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

李国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国平  

页数:

218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双城记》开篇,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经这样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在直登天堂,我们在直下地狱。”狄更斯的这段话正可以用来描写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以10%左右的增速而“直登天堂”。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2010年,中国的GDP约为5.9万亿美元,比日本的5.47万亿美元多了大约4000亿美元,中国已经取代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GDlP第二大国。于是,中国GDP何时将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再次成为国内外追捧的话题。英国智库NIESR预测说,中国将在201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GDP第一大国。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预测说,到2040年,以购买力计算,中国的GDP将高达12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40%,位居全球第一,远远超过只占14%的美国,而中国的人均GDP将超过10万美元。然而,在中国经济赶超美国似乎指日可待之际,海外认为中国经济将崩溃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而在认为中国经济行将崩溃的人中,不乏经济学界与投资界的名人。2010年初,美国《新闻》周刊将“中国经济的崩溃”列为“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第二位。2010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以“做空中国”的大幅标题发表了对华尔街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的采访。查诺斯说,中国房地产业的问题比迪拜严重1000倍,中国过多的货币造就了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的崩溃将不可避免。另一个宣称中国经济将可能崩溃的人是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家诺里尔•鲁比尼。鲁比尼说,一旦中国经济无法继续支撑新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大幅放缓。他预计,这种情况会出现在2013年后的某个时间。除了通货膨胀接近5%外,中国经济算是平安度过了2010年,而且增长率还达到9.7%。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高达9.6%。在政府出台房产限购的禁令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下跌,更没有泡沫行将破裂的迹象。“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说法似乎已经不攻自破。然而,中国经济没有在2010年崩溃,并不意味以后就不会崩溃,因为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崩溃的那些问题并没有随着2010年的过去而消失。2007年3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所谓不平衡,就是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所谓不协调,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四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日趋恶化的迹象。在繁荣的表面之下,中国经济仍然效率低下,缺乏创新能力,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而且,贫富分化严重。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中国经济就将可能“直下地狱”。中国经济的问题有多严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如何形成,并恶化到今天的?中国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作者李国平)是关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著,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分为效率低下的经济增长;没有消费的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力的经济增长;脆弱而效率低下的金融体系;特权集团垄断国家经济等数章内容。

作者简介

  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投资系副教授。1997—2003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奖学金,在两校学习。曾在旧金山从事投资咨询。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投资银行学、法经济学等。已出版《行为金融学》、《揭秘高盛》、《推开金融之窗》等专译著六部,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等SSCI英文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十集纪录片《华尔街》学术顾问、总撰稿。目前参与中央电视台10集纪录片《货币》的制作。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gpli100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效率低下的经济增长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二、高投资制造出来的高增长
三、没有效率的经济增长
四、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五、苏联、亚洲“四小龙”与中国
第二章 没有消费的经济增长
一、直线下降的居民消费
二、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
三、为什么内需不足?
四、如何扩大内需,实现增长模式转变?
第三章 没有创造力的经济增长
一、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二、“中国制造”,还是“在中国制造”?
三、为什么中国经济的科技水平低下?
第四章 脆弱而效率低下的金融体系
一、国有银行主导中国金融业
二、股市:圈钱与赌博
三、预测创业板的垮掉
四、监管部门是股市乱象的根源
第五章 特权集团垄断国家经济
一、国有企业的垄断有多普遍?
二、国有企业的效率有多差?
三、国有企业垄断的恶果
第六章 三大差距危机
一、全球最严重的贫富差距
二、农民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苦?
三、东部六省市占了中国富豪的一半
第七章 资源与环境危机
一、全球资源消耗第一大国
二、全球环境污染第一大国
三、环境恶化损失——每年1.27万亿元
四、环境破坏为什么如此严重?
第八章 人口老化危机
一、全球最严重的人口老化危机
二、谁来帮助中国养老?
三、谁来帮助中国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四、大国崛起将成大国空巢
第九章 出路在哪里
一、停止“GDP崇拜”
二、“王者富民”
三、民进国退
四、约束政府权力
结束语 中国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章节摘录

苏联的科技实力似乎也在迅速发展。1957年,苏联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又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将人送入了太空。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在访问中,赫鲁晓夫对苏联的经济成就进行了大肆宣扬。信以为真的美国人对苏联的经济力量开始惊恐起来。著名的《新闻周刊》警告说,苏联“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主宰全球经济”。当年底,在美国国会听证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也警告说,“如果如同我们预测的那样,在未来的十年中,苏联的工业继续以每年8%~9%的增长率增长,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将缩小到足以威胁美国的地步。”最终,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与科技上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1960年,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宣布将采取措施加速美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迎接苏联的挑战。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美国将在1970年之前将人送上月球。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以10%的速度增长时,西方则正在经历“大萧条”,一些左派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于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约翰-凯恩斯为首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加强政府干预和管制的理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包括西欧和美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迅速得到推行。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不仅让人们怀疑美国等西方国家能否继续主宰全球,而且让人们怀疑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与制度是否真的如同西方宣称的那么优越。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让西方的很多学者、知识分子开始推崇苏联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文•胡佛就这么认为的。曾任前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胡佛被普遍视为比较经济制度学的创始人,他曾长期游历过苏联与欧洲国家。1957年,胡佛发表文章说,虽然苏联的官方数据夸大了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胡佛得出的结论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集体主义的、极权制国家”可能本质上就优于自由市场的民主制度。胡佛并预测,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力量可能将超过美国。然而,事实却是,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苏联的经济力量在1980年前后达到鼎盛之后,就每况愈下,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不是逐渐缩小,而是迅速扩大。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1990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只有美国的40%,而在苏联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1913年,沙皇俄国这一指标就是39%。也就是说,经过长达72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又回到了沙皇俄国时代。最终,1991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失败了,苏联也四分五裂。与此同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也无法继续下去。西方重新开始私有化,这才有了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夫人对英国经济的改造,有了之后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私有化高潮,以及20世纪最后20年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苏联非但没有能够埋葬资本主义的美英,反而埋葬了自己。那么,苏联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呢?苏联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式模式。据西方学者估计,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中,来自资本投入增长的比例,苏联为45%,日本为27%,美国为25%,西欧为18%。也就是说,苏联经济增长依靠资本投人增长的程度差不多是西方发达国家两倍。苏联的工业生产率仅为美国的2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9%。苏联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比发达国家高1~1.5倍,燃料和能源消耗高50%。结果就是苏联的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例如,每卢布投资的工业产值增长额,1961—1965年为1.04卢布,1971~1975年降为0.83卢布,1981—1985年又降为O.44卢布。这些数字表明,苏联要获得同样的产出,20世纪80年代比60年代需要加倍的投入才能达到,经济增长只有依靠投资的加倍增长才能维持。1994年,保罗•克鲁格曼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题为《亚洲奇迹的神话》一文。在文章中,克鲁格曼说,苏联、东欧各国经济根本不存在奇迹,因为它们经济的增长几乎完全是靠大量的资本、劳动力投入而带来的,看不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任何作用。从“亚洲经济奇迹”到亚洲金融危机在苏联走向衰落的同时,亚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在经济上迅速发展起来。1950年至1980年间,日本的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8%,是其他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几年之后,其他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始以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齐头并进。1960年至1995年间,中国香港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为7.7%,韩国的年均实际增长率8.1%,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8.4%,中国台湾的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了8.6%,这几个国家与地区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在东南亚,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些“准小龙”们的经济增长率也不逊色多少。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编辑推荐:中国经济的问题有多严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如何形成,并恶化到今天的?中国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是关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著,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出路在哪里 PDF格式下载



  全书出现的高频词:利益集团。
  
  有一个观点可以赞同:国有银行主导中国金融业和金融体系效率较差。与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相比,一、银行主导的风险都集中到银行系统,二、银行主导的厌恶风险,不愿意为风险高的企业提供贷款,三、银行主导的依靠专家的判断而不是资本市场的判断。
  
  利率市场化难的原因:一、银行主导金融体系钻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二、利益集团的阻挠有关。
  
  国有企业的效率低,这不用说了,未来政企分开是一个改革方向,国有资产如何监管、是继续做强做大还是退出开放竞争领域,还难说。
  
  城乡差距大的原因,剪刀差,不仅改革开放前有,开放后也有,从以前的价格剪刀差变成了资本剪刀差,有人力资源方面、金融系统方面、教育不公平的多种原因。
  
  中国社会未来几十年的高速老龄化,决定了中国无法与美国竞争,这是作者的论点之一,是否如此,还待商榷。政府是否拿养老金兜底,这个无需多说了。
  
  总的来说,书反映了很多很现实的问题,并且拿数据说话,有一定的说服力,与网上的臆断性的文章有本质的区别。文风有点时寒冰的风格,比较理智,倾向于悲观,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纠正我们对现在中国的认识。
  


   作者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可谓字字珠玑针针见血,道出许多大快人心之话语,多处痛下杀手狠出骂口,读时便觉怎一个爽子了得!
   但满心期望书近尾声可以给自己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的一个解答的,无奈,未见一字。其实言之千万,这个答案不外乎一句:“中国亟需政治体制改革。”但如何改革,这才是最大的学问。在当前中国无可能进行一场民众革命的前提下,只有期待出现一个有彼得大帝(或戈尔巴乔夫?改革成败是一回事,有没有魄力是另一回事)那般魄力的人物来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大改革。然后又或许需要几代人的牺牲与努力,但真有时谁能真正做到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而自愿选择放弃当下的享乐或牺牲自己的利益呢?至少仅目前,若要我这么做,我是会有想法的,况且我还只是一个小小屁民,毋提那些既得利益者了。现在的当权者甚至以为解释这是“建设的阵痛期”,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此洗脑与佛家提倡修来世果需今生因是一个个调调,而且它还不如佛教呢。至少佛教能给信徒一个关乎未来的美好期许。如果现在的当权者中能有谁可以做到乔达摩·悉达多一般舍下王位,普教众生,那我一定二话不说立马成为他虔诚不二的死忠信徒。如果没有或压根不能,那当权者的论调及对民众的宣传和教化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但天下为私,夏始既然。讨论再多也是枉费,只希望能在法的精神下,契约的共识中来寻求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平衡。家国天下从来都只是某一家的天下史,而真正应当担起国家的大家们却永远只能是历史的附庸与注脚。
   全书读罢。第一至第八章都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真正根源的政治体制改革却尤为惜墨,甚至是一种缄默。可想而知,最后第九章的诸多话语只能是一种悲哀的呼吁,甚至是一种卑微的恳求。作为学术著作,只能言到如此,实不可谓不悲矣。
   所以,最后全书的标题从一开始振奋人心的设问,渐渐丢失了能量,最终沦为甘于现状的一般性疑问,甚至还可以理解成一种犬儒情怀的感叹与嘲讽。如果中国病了,那这本书只有症状,无病理分析,更无医治方案。
   读后感:作为读者,我感同身受,二十年同也目睹了这些怪现象。但沦为一个感同身受的看客,实在是比五四时期的看客更为麻木,更为可悲了。对于无法改变的荒诞现状,原本想在书中找些慰藉,却也只能在翻过全书最后一页草草收场,不能卒兴。如同一个性无能者做了一个217页长的美好春梦,梦里翻云覆雨,颠鸾倒凤,但当风雨将至,鸾凤欲来时,梦境戛然而止,梦回寒衾单床。非但没能改变悲哀的现状,也没能满足真实的饥渴,留下的只有一个不会天亮的夜晚,一个不会醒来的噩梦。还有,一个没有出路的,中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