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浮世畸零人

莱辛,Lessing, D.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莱辛,Lessing, D.  

页数:

221  

字数:

110000  

译者:

朱恩伶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五个孩子——班,出生以来就被视为异类、“小怪物”,他面目奇特、笨手笨脚、太粗鲁、太强壮,虽然穿着衣服、拿刀叉吃饭,却不像是人类生养的。家人因为他争吵不休、矛盾重重,终于导致家庭失和,四分五裂。如今班长大成年了,投入到人世间,却再度陷入狼狈不堪、孤苦无依的困境中。他永远无法真正地融入社会。他仿佛城市里的“闲逛者”,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咖啡座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或者在擦肩而过的人们脸上搜寻,看见了惊奇、敌意、恐惧,以及难得一见的同情。他遇上过几位善良、比较不怕他、了解他的需求的人,明白他是何等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不过大部分的人只是想利用他:让他去法国走私毒品,去巴西筹拍电影,企图利用他来解开人类基因之谜……最后他辗转来到安第斯山,渴望了解自己到底从何而来,谁才是与他相似的同胞。 《第五个孩子》是多丽丝·莱辛最具影响力、最扣人心弦的著作之一。在这部续集《浮世畸零人》中,班·骆维特进到大千世界里:那个世界究竟如何对待他,他在芸芸众生中又是怎样过日子的,这些情节将会紧紧扣住读者如坐针毡的心,直到高潮迭起的结局来临为止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在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在非洲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1949年,第二次婚姻失败后,她回到英国定居,并于同年出版了处女作《野草在歌

章节摘录

  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  ——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  2007年12月7日  张子清译  我站在门口望着满天滚滚的沙尘暴,我被告知说,那里依然有没被砍伐的森林。昨天我驱车数英里,穿越被大火燃烧过的树桩和灰烬。1956年,那里有着我所看到的最美的森林,如今全被毁灭。人们得吃饭呀,要有燃料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津巴布韦西北部,我访问过曾在伦敦教书的一位教师。他在这里如同我们所说的“帮助非洲”。他是一个比较有理想的人,在此地学校的所见使他震惊得患了抑郁症,难以恢复过来。这所学校像其他的学校一样,是在独立后建立起来的。一排四间砖砌的大教室,直接砌在沙泥上,一,二,三,四,顶头的半间是图书馆。教室里有黑板,我的朋友把粉笔放在衣袋里,否则便被偷走了。学校里没有地图或地球仪,没有教科书,没有练习簿,没有圆珠笔。图书馆里没有小学生爱读的图书,只有从美国大学运来的大本子书籍,很难翻阅,是些从白人图书馆里剔除出来的处理书籍:一本本侦探小说,《巴黎周末》、《运气找到了爱》之类的书。  一只山羊在枯草里觅食。校长贪污该校基金,被停职。我的朋友没有钱,他的薪金一拿到手,教师和学生们就向他借钱,可能就再也不还了。这里小学生的年龄从6岁到26岁,年龄大的学生小时候失学,到这里补课。每天早晨,一些学生不论下雨还是晴天,要跨越河川,步行许多英里来到这里。村子里不通电,他们晚上不能凭燃烧干柴的火光做家庭作业。女孩子上学前和放学后得去取水做早餐和晚餐。  我坐在我朋友的屋里时,大伙儿害羞不进来,他们都向我要书。“你回到伦敦后,请给我们寄书呀,”一个小伙子说道,“他们教我们念书,我们却没有书可读。”我遇到的所有人都向我要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她的著作是如此贴近时代脉动,我们实在无法搞清楚,究竟是他们定义了社会,还是社会定义了他们。她的一切言行都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  ——《独立报》  因为班怀抱希望,他比玛丽·雪莱笔下的“科学怪人”更令人伤感。莱辛运用灵巧的笔调让你从班的角度看事情,开启新的视野、经验:这本最佳小说分享了不可思议的奇异经验。  ——《纽约时报书评》  《浮世畸零人》放大观察人性与情感。莱辛不只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渴望归属于人类的怪物,并且让我们都心生爱怜。  ——《每日电讯报》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五个孩子》的续集。莱辛叙述班离家出走后,过着流浪生活的故事。班四处飘泊,时时受人欺负、骗钱和利用。如毒贩詹士顿暗中利用班,在他皮箱内藏了毒品,走私到法国尼斯,以赚取巨款,而美国人亚丁,因班奇形怪状而带他到巴西拍电影。这些人只有将班当成工具,以遂行私利。不过,莱辛弘调人间仍有爱的存在。例如老妇人爱莲、丽妲、妓女德蕾莎都十分善待班。她们并没有将班当成异类,而是将他视同一般人。最后,班在巴西还被研究中心的史蒂芬抓走,以便探讨班这个异类。不过,十分关心他的德蕾莎却把他救出来。在结尾,莱辛以超现实的笔法,让班掉落于山谷中,并在空气中消失,而且暗示班已经回到他的异类族的怀抱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浮世畸零人 PDF格式下载



就是在那段时间超级喜欢莱辛,倒不是太多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更多的是她的细腻和熨帖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看得时候总会不自觉想到聚斯金德的《香水》……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莱辛的作品,涉猎很广,部部佳作。


一直不停地收集莱辛


帮朋友买的,拿到书后自己先看了一遍,不错,准备再买本第五个孩子看看~


很想看看她的作品


感人肺腑的伤痛经历,痛彻心扉的悲剧历程


人性的歧視,在人類的成長歷史一直還存在。現實社會,經常有這種情況。很《第五個孩子》相對之下,它讓我們看到了歧視的真實性。


看题目比第五个孩子要惊悚,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也不错,只是和《第五个孩子》相比就有些失望了。


与杜拉斯的情人是一个系列的。。。


  作者的序写的有点矫情,但小说本身写的很好。
  
  书店里第五个孩子已经卖没了,所以是从浮世畸零人读起的,对于班的前事始终处于半蒙半猜的状态,他和妈妈若有似无的感情,对哥哥有些兽性的仇恨,在第一本书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小说处于一种又压抑又有温度的状态,好像班是一只慢慢炖的锅子,你能感觉到蒸汽就在里面,但又不会有人去打开它。
  
  专业和后文那个研究所里的人有些类似,所以也在反思,科学,到底以什么方式影响着人类,大多数和极少数要怎么界定。


   很喜欢译者为这本书译的名字。
  
   Ben, in the world 浮世畸零人,简单的几个字,几乎概括了主人公的特征性格以及可能所处的生活环境。也许我们认为孤独是一种习惯,但是无疑这对主人公来说太过沉重,同样的,至于那些能体会他孤独的人,可能是浮于表面的,可能是短暂的,他们体会到了班的孤独,同样也触及了他们自身的孤独,一个野兽也有自杀的自由,他所追寻的只是他的“族人”,他的快乐简单而单纯。
   班是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他的暴躁,他的愤怒,然而他又是温柔而有教养的,他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甚至超出了人们对他的界定,然而那些真正关心他的人,可怜他的人,却又只能任由他追随自己的脚步,走向他的世界中去。


  所有的怪人都给人单纯、可怜、受人欺负的感觉。
  
  为什么你不去跟唯一疼爱你的妈妈碰面?为什么要怕你哥?为什么你大高个猛男怕一个兼差开车的龟公?为什么你不爆发大家期待你已久的小宇宙?为什么你巨大的潜能只能施展在女性身上? 为什么……
  你,怕什么?
  
  因为,你是畸零人,自然我们不能要求的更多!
  
  这么多为什么本身就是巨大的负担,大家活着奔波劳碌的不容易,所以大家负担不起,莱辛也负担不起。所以他跳崖自杀了。
  
  哪有拿爱欲当作事业、资本、收藏品的。跟动物界比,人类全部都是变态、畸零的。


  原著书名:《Ben,in the world》 。
  故事是续写的莱辛之前的小说《第五个孩子》,角度从母亲转换为孩子,第五个孩子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班。
  班在小说《浮》里,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心智并未一同成熟,他面对世界面对社会,依旧是没有心机的孩子心态。他被家庭抛弃之后,被好心的毕格斯老妇人收养,后来,老妇人病逝;班又被利用骗去偷运毒品;在异国又被一名导演看中;导演离开的时间又被科研机构看上想要追捕他做研究。
  故事是围绕班的遭遇来写的。面对这个赤诚的“孩子”,社会群体给予的是不同的态度。有人真心疼他爱护他,如毕格斯老妇人,妓女丽坦,在异国接应他的李察,贫民窟出生的德雷莎。但是,莱辛狠心的很彻底,这些真心想要帮助佑护班的人,都无能为力。毕格斯太太年迈没有足够收入;丽坦也是受困于生活,且受制于毒贩詹士顿,最终被詹士顿说服让班冒险运毒;李察喜欢班,但是他自己的新生活刚刚开始,不晓得如何安顿班这个特殊的人;德雷莎首先无法抵抗导演亚力,其次无法抵抗科研机构的权势跟手段。
  在科研机构的逼迫和追捕下,再加上班对于找到同类人的渴望,德雷莎等人带班进山找石头上的壁画——班的同族。
  故事的最终,班看到了壁画,跳下了悬崖。
  
  班,在那个世界上是不被认可的。他身上有返祖的迹象,所以被科研机构看上,想以他做研究来认识原始人。我们没有权利来指责小说里把班当成异类看待的人,甚至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指责欺负利用班的那些人。当然,看故事的时候,对那些人恨得牙痒痒,为班的遭遇心疼,可是事实上,有多少人能够底气十足地说,如果班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能单纯地喜欢他?
  班其实真的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只是扩大化,夸张化了。
  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有过不光彩的历史的人;背景和四周围不同的人……等等等等,就像不久前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个过分漂亮而遭众人排挤的玛莲娜。
  我们总是在下意识地抵触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尽可能的剥夺他们的权利,最好是让他们最终跟我们一模一样。
  话说回来,我们又都想要融入集体里,即使有时候我们靠服装,靠言语行为想要获得不同于大众的独特感,获得所谓的拉风的美好感觉。大多数时候,我们想要淹没在人群里,没有人来指责非议。这样的生活貌似最有安全感。最稳定平淡。
  哪种倾向占了大部分,占了上风,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但是,又不是如此简单就完了。我们还受着社会、家庭、责任的牵绊制约,想要触及内心里渴望的生活,然而,放弃一切代价实在太大。只有真的孤独到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了的时候,我们才有勇气和班一样,一纵身跃下那悬崖吧。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自身和周围的共同点多过不同点,如果摒弃“拉风”的言行举止,淹没并非难事,因此,我们大多数人也就保留私有的孤独感,继续看似热闹的活着。
  


  又一本诠释孤独感的好书。
  
  不同于村上春树诠释的那种,村上的孤独感大多是因本身的性格等原因同社会格格不入。而书中Ben 的孤独没有选择,那种孤独更让人觉得沉重。
  
  英文名《Ben ,in the world 》。中文翻译成《浮世畸零人》。书名翻译相当不错。
  
   n'另外,本书前言附有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辞: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主要讲述了关于津巴布韦这个国家地区读书的现状,你无法想象在那样穷困的国度里,人们对于读书的欲望却是多么的强烈和饥渴。


  不喜欢那些被人们捧到天上的书籍,所以总是阅读严重滞后。从未翻过莱辛的任何一本书,这本也只是拿来消遣。看过后仿佛是懂了些什么,里面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让人觉得很是不安,甚至可以说是绝望,它告诉我有那么一种绝望的存在,每一个人,无论你怎样都无法逃避。不过还是不明白作者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用意所在,因为,大部分的书该是给人以生的喜欢吧,而它只告诉我,没有什么更坏的了。


  我想我读不懂这本书,读一本书,其实你读得不是那本书,不是作者写的那个故事,而是你自己,你的悟性,你的阅历,你和作者的共鸣。要读懂一本书,有时候是需要阅历的,需要情感的回应。也许在长大一点,我会读得懂,读得懂ben那种寂寞,恐惧,爱他的那些人的纠结。


  中文的译名取得真是好,浮世畸零人,谁不是个浮世畸零人呢。我丝毫不了解作者的大名头,只冲着这叫人感伤的书名,便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上拿下这本书。满以为会看见一个正常人的故事,内心有一具骷髅,作者会像一个解剖学讲师一样慢慢解析这具骷髅,别人恶心的不行,他自己还充满艺术感的陶醉着,不少西方作家擅长这一招。谁知道刚刚翻了一页,原来真的是一个边缘的人的故事,中午昏昏的睡意叫我合上了书,这才看到封面的英文书名,ben,in the world.平实的不行。因为这两个书名的缘故,决定继续看下去,更多感想看完在写。


   翻开《浮世畸零人》时,根本没理会腰封,而之前也不清楚莱辛的作品脉络,所以,直到书看完后,回头拿起腰封套回去,瞥了一眼上面的文字,才明白是另一部《第五个孩子》的续篇。
    
    前一阵为《金色笔记》纠结过,觉得太庞大、沉重,自己的阅读承受不了。到底读到五百来页时放弃了,还剩下二百来页,有点功亏一篑的感觉。有了这次的经验,所以,当同事把《浮世畸零人》搁到我手中时,我有些无可无不可的意思,带回家后就一直没怎么理会。呵,还是应验了那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到了觉得该还书的这一阵,有些不甘心地翻开了。
    
    一般而言,续篇比起前作,总要显得略微逊色。但尽管没读《第五个孩子》,我觉得作为续篇的此书很合口味,很舒服。篇幅不大,一个晚上加第二天下班回家后的一小段时间就看完了。同样没有紧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语言同样疏离,但或许因为主题纯粹、单一,完全不给人费劲之感。
    
    自始至终,莱辛似乎在文字间放置了一架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爱自己,一边是爱他人;一边是自私,一边是无私。
    
    本是个畸形人,对这个社会深感恐惧、彷徨;被家庭遗弃,流落街头,四处糟欺侮。而和他发生交集,串起整本书的每个人物,在面对如何处置他的问题时,就不得不焦灼、不安地考虑“天平”的平衡了。
    毕格斯老太太,靠救济金过活,基本上保持了天平的平衡。我甚至更乐意认为,她让天平往爱他人的方向倾斜了。在自己奄奄一息的时候,她仍惦念着本。这也是全书最让人觉得温暖的一个人,而在本的心中,她也始终象征着一小团火光,本在孤苦无助时偶尔会想起她;在没听闻她的死讯时,念念不忘着要回去,而回去的归宿,就是老太太的家。
    丽妲,一个妓女,身世悲苦。她同情本,善待本,从肉欲的角度可说爱本。假如听从内心的支配,她或许可以维持天平的平衡。但可惜,她的身边有从第一眼就对本不怀好意的男友詹士顿。他的劝说,他的施压,他对本运送毒品可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描述,都使丽妲渐渐向“自私”的一端倾斜,最终,她在极度矛盾、苦恼的心境下,和男友一起欺骗、放逐了本。看到这儿,不得不惋惜,人好不容易分给他人的一点点情感、关爱,是何其脆弱、不堪一击。
    与丽妲类似的还有最后一个人物,德蕾莎,贫民窟出身,对本的照顾纯粹出于同情。而当同情成了羁绊,危及自身的生存、生活,它的存在也就不坚实了。所以,最后,德蕾莎是在一种无法把握自己的情形下,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本。她只能安慰自己:或许,本从这个世界消失,对他而言是最好的解脱。
    如果说,对于他人的关爱有一扇门,其他的人物,要么只开了一小道缝,有过一瞬间心灵的柔软;要么干脆闭得紧紧的;要么更甚之,根本无所谓对对方感同身受,只是条件反射地想着如何加以利用,如那个想让本为自己拍电影的人。
    
    当然,在真实生活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可能如此极端,但这种漫画式的放大,不能不让人有一种凄凉: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我自己。


  一个故事的两个角度
  
  ——读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
  
  
  这两本书看似是一个故事的上下两部分,但给人的心理感受却完全不同。
  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后面还有那样一个视角和结局。
  《第五个孩子》讲述一对平凡的夫妇,有着普通人都渴望的幸福,大家庭的温暖,一年年增多的孩子,以及大家庭和孩子带来的苦恼,这织成一幅世俗画,散发着夏天果实烂熟的甜味和微微发酵的酸味。
  然而这快乐庸常的一切,被第五个孩子打破了。
  第五个孩子还没出世就是个小怪物。小怪物在母体中就拳打脚踢,出世后更是充满了破坏力。他的到来不仅破坏了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对另外四个孩子也有直接的威胁。他长得谁都不像,体健有力,野蛮丑陋,甚至嗜血。
  而且他正一天天地长大……
  面对这样一个怪物,孩子们是惧怕,成人们各有应对主张。在父亲和亲属的主张下,这个叫班的孩子被送去一个机构。
  母亲知道这是一种抛弃,但送走班之后,因为母亲的本能,她在众人的反对之下,仍执意去了那个机构,接回了已被注射了大剂量镇定剂的,濒于死亡的班。但这样,就意味着对其他家人的背叛和放弃。至此,其他孩子陆续离家,投奔亲戚或寄宿学校。父亲也沉溺于工作,很少面对家人。
  上学后,班和一大群被学校放弃的差生啸聚为恶,母亲就在等待他终有一天,和那些孩子一起离开,再不回来……
  多丽丝•莱辛擅长心理描写,这本小说里,把母亲的心态描写得非常深刻。一方面,她甚至希望这孩子自己死掉,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自责,她被班折磨得萎顿不堪,为一点小的安宁自由松一口气,同时,又为没人监控的班会做出什么感到恐惧。她为其他孩子感到抱歉,她喜欢其他的孩子,但却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应付班。
  一个古怪的孩子,就打破了所有人的人生。命运的偶然,破坏一切。
  有人称这部小说是恐怖小说。这种称法不无道理。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一面会为班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感到心惊,另一面,更为每个人面对他的那种反应和心理,心生恐惧。当一群人或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选择。从其他人身上,特别是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的那种人性,既让人理解,同时,也让人害怕。如果,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也不外是这样的一些反应,但正因如此,人性的局限更让人害怕。
  小说《浮世畸零人》讲的是班长大后的故事。前一本小说主要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后一本小说的视角就转为班了。
  班成年后,孔武有力,心性简单,但智力却不能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他对人赤诚,也有人喜欢他,对他好,但更多的是利用他,欺诈他,因此,他有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被骗去走私毒品,因为流落异国,又被一个导演看上,带去更远的国度,在那里,被一个科研机构发现,他的这种长相和心性,原来是因为返祖表现,研究他,就相当于直接研究原始人,所以,他被疯狂而野蛮地围捕……
  这本小说的故事过于传奇通俗,外在的传奇过多,心理上就无法深入挖掘,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远逊于前一本。但正因为这视角的转换,就带来了另一种体验。是对前一本小说体验的一种补充和加强。
  从母亲的角度看世界,母亲和其他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班带来恐怖和黑暗。从班的角度来看世界,他就是单纯无辜的,是他,被一切亲人抛弃了,最后他走上了寻找相似的族人的道路,当然,那些族人在远古就已经消失。
  读到《浮世畸零人》的时候,正好身边有朋友遇见了一个来自底层的男人,他肯为他人的危难全力付出,冒险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但同时,他说谎,使诈,身后有斑斑劣迹。这个朋友困惑不已,在她的经验里,要么是完美英雄,要么是欺世大盗。
  我就想到了班。班是另一个种类。只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超越关联,才能理解和包容。我想,多丽丝•莱辛续写《第五个孩子》的意图应该就是在这儿。
  
  
  
  
  


不知所云。。。。我踩!


虽然不肯承认 但是 是的 我们都是变态


只有真的孤独到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了的时候,我们才有勇气和班一样,一纵身跃下那悬崖吧。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自身和周围的共同点多过不同点,如果摒弃“拉风”的言行举止,淹没并非难事,因此,我们大多数人也就保留私有的孤独感,继续看似热闹的活着。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相通的。


西门啊,因为你的介绍我才去看第五个孩子的,后面部分,也就是班出生后,才真正开始吸引我继续读下去。像班这样千年修行才降生的怪胎,在这样一个缺乏同情心的时代里,照样是要受尽歧视的啊~~~


呵,你是读懂了的。
很高兴你因为我的推荐去读这个。


《Ben,in the world》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读完的,“这本小说的故事过于传奇通俗,外在的传奇过多,心理上就无法深入挖掘。”赞同。


感觉莱丝写浮世畸零人的时候想要表达不同人在各自的人生中怎样一步步做出选择,尽管最后在班身上显出无情和荒谬,但却又是合乎情理的。大概就是人类的悲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