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木巾帼

张玲霞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玲霞  

页数:

291  

内容概要

  《水木巾帼:记清华杰出女校友》介绍了十二位清华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包括林徽因、杨绛、赵萝蕤、何泽慧、黄绍湘、李孝芳、韦君宜、郝诒纯、宗璞、文洁若、资中筠、张锦秋,她们求学年代不同,专业各异,但都以自己的突出成就,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解读她们的求学经历、工作业绩以及生活道路,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早年清华教育的成就。

书籍目录

林徽因林家有女初长成古建筑的点睛人一身诗意千瀑寻清华园的四月天杨绛漫漫求学路孤岛创作重新北上古稀再出发赵萝蕤名门之后名校学生名著翻译家名诗人之妻多舛之命运何泽慧清华立下物理志海外求学思报国“中国的居里夫妇”“我的事业在中国”黄绍湘清华园的“小钢炮”求学海外,心系祖国美国史研究的拓荒者严谨的学术品格李孝芳中国自然地理专业的奠基人终身野外工作,建设示范点关注国际土壤学新动向编辑期刊,普及通俗读物科技扶贫,支持妇女权益韦君宜从清华走向延安革命的漫漫征途作为作家的韦君宜说不尽的《思痛录》郝诒纯孜孜求学,立志为国中国微体古生物学的奠基人教书育人,扶掖后继无私奉献于社会宗璞清华,生于斯,学于斯早期创作创作的成熟季节文洁若动荡的求学岁月翻译与创作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梦牵魂绕的清华园”资中筠“冷眼向洋”,观国际风云谈古论今,“斗室”窥“天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张锦秋建筑生涯建筑成就建筑理念和建筑风格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初到时的新鲜感褪去,因为父亲经常要外出应酬,一个人在家的林徽因只能埋首于阅读来排遣异乡的寂寞。于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或者萧伯纳的剧本填补了那些孤独的夜晚。尽管在国内时她早已读过一些作品的中译本,但英文原著的阅读更深切地把林徽因带人文字表达的情境,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使她对文学艺术有了更细腻敏感的体会。天气好的时候,林徽因总爱跟着她在伦敦公寓的女房东一起外出写生。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在交谈中,林徽因渐渐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也懂得了建筑与艺术的密不可分。她们常去剑桥一带写生、作画,天性细腻的林徽因很快就学会了用另一种眼光去欣赏皇家学院等建筑与周围优美景致的和谐之美,也慢慢萌生了她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林徽因遇见了当时从美国转学来伦敦的徐志摩。徐志摩本是父亲林长民的朋友,常常上林家拜访,于是和林徽因也渐渐熟悉。他们有时在屋里聊天,有时到剑桥河畔漫步。共同喜爱的拜伦、雪莱、华兹华斯和济慈的世界常使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只要徐志摩提到某个诗人的作品,林徽因就会立即用英语背诵起来。林徽因的活泼、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文学的爱好,很快使徐志摩为之倾倒,坠人了爱河。徐志摩的热烈追求,让当时只有16岁的林徽因手足无措。她固然喜欢徐志摩广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奔放的性情、率真的为人,但在内心又把他当作兄长看待。更何况当时徐志摩早已结婚,经历过家庭战争痛苦的林徽因又怎么愿意让自己成为别人家庭悲剧的根源?后来,她的儿子梁从诫的回忆也说明了这一点:“母亲当然知道徐在追求自己,而且也喜欢和敬佩这位诗人,尊重他所表露的爱情,但是——当徐志摩以西方式诗人的热情突然对母亲表示倾心的时候,母亲无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都处在与他完全不能对等的地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母亲后来说过,那时,像她这么一个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竟会像有人传说的那样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虽然没有回应这份感情,但是和徐志摩的相识却是她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诗人打开了她的眼界,唤起她新的向往。就像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说的:“在多年以后听她谈到徐志摩,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济慈、拜伦、曼斯菲尔德、弗吉尼亚·沃尔夫以及其他人。在我看来,在他的挚爱中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导入英国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


编辑推荐

《水木巾帼:记清华杰出女校友》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木巾帼 PDF格式下载



书中的几位杰出女性人物 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来 早期的学识和追求影响了一生 值得我们学习钦佩


有关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书多放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