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黄本笑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本笑  

页数:

325  

字数:

265000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中心议题是科技革命时代的区域发展。在现代科不技术进步条件下,区域发燕尾服破在两个明显的课题:一是如何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二是在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适应新的市场与竞争形势。围绕这两个课题,本书展开了比较全面的讨论,基本思想是:区域发展一方面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区域开发和经济进步。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阅读,也可供有关方面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特点及问题 第二节 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科技进步条件下区域发展动向与要求第二章 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 第一节 绝对成本与相对成本理论 第二节 生产要素养禀赋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 第四节 经济增长极理论 第五节 技术差距论 第六节 供给可能性理论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第四章 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比较优势、资源创新与科技进步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产业分布的地域结构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关系第六章 区域发展创新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第二节 区域创新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第七章 美国区域发展 第一节 美国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与地区工业体系第八章 日本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战略的调整第九章 英法德三国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英法德三国的区域政策 第二节 英法德三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英法德三国20世纪90年代科技政策的调整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发展第十一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这已经为许多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在一系列自然、社会和技术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地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节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国际经济关系、科学技术进步、政府的有关政策,以及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种因素。其中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一、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进步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科学技术的日益现代化促使各产业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科技进步不断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技术进步还不断地引发人们的新需求,从而使新需求成为新产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技术进步又引起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来自比较生产率的差异,它表现为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生产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率的差异。不同的部门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其生产率增长速度也是不同的。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先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这是由部门内在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探讨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科技进步促使产业分工的形成: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依靠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与此相适应.他们掌握的是最简单的石器技术。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人们逐步掌握了某些动物的驯养技术,导致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  工,即游牧部落同其他部落分离,其他部落则发展成为农业部落。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技术进步促使了新兴产业——畜牧业和农业的诞生。这样的社会大分工即产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生活及生产方式,引起了部落间的商品交换,客观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掌握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多种手工业技术,特别是金属加工技术的发明,使人类的生产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劳动工具得到了改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农业劳动而直接从事手工业,如榨油、制造金属工具和武器、制造各种生活用品等,于是又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技术进步带来了新兴产业——手工业的诞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的日益积累,商品生产交换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又出现了不从事物质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这就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物质生产领域分离出来。  总之,产业的形成、分解或新兴产业的诞生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科技进步,产业也就无法发展。  2.科技进步刺激需求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科技进步对需求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需求结构又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因此科技进步通过影响需求结构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进步的这种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科技进步使产品成本下降,市场扩大,需求随之发生变化。许多产品从其性能、用途来说是社会上极其需要的产品,但由于成本过高而使需求受到限制。电子计算机在刚诞生时,由于成本高、操作复杂、性能差,直到20世纪50年代,其应用仅限于特殊领域,需求量很小。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材料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计算机的成本飞速下降,性能价格比快速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计算机进入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其自身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了很大比例,而且它还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产业技术体系获得了改造和提高。上述例子即是由于技术进步改变需求结构,从而改变产业结构的一个典型事例。  其次,科技进步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可替代资源增加。改变生产需求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某种资源消耗强度下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资源利用率提高,或技术改造等直接技术进步因素造成的,此时,该种资源的需求比例将降低,同时产品成本也将下降,从而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第二种情况是,替代资源进入生产领域,使被替代资源消耗比例降低,而替代资源消耗比例将上升,这样资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最后,科技进步使消费品升级换代,改变需求结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化。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消费品结构的变化,将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只有很少家庭才买得起,我国的消费结构圭要以吃、  穿、用为主。其原因就在于:一是购买力水平较低,二是国内家电生产技术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引进相关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使家电生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加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电视机等高档消费品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我国家用电器产业获得了极大发展,促进厂产业结构的变化。  3.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劳动力发生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里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减少。使劳动力从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游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会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劳动力首先是从农业中游离出来向加工业转移,然后又从加工业中游离出来向服务业转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