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朱智贤全集(第2卷)

朱智贤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2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智贤  

页数:

728  

字数:

666000  

内容概要

“研究”是一条大道。由这条道路上,推动了人们的智慧,使它一天一天地接近真理。而“教育”是人类全般事业和知识的一部门,其有赖于研究,自不待言。本书旨在让读者了解一切的事业,一切的知识,都要继续不断地去研究。惟有研究,才能明白,惟有研究,才会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了出好《朱智贤全集》,不仅耗费资金投入出版,而且费尽心机,进行了多方案的精心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了支持出版《朱智贤全集》,十分慷慨,将该社出版的《儿童心理学》等恩师著作的版权无私地提供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师生,为了寻觅恩师的零散文章,到处奔波,从竖排到横排、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处理、校对工作费尽了精力对于所有这一切,我是无限感激的。在此,请允许我对在全集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中付出努力的所有人们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 当然,全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里收集的六卷为:《中小学教育与心理》、《教育研究与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学》、《思惟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这后两卷尽管是恩师与我的合著,但主要体现的是恩师的学术思想,应该收集在恩师的《全集》之中。

书籍目录

教育研究法刘序自序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教育研究之本质  第一节 研究之发生与历程  第二节 科学方法与教育研究 第二章 教育研究之价值  第一节 就教育的进步上说  第二节 就文化的贡献上说  第三节 就社会的利益上说  第四节 就个人的收获上说 第三章 教育研究之趋势  第一节 过去的成绩  第二节 今后的趋势第二篇 问题 第一章 搜集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 选择问题的标准 第三章 问题的确定与改选第三篇 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步骤 第二章 历史研究法  第一节 历史法的本质  第二节 史料之搜集  第三节 史料之鉴定  第四节 史迹之论次  第五节 史论之编制 第三章 实验法  第一节 实验法的本质  第二节 实验法之困难  第三节 实验法之程序  第四节 实验法之种类  第五节 实验结果之核算法  第六节 施行实验法之注意事项  附   一 实验步骤及计划举例   二 中国教育实验之过去与将来   三 实验名词英汉对照表 第四章 调查法  第一节 调查法之本质  第二节 调查法之种类  第三节 调查法之步骤  第四节 规定计划  第五节 搜集材料  第六节 整理材料  第七节 解释结果  第八节 建议报告 第五章 个案研究法  第一节 个案法之本质  第二节 个案法在教育上之应用  第三节 个案法之步骤  第四节 研究材料的来源  第五节 搜集材料的方法第四篇 材料(上)——副料的搜集法 第一章 材料的搜集 ……第五篇 材料(下)——原料的搜集法第六篇 结果教育专题研究教育专题研究篇目索引参考书报

章节摘录

  (四)认取各该史迹集团之“人格者”  每一集团,必有其“人格者”以为之骨干。此“人格者”,或为一个,或为数人,或为大多数人。例如,法兰西帝国时代史,则拿破仑(Napoleon1769-1821)为惟一之“人格者”。普奥、普法战史,则俾斯麦(0.ronBismarck1815-1898)等数人为其“人格者”。自教育上言之,自然主义之教育思潮,卢梭(J.J.Rousseau1712-1778)为其“人格者”。文化教育思想,斯勃兰格等为其“人格者”;实用主义之教育思潮,詹姆斯、杜威为其“人格者”;近代若少一桑代克少一比内,则其影响于教育进步者当为如何,实难臆测。凡史迹皆多数人共动之产物,固无待言,然其中要有主动、被动之别,立于主动地位者,则该史迹之“人格者”也。  (五)观察所缘  有可能性谓之因,使此可能性触发者谓之缘,以世界大战之一史团而论:军国主义之猖獗、商场竞争之酷剧、外交上协商同盟之对抗等等,皆使大战有可能性,所谓因也;奥储彼刺、破坏比利时中立、潜艇无限制战略等等,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以辛亥革命之一史团而论: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政治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思潮输入等等,皆使革命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路国有政策之高压、瑞激之逃遁、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因”为史家所能测知者,“缘”为史家所不能测知者,治史者万不容误缘为因,然无缘则史迹不能现,故亦甚重要。  二、寻求历史因果之要点  (一)历史的因果非单纯的而为复杂的  一史迹之形成也,其原因均不只一个。如“北伐之告成”,其原因可指出甚多:农工大众之觉醒,总理精神之感召,黄埔学生之奋勇,蒋总司令之神威,甚至苏俄之协助,鲍罗廷之谋略,唐生智之前驱,均为其告成之原因,然何为真因,何为假因,必须详细研究,方可判定。治史者不宜冒然断定某因即生某果,应认清一史迹之主因与副因,然后主果与副果方可爽然而得。   (二)历史的因果与科学的定律不同此点前已熟言之矣。盖历史与自然科学虽同为科学,不能有无因之果。然自科学中之因果,本有定律,因果范围,必两相等。至于历史,则仅有因果之关系而已。前后相生,因果初不相等,或其因甚微,而其果甚大;或其因甚大,而影响杳然。历史为求异之学,故因果每不相符。与自然科学之求同而因果永远相等者,盖迥乎殊途。是以探求定律非史家之责,史家所求者,因果关系而已。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朱智贤全集(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