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识与技能

方展画 等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方展画 等编著  

页数:

205  

字数:

245000  

内容概要

  1949年,中国历史揭开了灿烂的新篇章。60年来,共和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从一个贫穷、闭塞和落后的国家逐步走向富裕、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一步前进的足迹都留下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这60年的发展进程中,教育事业也在艰难之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业已初步建立,教育事业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为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经济极度落后,教育基础极其薄弱。当时只有20%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为了解决世界上最多的学龄儿童入学,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政府的长期发展国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的方针。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普及教育。至195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就达67.7 %。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义务教育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1980年12月,政府下达《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中国开始步入依法推进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轨道。1985年5月《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把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7月1日施行。《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此开始正式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0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6%左右,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顺利实现,用15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

书籍目录

导言第1章 中国职业教育缘起 第一节 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中国:以生存、生产为目的劳动技术教育  二、走入官学的职业教育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主导下的职业教育  四、科举制、经书教育下职业教育的萎缩 第二节 近代职业教育的起步——清末实业教育的产生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思想主导下的实业教育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思想主导下的实业教育  三、近代第一个学制背景下的实业教育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一、北洋政府时期: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职业教育制度的丰富与调整 小结第2章 共和国诞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建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先行探索  二、接管旧中国职业教育  三、借鉴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职业教育新体制 第二节 技术本位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导推行改革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和职业教育浩劫  一、批判“两种教育制度  二、职业教育蒙受浩劫  三、“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艰难恢复 小结第3章 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背景  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若干举措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制度改革  一、技工学校管理权的转移及配套改革  二、改革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节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一、创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二、规范整顿职工大学  三、兴办城市职业大学  四、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五、管理干部学院的起步与发展 第四节 发展农村技术教育  一、鼓励县办农民技术学校  二、组织编写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三、探索县办农民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小结第4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驱动下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推动  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第二节 职业教育市场化运行机制的萌芽  一、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二、改革传统办学模式  三、改革传统招生、就业体制 第三节 职业教育法制化办学与市场化办学体制改革  一、职业技术教育走向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二、职业教育结构进一步调整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小结第5章 世纪之交职业教育的调整与变革 第一节 世纪之交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一、世纪之交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世纪之交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世纪之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整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  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行为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节 世纪之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外延扩张  二、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四节 世纪之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五节 世纪之交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  一、世纪之交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基本情况  二、中澳职教合作项目 小结第6章 职业教育的世纪选择:国家发展战略 第一节 新世纪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  一、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定位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新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规模扩张  三、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五、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制度  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评估  三、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第四节 新世纪农村职业教育转型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三、农村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小结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生产能力不断得以提升。以氏族为基本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的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国家开始成为社会主体。职业教育便逐渐趋向稳定,成为一种更加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走入官学的职业教育  奴隶社会以前的职业教育在传授方式上基本采取父传子和学徒制等形式,随着国家的形成,统治阶级出于自己利益的需要开始干预和控制教育活动。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在文化教育上推行“以吏为师、学在官府”的制度。从周朝开始,统治者对职业教育的干预和控制不断强化,“官学”逐渐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①当时的统治者以三物教万民,“六德”、“六行”、“六艺”成为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六艺”等为具体内容的教育可视为现代教育中知识、技能技巧教育,是与“德”相对应的教育范畴,因此,“六艺”成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早的规范性内容。除了职业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不断规范外,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外部保障条件。周朝大政治家姬旦为了让后代致力于耕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以督促学生们学习有关的知识。西周统治阶级比较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其较为完善、较为规范的教育方式方法成为“以吏为师、学在官府”时期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②  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轨的变革阶段。周平王的东迁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铁器应用于农耕使得农业生产力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开垦私田已蔚然成风,统治阶级掌控公田的局面受到冲击,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使“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走向衰落,与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相适应的新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兴起。春秋时期的“养士”之风促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士”成为是介于官与民之间的自由民。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知识与技能 PDF格式下载



研究职业教育的书很少,研究新中国职业教育六十年的书就更少了,虽然本书还有待更多史料的丰富,但也算是填补空白之作,而且论述的切入点很好,很有启发。


在图书馆看到,书里有一些比较难得的信息,对写论文有参考意义


正在读,叙述条理清晰,对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很有帮助。


不错的书,简单明晰的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学习。


中国职业教育史的一个简单汇总,研究职业教育史的研究者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