易总额从381.4亿美元增加到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81.2亿美元增加到7620亿美元。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0以来,国际贸易和FDI加速发展,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并将国际贸易学科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包括进来。全书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分析国际贸易的起因和经济影响,按照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展开,并讨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要素流动的关系等相关内容。国际贸易政策部分介绍了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政策实践,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安排等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可用作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并可作为社会读者培训或自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参考用书。
胡昭玲,博士,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经济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反倾销规则与实践》等著作,曾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励。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内容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一、重商主义与“18世纪法则”二、绝对优势理论三、比较优势理论四、相互需求与均衡贸易条件确定第二节 李嘉图模型一、模型的前提假定二、模型的基本内容三、模型的扩展四、实证检验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与代表学者一、马歇尔与提供曲线二、帕累托与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三、巴罗内与新古典的贸易均衡图形四、哈伯勒的贸易理论五、赫克歇尔、俄林与要素禀赋理论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前提假定二、基本模型与H-0定理三、收入分配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四、基本模型的扩展五、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第三节 特定要素模型一、模型的前提假定二、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三、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附录提曲线的推导第四章 新要素理论的前导理论第一节 现代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第二节 新要素禀赋理论一、人力资本假说二、R&D假说三、规模经济假说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新技术理论一、技术进步与动态贸易优势二、生产工艺革新下的贸易模型三、产品革新下的贸易模型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四节 需求相似说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五章 新贸易理论第一节 规模经济、差异产品与市场结构一、规模经济二、差异产品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模型一、外部规模经济引致的国际贸易二、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三、动态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一、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与度量二、产业内贸易的起因三、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关系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六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类型一、经济增长的原因二、经济增长的类型第二节 经济增长对生产的影响一、要素积累对生产的影响——罗伯津斯基定理二、技术进步对生产的影响——芬德雷一格鲁伯特定理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经济增长对贸易量的影响二、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第四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二、剩余出路论三、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资本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一、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发展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一、跨国公司及其发展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转移价格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母国与东道国的经济影响第三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一、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发展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第四节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二、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互补关系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本章思考题第八章 关税措施第一节 关税概述一、关税的含义、性质与特点二、关税的种类三、关税的征收依据与程序第二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及其衡量指标一、关税水平二、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三、关税结构第九章 非关税措施第十章 贸易保护理论第十一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体系参考文献
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概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提出了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在他生活的时代英国社会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阶级的矛盾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而变得非常尖锐,这种矛盾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在《谷物法》存废的问题上。《谷物法》限制了英国谷物的进口,国内昂贵的谷物使工人工资提高、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削弱了英国工业品的竞争力,并且对谷物贸易的限制还招致外国对英国工业品的高关税从而使出口受阻,大大损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为废除《谷物法》、促进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英国工业资本的发展。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中,举了英国和葡萄牙之间布和葡萄酒贸易的例子来说明比较优势原理。李嘉图假定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需要100人劳动一年,生产一定数量的葡萄酒需要120人劳动同样的时间,而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投人则分别对应为90人和80人劳动一年。尽管葡萄牙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绝对地低于英国,但是贸易仍然会发生。英国出口布、进口葡萄酒,而葡萄牙出口葡萄酒、进口布,这对两个国家都是有利的。李嘉图指出,虽然葡萄牙能够以90人的劳动生产布,但它会从一个需要100人劳动生产布的国家进口布,因为如果葡萄牙专业化生产葡萄酒,就可以从英国交换得来更多数量的布。可见,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国家间绝对劳动成本的差异,而是相对成本比率的比较。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两大部分。系统性强,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全面性高。教材总体框架全面,对主要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也全面、深入。注意加入相关领域的新进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突出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立足于摒弃传统本版教材内容陈旧的窠臼,破解外版教材脱离中国国情的困境,站在一个新的地平线上,构造一个新坐标系,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教材作全新的诠释,打造中国国际贸易教育新的权势。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