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卫建国,杨晓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卫建国,杨晓 编  

页数:

222  

内容概要

  《教师教育通识系列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是国家中小学培训山西省教师的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编写宗旨是:管用和好用。管用是针对教育教学理论来讲的,即把繁杂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概括或提炼为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弥合教育理论的理想要求与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缝隙,使教师在学习本教材之后能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更新学习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水平。好用是针对教育教学实践来讲的,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大量的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使学习者在案例启发中获得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从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学习者感受到理论的威力和魅力,也使学习者在实践中体验到教学的快乐和自我效能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理念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一、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二章 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第一节 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的含义二、新课程中课程结构的性质三、新课程中的特色课程第二节 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概述二、课程标准目标的陈述方式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第三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课程资源的内涵二、课程资源的类型三、课程资源的特点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途径第二节 各种课程资源的使用一、教材的使用二、教学参考书的使用三、多媒体的使用四、图书馆的使用五、其他课程资源的使用第三节 课程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一、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二、建立课程资源库的内容三、建立课程资源库的途径和方法第四章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一节 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的含义二、自主学习的特征三、自主学习的特点四、自主学习与自学的关系五、案例展示第二节 合作学习一、合作学习的含义二、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特征三、案例展示四、应用须知第三节 探究学习一、探究学习的含义二、探究学习的特征三、探究学习的不同类型四、探究的一般环节五、案例展示六、应用须知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第六章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后记

章节摘录

  从各学科课程目标的总体结构来看,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从目标制定的维度来看,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它反映了课程改革从过去单纯“追求学习结果”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内化。各学科对于课程标准维度的分类不尽相同,其存在形态也各有千秋,有的以明确、独立的形态出现,如义务教育地理、化学、物理、历史等学科;而有的则隐含在内容标准或总目标中,如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等。  一些学科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划分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维度,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目标维度划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从学段来看,按照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学段的目标,其中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先分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阶段,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又分为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而科学课程仅安排在3~6年级一个学段。  (3)内容标准。这一部分按照学习领域(如数学课程: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主题(如生物课程: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一级主题)或目标要素(如英语课程: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