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南怀瑾  

页数:

45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自1980年问世以来,作者又根据自己的体认做了多次修订,现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老古1994年第6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作者简介

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书籍目录

由老子到孙子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黄老的内涵
拨乱反正的趣谈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
半壁江山一纸书
老子吃瘪
曾国藩与屠羊说
王明阳与曾国藩
阴柔不是阴谋
老子还他老样子
老子五千文过关
第一章
 头头是道
 有无主宾
 玄元之妙
第二章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
 善反而不美
 有无相生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
 流水行云永不居
第三章
 老子薄视时贤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盗机与哲学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
 世上无如人欲险
 虚心实腹与鼓气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寇准的胆识
 宋真宗贿赂宰相
第四章
 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郭子仪与鱼朝恩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计
 英雄退步学神仙
第五章
 圣人与刍狗
 正言若反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第六章
 吹毛用了急须磨
 人为神的守护人
第七章
 老子的不自偷生
第八章
 水的人生艺术
第九章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
 进退存亡之际
 急流勇退的类型
第十章
 魂魄精神一担装
 养气与修心
 为政治国的哲学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花花世界奈聋盲
第十三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天下由来轻两臂
第十四章
 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
第十五章
 老子的“士”的内涵
 濯足浊流人自清
 动的哲学
第十六章
 静的妙用
 芸芸众生的命根
第十七章
 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
第十八章
 忠臣孝子的伪装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第十九章
 “王”“贼”并列的烂帐
 唯大英雄能本色
第二十章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只是同流不下流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
第二十一章
 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
 此精不是那精
 孟子的证道
第二十二章
 曲直分明转一圈
 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
 枉则直的教育法
 狐狸、豹皮的吸引力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
 四不的领导学
第二十三章
 这自然不是那自然
 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
第二十四章
 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
 投鞭断流的苻坚
 山泉绕屋知深浅
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老母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
 好不容易自然
 念天地之悠悠
 自然神仙
第二十六章
 一肩挑尽古今愁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两臂重于天下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
附录: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章节摘录

  在古书中,“道”与“天”字,到处可以看到。但因上古文字以简化为原则,一个方块的中文字,便包涵人们意识思想中的一个整体观念;有时只用一个中文字,但透过假借、转注的作用,又另外包涵了好几个观念。不像外文或现代语文,用好几个,甚至一二十个字,才表达出一个观念。因此,以现代人来读古书,难免会增加不少思索和考据上的麻烦。同样地,我们用现代语体写出的文字,自以为很明白,恐怕将来也要增加后世人的许多麻烦。不过,人如不做这些琐碎的事,自找麻烦,那就也太无聊,会觉得活着没事可做似的。  例如“道”字。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有人解释《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个“道”字,便是一般所谓“常言道”的意思,也就是说话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那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如客家话、粤语中便保留着。至于唐宋间的著作,在语录中经常出现有:“道来!道来!”“速道!速道!”等句子。明人小说上,更多“某某道”或“某人说道”等用语。如果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时隔几千年,口语完全与后世不同。那个时候表示说话的用字,都用“曰”字。如“子曰”、“孟子曰”等等,如此,《老子》原文“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是否可作“说”字解释,诸位应可触类旁通,不待细说了。  讲到这里,顺便也把古书上的“天”字提一提。古书上的“天”字,大约也概括了五类内涵:(一)天文学上物理世界的天体之天,如《周易》乾卦卦辞天行健的“天”。(二)具有宗教色彩,信仰上的主宰之天,如《左传》所说的“昊天不吊”。(三)理性上的天,如《诗经》小节的“苍天苍天”。(四)心理性情上的天,如《泰誓》和《孟子》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五)形而上的天,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子他说 PDF格式下载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自1980年问世以来,作者又根据自己的体认做了多次修订,现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老古1994年第6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 通读本书,不仅仅敬佩南怀瑾老先生的学识,博古通今,更感慨的是老先生对于人生的解读。尤其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讲,不啻于明月清风,带给人更多的感悟与思考。他会带给您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这个时间,让您在纷扰的世界中得到心灵上的宁静。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自1980年问世以来,作者又根据自己的体认做了多次修订,现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老古1994年第6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南怀瑾先生是我很崇拜的一位国学大师,他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而见著。这本书市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南怀瑾先生的书一向具有深入浅出,很多是演讲稿那所以明白通畅。他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本《老子他说》是在很多年以前的著作了,复旦大学出版的这一套单行本很不错,不但在包装上大气,在选纸和印刷上都是非常的认真。这套书我现在收集了十多本了。前前后后看了很多南怀瑾的书,说他旁征博引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在这本书书中,不但对道家追根溯源,还联系儒家和佛家的最高深本质的内容让我们去理解《老子》,对于本书而言,南师没有把81章都讲完,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在这本书中,另外的部分在当当网也可以搜到购买。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老子《道德经》无比准确地给“释道儒法兵”五家分了层次

断断续续读了南怀瑾《老子他说》、《庄子喃哗》,再深入回味老庄,顺着佛家禅学大师的眼光看道经,总能给人以眼睛一亮的感觉。感悟如下:
释道儒法兵其实都没有什么神秘的:
佛家世尊讲经说法49年,总称是“戒、定、慧”三学。
道家老子5000言,总称是“道、德”二篇。
儒家论语20章,四书,虽对戒定慧、道德都有涉及,但重点还是讲“仁、义、礼”之学。
法家、兵家,名如其说。

总的说,“道”其实就是佛家说的“定慧之学”,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学。但是佛家对无上道说的更详细、彻底。道家可以参考,道家则介于出世入世之间。

“德”是有所不为,其实就是佛家的“戒”。佛家行动上讲五戒、心上的戒就是熄灭贪嗔痴,就是十善了。道家本质上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老子《道德经》中有一个创举,就是无比准确地点出了释、道、儒、法、兵家,这五家的层次——
《道德经》下篇《德经》第一章(38章),上手就讲破了这个问题。
(这一章的原文我记不得很清楚,但意思我理解,就是那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德之薄而乱之始也。”沿着老子的思路再续上两句:“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兵。兵者,乱之极而道德之渐也。” 也就循环回去了。应该是这样理解才圆满:)

道真修好了,也就用不上德了。——圣王无为而治,“出世间法”的圣人也不用执著于持戒。
道出问题了,才用德来“止恶”;——“世间法”首重持戒,“戒”德生“定慧”之道。戒德,大善也,介于有为与无为之间。
德出问题了,才用仁来“修善”,——仁,有为之小善也。
仁出问题了,才用义来划分本分,——义,利之分也。
义出问题了,才用礼来规定礼数;——道废德乱,用得着儒家出来大讲仁、义、礼来了。
礼出问题了,才用法来惩罚、硬性约束。——哟,礼崩义坏,法家的严刑峻法粉墨登场了。
法也不灵了,才动兵来战争。——瞧,天下大乱,最后兵家出来收场了。

总评:
所以啊,在佛家看来,老子也真是有大智慧的圣贤啊。佛法如人头,很圆满智慧的,但是没有重点讲身躯四肢百骸,你在世间不好应用。儒家如五脏六腑,没有讲四肢,但调和脏腑可以治病。法家兵家如手足,更下一等,也更多有为的功用。而唯有道家,如同脊椎,贯通头颈、身躯、四肢百骸,介于有为无为之间。

所以你看道德经,内容跳跃性很大,一会说道说德说神说灵,一会又说仁义善恶,一会又说法呀兵呀的,包罗万象。其实,是因为脊椎联通了头颈、躯干、脏腑、四肢、百骸,其实它只是循着自身的联系在讲,没有跳跃性,跳跃性大是看道德经的人理解不了造成的看法。

补充一句:
儒家也讲戒定慧,讲道和德。只是孔子没有作为重点,重点放在了仁、义、礼上了。倒是曾子在《大学》里重点强调了。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止于至善”就是在讲佛家说的“戒”,也就是道家说的“德”。
《大学》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安。”这是在讲佛家说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也就是道家说的“因德成道”。

各家互相攻击的,都是半瓶子醋啊,重演相声“五官争功”闹剧而已。
头脑说躯干脏腑四肢手足不重要,手足却说头脑会干什么,只是嘴皮子厉害。
你觉着身上哪儿不重要?你砍下来吧。哈哈。各家若没有联系和交集,你就能随意砍下身体一部分而不痛苦了。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作者深入浅出的语言,很容易李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很喜欢南怀瑾先生的书,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老子他说讲的只是道德经的上半部“道”部分,有点可惜。


以前读过南怀瑾先生的《历史的经验》,感觉很不错。先生讲的东西有厚度,有内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本《老子他说》同样是经典,向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这是我读老子的第一本书,很好的启蒙书。反复读了5遍,做了笔记。
  而后读了陈鼓应先生的书,高明先生的书,朱谦之的书,河上公本,等等,觉得互有补充。 读这类书还是要跟读历史结合的。
  即使这样,南怀瑾先生的书值得再次阅读。


同一时期,我还买了王蒙的那本“老子的帮助”,对比来看,我觉得南怀瑾先生的书,更有阅读价值,坦诚来讲,我不太喜欢王蒙先生的遣词造句,感觉怪怪的,像是只是文字的堆积,没有让我理解的同时又能耳目一新,但是这本老子他说就不一样了,南先生是通过具体实例来增加我们了解的深度,加深我们对老子的这本道德经的纵身理解,推荐。


之前看过老子的道德经,由于基础有限 很多地方看不懂。在网上看了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之后,偶尔看到南老还有老子、墨子、孔子理念的著述,遂购买拜读。南老学识渊博,佛道儒旁征博引,好书!


拜读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是对《道德经》的一个深度的剖析,很好。


老子是中国最具智慧的人,南怀瑾先生的他说让我受益非浅。


《老子》易读难懂蕴涵高深,南怀瑾先生写的简洁亲切,大道至简,很吸引人。


老子他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这主要在于南怀瑾先生的诠释,您看很多人注解的老子,总是没有弄懂,读了老子他说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前几日看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中的名言》感觉太好了,给我增加了更的多知识,很多以前停留在表层的东西在认识上都上升到一个高度,这次看到这本《老子他说》相信一定会对我喜欢的《老子》有个更好的理解,书还没有读但已感觉到他的博大,读完后再写出感受!


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南怀瑾先生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每个人看《老子》看出每个人的想法,南怀瑾特有的诙谐幽默,深入浅出,从他的角度,选他想讲的部分来讲,不会逐字逐句得翻译,但对于重要的部分会作讨论,也列举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尽管看完,还是对《老子》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这本书仍然很值得一读。


南怀瑾先生教你更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


一直都喜欢读老子,南怀瑾先生的这本书很好,非常好,相当好......


老子的道德经以前也读过,不过看得似懂非懂,许多书对老子的注释都讲解的不是非常透彻,亦或是生死难懂。而南怀瑾的这本老子他说融合了许多历史事实,并举例古人如何利用黄老之道来处理世事,让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总之,这是本好书,值得一读。


非常受教益。南怀瑾老先生学贯古今、中西,实在是一个大学问家。《老子他说》的讲述妙趣横生,令人手不释卷。很可惜只讲到老子的第26篇,不知何时有续篇?


老子他说 纪念南怀瑾先生


之前草草的看过一遍,感觉很不错,对于老子的评价分析有很多人做过,但是南怀瑾写的我最喜欢。值得推荐


我是初学者,对老子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听朋友介绍,选择了南怀瑾老师的书。这本书的写法很轻松自然,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的费解,其中可以学到很多的哲理。但是,这绝对不是一本一下子就可以消化掉的书,至少对于初学者而言是需要反复多看的。看了这本书,肯定会使你对老子的了解顿然开阔,对自身修养而言这是可贵的精神食粮。支持!!!


南怀瑾先生的书,值得信赖,但是只有老子前26章的内容。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聪明,智慧俱全。


这本书是大家之作,充分体现了南怀瑾深厚的哲学,历史和人文社会素养,并将老子的思想表达地淋漓尽致,非常具有启发性,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之前看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觉得写得挺好,没什么基础的人也应该能看的很明白,也提到了他自己的许多和别的学者不一样的解释观点,有参考意义,写作的文风也是我所欣赏的。这本老子他说什么延续了他的写作风格,很喜欢,在看的过程中,期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南怀瑾老人家是当今国学泰斗,比国内媒体吹捧的各类“大师”扎实多了。
一部《道德经》被老人家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讲了个明白。
好书不厌百回读,已经看了2遍。受益匪浅。


老子说的真好啊,,看南怀瑾讲,最少在民族正气和文化自信上面很好很到位!


《老子》本来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南怀瑾讲的也非常好!


南怀瑾的书,一贯令人喜欢。深入浅出,令人对老子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用两个时间段陆续读完了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及续集,先是在今年的国庆之前看了前六章,一开始看得比较慢,一则对这部中国文化的智慧之大成心存敬畏,一则刚开始进入老子的哲学世界,需要一个过程。国庆大假出去玩,就临时拿起了《现在开始讲解瑜伽》,是考虑到在接近自然的地方读读印度哲学似乎更为适合,回头来又读《老子他说》,忽然感觉顺畅了很多,而且两种哲学对照着理解,尤感会心。


历代评注<老子>的文章很多,个人以为南老的解读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比较适合大众的理解,当然对于这部只有五千字的经典历代见仁见智,尤其解放后由于出土文物的发现整理出不同以前的版本,为<老子>真实的含义又蒙上一层神秘面纱,汉以后的版本不是真实的<老子>?我们该怎样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它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希望我们能由此进入<老子>的世界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开始把书名理解错。到手以后看了才发现,买了一本和自己理解的书名相反的书,老子他说,意思是别人对道德经的理解。而不是老子他自己说了些什么。呵呵。
到现在书都没看完,就看了100也左右。道德经给我的感觉就像徐天川赞叹韦小宝的一样,高深莫测,但是只要有自己的理解就对。
这本书没有把道德经都讲解完,但是细细品味,回味深长,每次当我放下书都会有个感觉:自己又多了点内涵。此书没把道德经讲完,而我没吧此书看完。但有此和朋友闲聊,在没把自己看过的讲完的情况下,聊了一点点我看过的此书中的内容,朋友很欣赏我以及道德经。
高中时有个同学晚自习都自习道德经。当时投去的是异样的目光和讽刺的玩笑。虽然他当时不一定读懂了,而且以他的悟性可能今天还是没懂。所以决定再买一本送给他。


不愧是南怀瑾之作,这本书我是与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一起看的,马上就看出两人的水平,南怀瑾不愧是大师,而林语堂的那本就相当垃圾了,一个天一个地!


老子的经典和南怀瑾的智慧相得益彰。


这是我买的第二本,老子的五千言,倾倒了多少古今修道之士。南先生的看似不经意的一说道出了书中的精髓。能看先生之书,我等幸甚。真应了那句话: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切记!!!切记!!!


当今的大师,南怀瑾可以配得上大师的称号,老子他说是他的好作品


大师风范,喜欢南怀瑾的作品,也推崇老子的思想


南怀瑾大师对老子的解读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有吻合之处。


很喜欢读老子,看看南怀瑾是怎么解读的。读后感以后补


老子他说,南怀瑾的作品,很不错


很喜欢老子,也喜欢南怀瑾。只是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南怀瑾的这本书写的内容层次感很强,让人看完后对“老子”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我想想的好,不是说书的质量,而是书的内容,很没水平,南怀瑾点评老子还是不行


南怀瑾的书不错的~推荐~浅说老子~


南怀瑾大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深遂幽默的风格解读《道德经》,使我在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等各个方面受益匪浅!


南师的书我有下载电子版的,但还是拿在手里的感觉好,道德经我也看过,包括其名家的注释,但我还是觉得南师的《老子他说》有见地,特别南师儒道释三家贯通,解释起来举重若轻,旁征博引,语言诙谐,非常具有可读性,大力推荐朋友们仔细研读!


对于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很有帮助和提高,可见作者学贯古今,运用丰富有趣的史料来说明其每句话的深刻内涵。不过得先对道德经有所了解,否则读之有点费劲。只是这只是上册,好象没有下半部分


之前看了南老先生的《论语别裁》,感觉从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论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子,我国道教的创始人。佛,儒,道,我们华夏民族的三个文化直流。


读了很多讲老子的书。南师的书,虽然只有前二十六章,却是最深入浅出,最吸引自己,最受益匪浅的。这样的书,不知道该怎么写评论,只能说:值得一看。不管是否认可道教的学说,都值得一看。就像之前评论所说,看了,会让你强大,尤其,会让你的内心强大起来。对于这世间的沧海桑田,变化莫测,人心诡异,凉薄寡情,都置之一笑。


老子的理论是中国各家各派的理论支柱。了解老子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局的高度。无论是否读过-道德经-先对这套理论有个认识,都会对掌握道家思想打个基础。


对于老子的思想,没有读过如此既有趣又见解独到的书,先生不愧是大师!一般人了解老子,很难挑出学术理论的条条框框,至于真正属于个人的见解,其实并不多。这本著作将会让你对国学有一个重新认识。这本书说难懂,是因为有其思想的深度;说易懂,是因为逐句讲解,让你很容易理解其想要表达的观点。至于真正要读懂,还需要阅历与时间。因此,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对你一生都有所帮助的书!


关于老子道得经的 看这本书就可以知道作者的看法 算是道德经的解释吧


一口气读完的,书的质量一般,但作者见解浅白独到。另外,老子的道德经没有讲完。


这是第二次读了,比起第一次真正有了更多体会。第一次读时对其引用的比如汉文帝郭子仪等事例来感觉并不能参透与老子学说的印证在哪里。尤其看过佛家的楞严经。楞伽经后,更是对南师的融会贯通感到惊叹。这不是世间靠脑袋聪明辩证得出来的,而是真正对“道”的证量。最后又归于平淡。可人们往往认为写得看不懂的才高,实际那正是没有吃透而已。


刚买了 就听闻南怀瑾先生去世的消息 ,儒释道的大师 需要细细品味


刚开始学习《老子》,也是第一次看南先生的书,很喜欢南先生的文风。至于讲解的如何,还要比照其他学者的译本。但无论如何,南先生确实非常博学。


先看了余世存《老子传》,人后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现在拿起南先生的《老子他说》博古通今,将古今立式横向、纵向柔和在古典中,内同丰富,通俗易懂。感觉和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对照阅读更好。提别推荐。


老子的《道德经》一向喜欢,但不得其门而入。刚巧同事有这书,就借了来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但又觉得意犹未尽。后来表弟送了本给我,满心欢喜之余才发现是盗版的,很失望。最后还是重新买了一本正版的才心满意足。


《老子他说》在看中,太好了。南怀津得每部经典书都强力推荐,值得一看。实际案例很多。《佛说入胎经》此本书前面一部份的故事南怀谨的视屏里听过了。中间部份主要是诠释入胎后的第一个七天到出生的胎儿发展过程和因果报应。后面的一部份没看。都是经文,看不懂。基本上看了不到3个小时。


《老子》是一本值得反复精度的千古不朽之作!凝聚了中华祖先的智慧。南先生此书可作午后品读。


南怀瑾先生见解真的很独特,思维方式也是与众不同,受益很深。


融儒释道三教于一炉,释家为心,儒家为形,道家为用。南老这个级别的人物,论影响力、道德修养和著作,在现在的中国没几个了。
真正懂得道家的修行方法,而且知道学术界对书刊理论的描述的人有谁能出南老之右呢?解读老子,要么从修行的角度,要么从纯学术的角度,都难免偏颇,南老则能很好的融通,不能不说因为南老是佛家的用心了


自从拿到书后,反复读了好多遍,书绝对是好书。以前总以为古书读不懂,这次或许是因为自己想探索些什么,反复咀嚼之后,读懂一二,很受启发。当然过程比较迷糊和纠结。老子以一种超越世间真善美假恶丑的眼光看世人,非苦过之人不能读懂,过程就是要“明苦”,明苦以后才能去苦。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心人可细读,无心人可尝读。


老子的哲学思想过于庞大,老子的智慧对于他以后的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孔孟从他那里学到了仁义、庄子学到了虚无、韩非子鬼谷子孙子无不是从他那里学得一二字。。。他是整个中华哲学思想的源泉,没有他,就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讲老子的书很多,南师的书当作入门的读物是很不错的,还有沈从文的,但是要真正弄懂老子的思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要穷尽一生来研究的话,最后可能也跟老子一样,什么都不说了。。。


读过关于老子数不少,这是我读过的关于《道德经》最有趣同时不失深度的书


我本科期间读了两年的老子,最初的接触就是从这一本开始的,可以说,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也离不开南师的启蒙。虽然后来学习之后会觉得书中的知识仅适合入门读,但作为入门读物,我觉得是最适合的一部了,鉴定完毕。


静心读南先生的书,受大益。如果喜欢《老子》的,建议再读尹振环先生的《帛书老子再疏义》。


南老师讲解,古今中外,顺手拈来,深入浅出.河南人的老子先生,有多少人爱你.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读,但是南怀瑾先生的经典,值得一读!


如果没有认真学习过《道德经》的,没有了解过老子的,阅读起来可能有些吃力,如果即了解老子的,又读过其他版本的《道德经》的,建议购买阅读,南老先生还是很有水平的,只要是他写的书,都应该错不了,我也读过南老其他的一些著作,都很好,尤其是国学方面的。


南怀瑾先生的书实在经典~~~~~


南怀瑾先生的书,很值得一读。读这本书可以修身养性,安慰心灵。


老子他说及其续集已看过多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让人在生命之潮起潮落中,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其实南怀瑾先生的评古籍著作还是随便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


喜欢老子《道德经》的人,务必要看此书了。非常经典。


这是一部对《老子》最贴近生活,最深入浅出的著作。大师的书不可不读。


《老子他说》之前阅读过电子版的,摸到纸质版时的心情跟刚当爹似的~~~~~~如果说读《老子》一书需要找道下酒菜,那我想《老子他说》就是那绝佳。二书一起品,那可谓是畅快淋漓,妙不可言!


很喜欢南怀瑾先生的书,很满意。另外,当当网的售后服务真是特别好,在当当网购书,非常愉快


第一次读关于老子的书,没有南老其它基本关于易经和论语的好,不大适合初学道德经的人。


南怀瑾先生的著述所含知识量相当的大,很值得读的一本书。


老子的《道德经》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书籍,而南师的著作更是别有意境。推荐大家购买学习。


南怀瑾先生的书,真的非常好。没事的时候,会好好读一读。


还没读,但是南怀瑾先生的书应该能不错


书还没有看,看过南怀瑾先生别的书,觉得不错,国学方面的值得看一下,所以买了


曾经试图看道德经的,但一看文字就蒙了,虽然很想了解老子说了些什么但还是看不下去,古文根本看不懂啊!南教授的老子他说,真是太有助益了。


初次知道南老,是读研究生的时候,室友拿了一本《论语别裁》,当时也很认真地看了几页,但是由于对论语的原文并不太熟悉,所以看了前几页就无法再有定力读下去了。但是对传统文化骨子里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儿子出生以后,觉得这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感恩南老,提倡儿童读经,并将王财贵教授带到大陆,宣传儿童读经的理念,使得吾辈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又有高僧大德净空法师提出儒释道是一家之说,在这个基础上,读了一些佛经原文还有儒家的一些经典的原文,带着这样的一些基础,再回头看看南老的书,真觉得其味无穷。南老比较风趣,幽默,很多问题上点到即止,需要一点悟性。看书是要看出背后这个人的思想的,读出写书的这个人出来,我个人大胆地说,这个老人,我和他很对脾气。很适合有一点点理想和正义感的非愤青看。
建议将经典读上三十遍以上再看这类解读经典的书,自己有一点悟处,可以不必拿别人的硬往脑子里填,阅读更有乐趣


以前也看过不少对老子道德经带注解的!只是很少看注解感觉不合我心意!本书是很合我谓口的一本!


南怀瑾先生的名作,值得一读。


非常好的书,对老子的道德经又有新的理解。


南怀瑾先生的作品一直很喜欢,就本书来说,印刷也很好~


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来讲老子,别具一格


南怀瑾先生的书 买了很多本 都很好


真的很好噢,南怀瑾先生的书就是不错!


南怀瑾先生的书都好,给大家隆重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