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辜正坤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辜正坤  

页数:

606  

Tag标签:

无  

前言

1990年我曾为辜正坤主编的《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写过一篇短序。请允许我重复在那篇序中所说的话:“正是通过各民族的诗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各自的特性和人类的共性,才能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才能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人的伟大和崇高。”我认为诗歌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当中最核心的成分,也就是“世间一切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最优美的表现。要想阅读和鉴赏世界上各民族的诗歌名篇,必须通过翻译。我们应该特别感谢诗歌翻译家们的辛勤劳动。辜正坤同志对中西诗歌都进行过深入的钻研,有许多心得体会和新颖独到的见解,并善于启发读者的思考。他还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诗歌翻译实践者。他的译文质量甚好,尤其擅长于译西方诗篇为中文词曲体长短句(如元小令)。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提出一套新的诗歌翻译理论。辜正坤同志前后共用了十八年时间来完成他这部专著《中西诗鉴赏与翻译理论》。在这部著作里,他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西诗歌鉴赏和翻译理论体系,包括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中西诗歌阴阳二极对立发展七大潮论、诗歌鉴赏五功能论、诗歌鉴赏十角度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音义同构现象论等颇具创新和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理论。他的理论并不抽象或艰深难懂,而是十分具体和明确。他用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阳性诗歌和阴性诗歌两大类型,并用这两位诗人的各自特点来说明他的理论体系中的各个观点,帮助读者更清楚地领会他的理论。他这样做的效果,我认为是相当成功的。

内容概要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第2版)》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歌鉴赏五象美与翻译标准系统论》(项目批准号:94BWW002)的全部结项成果。成果结项鉴定专家小组对本项目的鉴定结论指出:此成果“抓住东方诗歌和西方诗歌传统”、“系统全面地构造出了诗歌美学框架”、提出了“翻译标准论”、“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平”、“称得上是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有“颇多理论突破”。小组的鉴定结论一致将该课题成果“列为一级”,认为“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作者简介

辜正坤,男,文学博士,北大外国语学院莎士比亚、翻译学与比较文化方向博导,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长,获国务院颁发“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历任北京大学文化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会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顾问等。曾兼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美国瓦西塔大学客座教授和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书画师。曾获北京大学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研究方向:1)中西文化比较;2)莎士比亚;3)诗歌鉴赏与翻译学。著译、编、校著作47余种。论文100余篇。代表性理论专著有《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中西文化比较导论》、《莎士比亚研究》等。代表性译著有汉英对照版《老子道德经》、《毛泽东诗词》译注、《元曲一百五十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等。现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外国古代神话史诗研究”课题主持人。

书籍目录

序再版前记卷一 中西诗歌鉴赏与比较理论 第一章 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汉语:汉诗媒介之妙蒂所在 第二章 中西诗义钩玄录 第三章 东西诗阴阳对立七大潮 第四章 中西诗歌鉴赏十角度 第五章 中西诗五功能与鉴赏五标准 第六章 中国诗坛的现当代复兴——中国20世纪纯抒情诗综论 第七章 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与中西诗作品比较卷二 中西诗歌鉴赏举隅 第八章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举隅 第九章 西方各诗鉴赏举隅 第十章 诗歌评论另类编卷三 翻译理论与技巧 第十一章 翻译理论部分:玄翻译学引论 第十二章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第十三章 多元化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依据 第十四章 翻译标准化多元互补与翻译学经典命题辩证 第十五章 多元互补翻译标准与西诗汉译诗曲体问题 第十六章 筛选积淀重译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 第十七章 翻译批评新论与翻译界现状略评 第十八章 诗歌翻译对策与技巧 第十九章 美文翻译技巧卷四 翻译与学术文化 第二十章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第二十一章 翻译与文化 第二十二章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答疑篇终结语 诗论与译论合壁: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

章节摘录

插图: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妇女文学流派的兴起。曾几何时,人们终于意识到,此前的几千年的文学欣赏主体,往往总是男性占主导地位,或者说从表面上看来男性多半扮演了主动读者角色,而女性则扮演了被动读者角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明白:男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文化修养、生活范围等确定了他们的优越地位。当然,男性也不是完全的主动者,他们究竟多大程度上暗中受女性支配则又值得进一步研究。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妇女由于经济上独立,及随之而来的人格的独立,审美意识的觉醒等等,使她们在文学鉴赏(包括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她们在精致高雅方面常常表现出令男性自愧不如的成绩。由于把性别观念引人到文学鉴赏这个领域中来,事实上意味着要重写文学史。男子在文学鉴赏(尤其在诗歌鉴赏)方面的霸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男女之间不仅仅存在生理差别,也存在着由此而来的心理差别,没有理由只让男性鉴赏趣味统治整个审美世界;须知,在审美世界里,女性倒可能更比男性具有发言权,她们不过在等待合适的机遇而已,社会的进展自身必定会给她们提供这样的机遇。女性的语言天赋似乎注定会让她们成为诗歌的仲裁人,这一点似乎在远古就已有定论,缪斯不就是女神吗?但是我并不愿意看到女性成为诗歌鉴赏的霸主,正如我也不愿看到男性成为诗歌鉴赏的独裁者一样,我希望看到的是男女在这个领域中的互相倾慕、理解、学习和臣服,而不是一比高低。因为双方的审美趣味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发扬。人类之间最难沟通者与其说是敌对双方倒不如说是男女双方。敌对双方往往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对手,却有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和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丈夫或妻子。弥合这种裂痕的手段是诗歌。如果你能够从性别角度对各种名诗作不同的观照,相信你一定能获得许多你从前根本不曾想也不愿想的东西。

后记

本书由《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修订而来。《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的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曾以《中西诗鉴赏与翻译》书名出版过(1998年),鉴于该书已经长期脱销,无法满足索书者的需要,后由笔者经过全面修订,增加了约五分之二的内容后,交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今蒙出版社钱垂君先生之邀对全书进行重大修订予以再版。特注明。我是从1980年开始写这本书的,一边写,一边将一些可独立成篇的章节发表在某些报刊上,这样算起来,已经断断续续写了20多年了,但基本思路倒也未因年代太久而缺乏连贯性。1994年,我的这个研究项目以《中西诗五象美比较与翻译标准系统论》为课题名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于是,研究成果得以整体问世。我有两个理想。其一是:在一个专题上,一辈子只写一部书,尽可能写得精粹。可惜我这本书还是显得太长了,它应该被压缩、再压缩。其二是:用中国人的大脑思考、用地道的中国文字写作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而不是到处引用抄袭国外的(主要是西方的)理论。我相信自己在这本书中阐述的许多东西,是西方学者很难阐述清楚的。在我看来,鉴赏理论应该是文学研究的核心部分。然而许多西方学者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动不动就想把文学理论写成哲学理论。试想一个大谈诗学的人自己却不能具体欣赏一首诗的美妙之处,只能敷衍地说一些抽象的理论,这是可悲的。这本书中之所以花颇大的篇幅于中西诗文本的具体赏析,就是为了避免陷入只说不练的困境,让诗歌赏析走向人的官能感受,从思维走向视觉、听觉、味觉,而不只是执着于大脑的逻辑推论。总的说来,笔者试图在书中以诗歌理论、诗歌比较、诗歌赏析及翻译理论等几个部分构成一个多层面的框架,各部分互相贯通、互为表里。在笔者看来,当今世界由于世界文化趋向综合,语际翻译被推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学术研究的人如果不通翻译或翻译理论,将是一个颇大的遗憾。因此,本书将翻译理论引入,意在使中西诗歌乃至文化贯通的桥梁得到应有的重视。就全书的总体构架而言,笔者不想就所有各点进行方方面面的阐述,而是抽取某些较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编辑推荐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第2版)》是清华语言论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PDF格式下载



对中西方诗歌进行了深入的比较,还详细介绍了诗歌翻译理论和技巧,内容丰富,能学到很多.


辜正坤教授对诗歌翻译很有研究,这与他的诗歌翻译实践很有关系,很喜欢他翻译的《毛主席诗词》。该书对诗歌翻译提供了种种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很有创见,对研究诗歌翻译大有裨益。


辜正坤老师的书,受益匪浅,值得细读


看着就不错,内容更好


诈骗团伙


内容还没看呢
等待看完后再做评价把
呵呵


辜教授确实很勤奋,第二版比第一版多了不少内容。


中英文诗歌的分析 挺到位的


纸张有点差,里面有些损坏


该书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语言朴实,很好理解。说是外语翻译专业的参考书目,但是也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参考书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