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画-浙派传统与创新

范达明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范达明  

页数:

33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画(浙派传统与创新)》收入作者1992至2005年14年间撰写的涉及中国画话题的研究与评论文章或发言30篇,约30万字,配有中国画插图与相关图照200余幅。全书按内容分为“浙派传统与大家风范”、“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新军”、“人物画家的探索”、“山水画家的创新”、“浙派花鸟画的繁荣”、“中国与艺术市场”等六辑。1988年以来,作者主持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暨秘书处工作,1992年以来又为潘天寿基金会聘为该会学术部副主任,《中国画(浙派传统与创新)》是作者投入这方面学术活动的个人成果之一,体现了作者积极应对并潜心探究中国画领域诸多学术课题的一些思考,强调了浙江中国画近现代以来的传统优势与人文精神特色,以及在当今时代环境下创造新的成就的可能性。文章大多立论鲜明,剖析透彻,注重实据,富于逻辑力量,亦不乏独到见地。2005年以来,作者的一些文章以电子文本登陆互联网BBS后,曾得到中国美协网等相关网站论坛的好评。

作者简介

  范达明,浙江摄影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秘书长; 潘天寿基金会学术部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浙江省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理事。

书籍目录

走进中国画:我的中国画观(自序)第一辑 浙派传统与大家风范深谙传统精髓 发展传统理论——试论潘天霆对传统画论的新贡献应重视对潘天寿画论本身的研究潘天寿画论的显著特色:理论与实践的一致笥潘天寿画论的基本精神:确保传统本位潘天寿画论的新的贡献:创造独立品位1.艺术本质论2.形神一体论3.绘画基础论潘天寿画论的大师意识:自觉历史地位结束语读《吴茀之画中诗》题外话:关于“吴茀之研究”《吴茀之画中诗》的版本特色《吴茀之画中诗》的创作年代《吴茀之画中诗》的标题与书名《吴茀之画中诗》的题材种类《吴茀之画中诗》的思想主题与表现手法《吴茀之画中诗》的价值意义尾声附录: 《吴茀之画中诗》目次蒲华的命运:一个一度被美术史遗忘的文人画大家任伯年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浙派人物画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第二辑 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新军中西艺术关系与中国画专业教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六十五年》编后记跨世纪美术新军的操练——“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第一回推荐展·中国画”述评有情、有意、有生气——“浙江画院青年画师作品展”观后青年人的春天 中国画的春天——“世纪之春·浙江青年国画家提名展”前言新世纪中国画的春天——读浙江青年国画家及其作品第三辑 人物画家的探索古仪新容论中国人物画探索的新路看吴宪生水墨人体艺术随感用中国画艺术语言表现历史题材与历史人物饮茶品茗趣味多准确·鲜明·生动:关于“顾生岳速写”第四辑 山水画家的创新在“包辰初新作研讨展”座谈会上的发言大师意识、程式与非程式以及“笔墨”及“零”之关系——在“姜宝林笔墨展”座谈会上的发言一种平实的艺术作风——看“杜高杰作品展”第五辑 浙派花鸟画的繁荣秋去春来 意气风发——读张伟民、卢勇的两幅金奖花鸟画花有清香月有阴——读叶尚青的画有感中国花鸟画的概念与新时期浙江花鸟画的边缘重组在“浙江省首届花鸟画学校研讨会”上的发言在中西两大绘画体系冲撞下曲折发展——中国花鸟画百年回眸随想大画幅花鸟画的挑战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浙江花鸟画献礼展”座谈会上的发言几点看法——读《中国花鸟画》创刊号第六辑 中国画与艺术市场艺术品的价值与艺术品的拍卖拒绝“媚俗”书画市场:原作与复制品本书各篇文章写作、发表情况索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画-浙派传统与创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