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体育产业概论

曹可强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2-1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曹可强  

页数:

232  

Tag标签:

无  

前言

体育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到了20世纪80年代,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其影响扩展到全球。也就在这个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体育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开始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体育部门列入第三产业,此后,理论界特别是体育经济理论研究中普遍出现了“体育产业”这一提法。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体育界也掀起了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研究的热潮。体育经济是比体育产业外延更广的一个概念,它不仅包括体育产业的经济活动,还包括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与体育关系密切的一些经济活动。所以,参加体育经济研究的人员更多、更广泛,包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使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体育产业的实践,对体育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理论研究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实践,使相关人才的需求得到重视,许多体育院校、师范大学内的体育系科,甚至一些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也办起了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等等有关的专业,使人才培养工作跟上了发展的需要。但当我们冷静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现实时又发现,在目前的相关教育中,系统性的教材尚不足。许多教学工作者编写了不少相应的教材,但往往都是为了满足某一门课程的需要,而作为一个专业来说,还应该有自己的系列专业教材,即使一时还不成熟也不要紧,可以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丰富、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是现今国内尚不多见的阐述体育产业的教材。全书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市场经济与体育产业、第三章体育产业结构理论、第四章结构现状及探因、第五章体育消费结构与变动趋势、第六章体育产业关联、第七章产业组织理论、第八章体育产业组织形态、第九章体育产业政策概述、第十章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适用对象:高等院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MBA学生,各级各类体育管理机构、体育组织、体育领域干部培训班。

作者简介

曹可强,1965年12月生于安徽省庐江县。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5年被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研究学校体育教学心理,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2年被分配到安徽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任教,1995年任讲师。1995年12月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攻读博士学位,专攻体育经济与管理,1998年12月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自1995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家体育总局软课题和上海市政府咨询立项课题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上海市体育局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体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市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模式研究”、“2004-2010年上海市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工作。主持编写上海市高级中学《体育与健身》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上海市2002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体育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体育产业观念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体育产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一、体育产业的研究对象 二、体育产业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 体育产业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研究方法 二、统计分析方法 三、比较分析方法 四、实证分析和规范方法 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 〔案例一〕澳大利亚体育与休闲产业分类 〔案例二〕F1——上海体育产业新亮点 〔案例三〕加拿大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产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体育事业发展 一、体育事业改革的动因 二、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三、体育运行机制的转变 第三节 体育是一种产业 一、体育的生产性 二、体育的有价性 第四节 体育服务产品是商品 一、体育服务是产品 二、体育服务产品是商品 第五节 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体育产业的必要性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依据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原则 〔案例一〕流动的市场——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 〔案例二〕奥运经济的兴起 〔案例三〕全国体育大会的商业运作第三章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产业结构转变 一、马克思对产业的分类 二、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转变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库兹涅茨关于经济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变 二、劳动力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变 三、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变 第三节 中国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第四节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案例一〕连锁经营的金健公司 〔案例二〕中体产业的发展之路第四章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及探因 第一节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一、人员结构需要优化 二、投入结构需要改善 三、设施结构需要调整 四、体育产品结构需要合理 五、主体产业需要突出 第二节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欠佳的历史探源 一、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事业结构 二、体育发展战略强化体育事业结构 三、大众体育需求不足刚化体育事业结构 〔案例一〕上海市保龄球由盛渐衰的思考 〔案例二〕迪斯尼乐园加入体育概念 〔案例三〕龙珠二龙山滑雪场的经营理念第五章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变动趋势第六章 体育产业关联第七章 产业组织理论第八章 体育产业组织第九章 体育产业政策第十章 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体育事业是一项具有产业性质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从生产活动的成果来看,体育部门的劳动产品一般不具有实物形式,不属于物质产品。体育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只能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生产部门,它的主要产品是体育服务。马克思曾对服务生产写道:“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如艺术表演家、演员、医生等的劳动成果,属于这一类产品”。体育服务就是体育工作者以活动形式为社会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的服务,其中主要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服务、体育医疗咨询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旅游服务等。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其特殊性除了生产周期长收效缓慢外,还有以下几点。1.劳动对象的特殊性。马克思曾指出“劳动力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的,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①。体育生产与劳动力生产一样,也是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的,这样,体育生产的劳动对象就不仅不同于农林牧业的动物、植物,更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木材、钢铁、矿石,而是有意识、能思维、具有主观能力的活人——体育活动参加者。这就决定了体育活动参加者身心素质的提高过程,即劳动力的培养过程,不仅可以从观看体育比赛或自我参加体育活动中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同时也是参加者在掌握一定知识、技术基础上,改变自身素质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过程,即参加者不单纯是劳动的对象,也是劳动者。2.劳动手段的特殊性。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工作者利用体育器材等物质手段,体育知识、技术等精神手段,对体育活动参加者实施影响,即以知识、技能间接提高体育活动参加者的身心素质。只有具备了一定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工作者,才能向参加者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

后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也日益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事业与市场经济接轨成为历史发展之必然。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中,选择体育经济与管理作为我的研究方向,是胡爱本教授审时度势、把握体育事业改革脉动的结果,也是我人生经历的又一次挑战和跨越。本书算作我有志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章巨林教授,还要感谢沈建华教授、李建国教授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最后,衷心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子馨编审、责任编辑盛寿云、苏荣刚副编审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作者知识和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体育产业概论》:《博学·体育经济管理丛书》。《博学·体育经济管理丛书》系统依托上海体育学院雄厚的体育学和管理学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和师资力量,及其辐射能力,吸收全国该专业领域里有影响和专长的老师一起参与编写。由博士生导师胡爱本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和丛书主编。参编学校有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大学、西安体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图书定位:以高等院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MBA学生为主,兼顾各级各类干部培训、上岗培训;本科教材,大专适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体育产业概论 PDF格式下载



能学到什么是体育产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