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应星评传(上、下)

潘吉星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潘吉星 著  

内容概要

宋应星是l7世纪中国明代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天工开物》是中国科学史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世界名著,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推崇。他的《野议》等四种著作是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作品,其中闪烁着不少光辉的思想。
本书是作者根据30多年的实地采访和文献调查所获得的许多新的第一手史料而写成的有关宋应星的综合性评传。全书共l3章,分别叙述宋应星的时代背景、家世、生平事迹、社会关系、著述、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技术思想、历史地位、国际影响及其著作版本,对宋应星一生各个方面作了评述。附宋应星事迹年表。全书有插图80幅,其中不少为珍贵插图。
本书可供高中以上学校师生、干部、科技人员,以及历史、科学史和理论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潘吉星1931年生,辽宁人,195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史教授。近30年来以在中国科学史及中外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而名l9于中外,选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f巴黎)通讯院士,受聘为英国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及日本国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亦曾任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造纸技术史》fl977中文版,l980日文版,l990英文版)、《中国火箭技术史》(1987)、《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981)、《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fl989)、《卡尔·肖莱马》(1986)等书,主编《李约瑟文集》(1986)、《化学发展史》(1980),翻译《化学哲学问题纲要》(1960)、《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1978)等书,另外以中文、日文、英文及德文在国内外发表科学史论文共1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时代背景
第二章 家世
第三章 前半生
第四章 后半生
第五章 师友
第六章 著作
第七章 政治经济思想
第八章 哲学思想
第九章 科学思想
第十章 技术思想
第十一章 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 国际影响
第十三章 著作版本
附录
1.宋应星事迹年表
2.主要参考文献
3.索引
4.插图目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明初经“永乐、宣德之治”以后,到中叶政权统治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宋代理学思想体系已成僵化教条,贵族、大地主想寻找另外精神寄托,于是王守仁(1472—1527)起而建立一套“心学”体系,以进一步加强封建思想统治。王学实际是玄学体系,它是人们逃避现实,专作内心修养以“致良知”,不过是新的理学变种。科举制艺和宋明理学的共同点是理论脱离实践、束缚思想,回避现实而追求空洞的自省修养,丝毫无助于解决明中叶以来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而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靠理学和心学是无济于事的。因而明中叶以后有识之士起而批判这套思想体系,他们认为崇尚实学为本,而读经书为末,主张人们面向现实。以王艮(1483—1540)、李贽(527—1602)为代表的启蒙学者,开始向尊为权威的孔孟儒学挑战,对于争取摆脱思想束缚具有重大意义。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是道”,百姓有田耕、有工做、有饭吃、有衣穿,就是真理。凡不能解决人民生产、生活问题的,就不是学问、不是真理。李贽则提出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亦无定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些具有战斗精神的“异端”之论,都对人们有思想解放作用。 如果人们不再闭门修养“性理”,而是冷静地观察社会现象,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如王廷相(1474—1544)所说:“今之时,政弊矣,风侈矣,民劳矣,财困矣,天下之大灾也。”


编辑推荐

《宋应星评传(套装共2册)》宋应星是17世纪中国明代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作者根据30多年的实地采访和文献调查所获得的许多新的第一手史料而写成的有关宋应星的综合性评传。全书有插图80幅,其中不少为珍贵插图,值得收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宋应星评传(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