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彭发胜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彭发胜  

页数:

2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关于文化、学术和翻译的阐述构成了这本《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的理论框架。以文化三元层级空间和学术三维为理论背景,以翻译概念为线索,本书的主体部分展示了五位重要学者的学术思想,特别是与科学观念和方法论相关的学术思想。本书由彭发胜编著。

作者简介

  彭发胜,安徽巢湖人,1972年生,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合肥工业大学讲师。主要致力于翻译学、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方面的研究,参与编著译多种书籍,出版过《美国散文经典》、《诺贝尔获奖演说》、《英汉对照三字经·千字文》等译著,在《中国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总序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欧化趋向略论(辜正坤序)前言第一章 文化空间和学术维度第一节 传播与文化空间第二节 学术维度第三节 人物谱系第二章 严复的三重使命第一节 也说严复的用心第二节 《天演论》的厚文本第三节 译名之难第四节 严复译名的分类与辨析第五节 传播科学观念与科学方法第三章 王国维的学术观和方法论第一节 哲学与科学第二节 在翻译与著述之间第三节 二重证据法的哲学基础第四章 梁启超的译论和方法论第一节 康梁之间:仁爱与尚通第二节 译论和新语第三节 进化与分析第五章 胡适的平等主义和方法论第一节 普遍平等主义第二节 译论与翻译第三节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第六章 金岳霖的哲学观和语言观第一节 面对休谟问题第二节 几对重要概念第三节 “永真”的归纳原则第四节 理有固然,势无必至第五节 语言观和翻译观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文化空间和学术维度  第一节 传播与文化空间  翻译作为文化问传递信息的媒介总会伴随其他的交流形式,比如人员的往来、物品的交换。与“译”字声旁相同的“驿”很形象地表示了翻译的传递性,或者说信  息凭借翻译做跨文化旅行的特性;而“译”字的形旁“言’’则显示了最初的翻译应以口译(Interpreting)为主①。至于“翻译”一词在中文里最初是与佛典的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后加上去的“翻”字与翻阅佛经的动作本身不无关系。相应地,英文中“Translate”一词,词根“late”本义为记载经文的石板,前缀“Trans-"意思是“跨越、超出”,与“翻”字在语义上相吻合;不过整个词却缺少“译,,字在中文文化语境中内在具有的“传播和诠释”的含义。  在古代,口译者称为“重译”或“通译”。“重译’’指偏远的少数民族为了向当时的周朝献礼,因言语障碍,须借助多个口译者的接力,如驿道那般向着一个中心程程相续。“重译”之名也反映了地方单方面向着中央的不对称关系。相比之下,“通译”概念的出现晚于“重译”,指在两个平等的或近于平等的文化主体之间执行传递信息功能的译者,如《后汉书·孝和帝纪》:“都护西指,则通译车万。”《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无论是“重译”还是“通译”,总不免要旅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作为文化的中介,他们不只是文化或政治信息的透明表征。他们既要完成使命,也须入乡随俗,具备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与相对独立的主体性。这些特点当然也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译者、翻译、或经由翻译传播的信息与概念。可以看出,两种文化的相遇,有形的旅途,自然存在的译者,译者的跨文化交往,不同媒介的翻译(口译、笔译),翻译话语传达的核心概念(如现代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个体等),这些无形的概念与本土文化的概念化合,新的观念附着于物质之上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展现出崭新的形态,同时又反作用于跨文化交往,这一系列的运动构成了翻译话语传播的谱系。爱德华·萨义德在描述“理论的旅行”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