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2005-05
复旦大学出版社
(日)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
272
戴燕,贺圣遂
无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收录了青木正儿、石田干之助、宫崎市定、仓石武四郎等多位作家的随笔作品。包括《夜里香》、《用匙吃饭考》、《骊山温泉》、《科举和关节》、《燕京大学的落成仪式》等。
青木正儿(1887-1964),191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国文学科,他的父亲,据就是一位颇有汉学修养和中国趣味的医生。他的兴趣最早在元代戏曲上,也是最早把胡适、鲁迅代表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介绍给日本汉学界的人。早年主要研究中国的文学艺术,写有《支那近世戏曲史》、《清代文学评论史》等,涉及诗文戏曲、绘画音乐、宗教民俗等众多领域,晚年则集中在名物学上,往往结合实物训释文献所见事物的名称,也涉及居住饮食、舆服工艺等诸多内容,著有《中华名物考》一书。他1922年至1924年考察过中国,写有《江南春》的游记。
青木正儿
《考�余事》译序
夜里香
用匙吃饭考
中华文人的生活
白乐天的早酒诗
茴香
八角茴香
石田干之助
当垆的胡姬
骊山温泉
长安盛夏小景
宫崎市定
科举和关节
柳
家常饭好吃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
仓石武四郎
燕京大学的落成仪式
王照和劳乃宣
钱玄同和黎锦熙
吉川幸次郎
帕斯卡尔的芦苇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史传的文学
来薰阁琴书店
东洋的合理主义
埃兹拉・庞德
中国文学与杜甫
无神的文明和有神的文明
杜迹行
文明的三极
汤川秀树
蓟与马
庄子
知鱼乐
小川环树
中国的春与秋
中国的点心与茶
初恋
书店和笔耕
叫卖之声
唐诗散步
唐诗的一个侧面
早先的中国话
苏东坡
留学的追忆――鲁迅的印象及其他
兄长的回忆
汤川秀树的随想
附录
原文出处一览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所收文章的作者如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宫崎市定、小川环树等,都是上一世纪日本汉学界的顶尖人物,无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举例来说,像青木正儿的《中华文人的生活》,那种饱览群籍而得来的纵横千古、洒脱自如的文笔,即使在同时的中国学术界也是极其难得的。书中还收有汤川秀树——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几篇主要以庄子为话题的漂亮文章,从他自述的读书经历,更能够体会到从前日本知识分子家庭中对中国典籍的重视。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作者不仅仅关注古代世界里的中国,同时也十分关注现实世界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因而在他们的文章里,我们能够读到关于上世纪前期中国学术、文化、教育方面情况的一些重要而有趣的记录。可以看出来,在中日关系已经变得很复杂的年代,日本优秀的汉学家们关注中国的眼光较他人有更多的善意。
无
前几天和友人聊到某位在日本留学十多年的教师,虽在国外经历过几所较有名的学府,但回国后也只在一普通高校担任一般教职。因我并非外国语学院,具体情况知之不详;但听过几堂课,也听过一些学生对其如此评价:爱日本过头,已然将自己视为日本人。
这是引子。
这本书是近代几位著名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或中国体验的研究/纪行随笔,内容对我这一届入门者而言已是十分丰富,受益良多。以下仅对部分内容做些笔记,因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有限,因此不对书本内的知识性内容胡乱做评价。只由其内容想到的东西发表一点愚见;若有误解处还请谅解,并欢迎指正。
——————————————
青木正儿
青木氏的几篇多谈古人生活,如《用匙吃饭考》里写到,古人最初似乎是用手抓饭,之后因为此举不雅且不卫生,渐渐停止而改用匙;而用饭匙大概是因为饭的粘着力不强(从一些文人的诗句中看出,当时的人似乎不喜粘滑的米饭而爱吃干燥蓬松的饭,煮饭时有专门的药物——皮硝,可放入饭中,去掉米粒儿的粘性;此药据说还能使肉煮得很烂);此为北方。而由于南方的米(尤其江苏、浙江)特别有粘性,因此青木氏由此推测吃饭用筷子的习惯大概就是南方吃黏米饭时养成的。明朝是南方人的天下,因此他猜测吃饭用筷子的风气或许也是从南方逐渐向北普及,最后取代了用勺子吃饭的习惯。
在《中华文人的生活》一文中则比较详细地讲了在中国“文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及其生活状态和发展:大致有官僚、幕宾、卖文、交游和隐逸五种。而以科举为中心的文人生活可分为及第前和及第后;前一段可说是处士生活,后一段则是官僚生活。“在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之前,有家产的人尚能举家自在读书,否则为谋衣食,就必须要去做各种事情。这当中最适合文人学者,也往往为他们选择的工作主要有二:一为客游,一为卖文。(多为失意文人谋取衣食手段)
a客游生活种类很多,近世以来多为三种:塾师(村塾与家塾)、幕宾(又称幕客,比塾师地位略高)、卖文;
b卖文起于东汉的碑文。(前文提到蔡邕留下的碑文数量很多,顾炎武由此断定他一定收了润笔费(《日知录》),青木氏认为如果此事属实,中国文人卖文的生活或许便可说由此开始。而及第后进入官场的文人会被委以种种职务,最合适的一般是知制诰(即起草诏敕辞令和编修国史)。相关内容很丰富,此处不多说。
在提到隐逸生活的时候,青木氏虽说这群失意文人在文学史上本留不下痕迹,但“他们隐于当世,却在等待千年后的知己”真是被戳中….
最后是交游生活,也就是诗文酬唱的文人雅集,大概发源于贵族式的娱乐。
其他篇章也有很多有趣且富有知识性的内容,此处就略去了。
石田干之助
个人觉得第三篇《长安盛夏小景》很吸引眼球,讲古人如何消暑避热,读来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则讲到,开元、天宝时期的一个贪官在自己院子里弄了个名为“自雨亭”的小亭子,其原理是将水引到顶上,再利用某种装置让水从顶上流下形成雨水自四周檐上泻下的情景,令人“处之凛然若高秋”。想一想确实挺有意思,不过不知道那个水流有多大,若是啪啪啪有夏季大雨时雨滴瓦片那么强的水势的话想来应该会不错~
说到最热时吃西瓜,“玉盆贮水割甘瓜”、“绿香熨齿冰果盘”、“甘瓜剖绿出寒泉,碧瓯浮花酌春浆”什么的看着真是让人眼馋=口=
另外石田氏认为出现“食冰”诗虽在宋代,但唐代应该已经有吃冰的事了。
宫崎市定
几篇都是很短的小短文就不详记了。关于科举考试时的“通关节”颇有意思;第二篇《柳》很不错,因为个人也很喜欢【最近看了些相册,再感叹花海之美的另一面也觉得柳帘儿随风飘荡的感觉真是不能再棒~
仓石武四郎
这位先生似乎是研究音韵学的,个人对这方面不懂,不过正好前段时间也接触到教日本人中文相关的事,所以读完这几篇以后想到一些东西。例如,以前从来没想过拼音和汉字的关系,虽然小时候开始就学拼音,但识字以后拼音也就几乎很少再出现在眼前了(除了遇到不会认的字会查);因此也没想过:从前没有字母标识汉字的时候人们是如何习字的?
这几篇里提到一个叫王照的人,他创作出了“官话合声字母”,这是从改良反切出发的;而关于这块因为我完全不清楚所以就不发表意见了。不过王照有句话个人觉得很好:
“事非潜心经验,甘苦不知。文人但持论以引注意,不可与言也!”
这是他对日本的服部随轩的“官话字母数太多,不如用三拼法以减其数”时的评价。然而注音符号结果确定为三拼,此问题属于该领域专业话题,无知者表示不予多论。
不过后面提到了一点,袁世凯对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很感兴趣,在其后普及简体字上也比较积极,而张之洞却对此毫无兴趣;不过王照却因为袁背叛皇帝依附西太后而没接受袁世凯的会面邀请。
吉川幸次郎
这是想说的重点。
吉川氏说自己“曾经的理想是当个中国人,至少在语言方面变得跟中国人一样”,而看了他的几篇文章,除了感叹对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及文化的深爱与研究的深入外,不可避免地联系前几日的聊天想到了那位话题中被谈及的教师。
虽然对那位老师平时为人与其学术成就不十分了解,但在其课堂上感受到的并非是一种对日本文化或文学的由衷热爱,(虽然其也认为日本很多地方值得国人学习,但更多的是贬低本国而非出自对母国的情怀)常常采取某种略带嘲笑的语气讽刺本国某些现象,(当然其中的确有事实);另外十分不尊重学生,(这点从这位老师上课时常在学生发言途中打断,在未理解学生话意时便先采取否定句式以张己见的情景中可以看出),私以为这位老师大概算不得一位好的学者。虽然自己还未正式踏足学术界,也没有资格谈论什么,但曾看一些前辈学者的文章,觉得一位好的学者先不论其是否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其治学态度的根本应该是充满人性的,即能体谅不了解自己所爱国家文化的人因知识局限而产生的缺漏,(此处是指有理性的人群)并能为同样想要学习相关知识的人耐心传道授业解惑吧。
言归正传,书中选入吉川氏的文章数量相对多些,内容也很丰富,这里不一一记录;但先生对杜甫似乎是很喜欢的。
《杜迹行》记录了一路寻访与杜甫相关地方的旅途:
从诗人出生的巩县到诗人中年时走过的长安,再由宝成铁路追寻杜甫入蜀的大致道路,来到成都的草堂,停留几日后又走成渝铁路到重庆,然后乘轮船沿三峡急流直下到达武汉,这也是诗人出蜀的路线。吉川氏与随行人员们沿途一路欣赏着杜甫诗中曾出现的景色,一面内心充满感动与感慨的心情通过文字源源不断地显露出来,同时还提到了中、日、西方应该彼此间互相学习的看法;虽也对自己的母国做了些批评,但其根基(私以为)依然是饱含本国情怀的。
在《中国文学与杜甫》一文中说到,自己是一个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而非念单词的学者,换句话说就是语言学者而非事件学者。他认为探索文献背后的史实是值得尊敬的历史学家们的工作,而自己的工作及立场是:“将史书、哲学书、诗都当做作者的虚构,即作者脑中重新构造的事实来阅读,并探究作者当时基于何等立场进行写作。”“所有字词的出现,在当时都有它在特定环境下的意思。尤其在汉语这种单语很少的语言中,这点很重要。”
另外他提到了语言和存在的关系,比较值得思考;不过存在这玩意儿本身也就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这里就不多说了。
吉川氏说在中国三年的留学生活,他学到了“重要的,是选一流的书来读”,并认为留学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对他人格形成最有影响的时代。提到为杜甫诗做注时还说,最好是“先要全部背下来”,“等到诗的内容与其韵律合为一体存入脑海再来做注”,还说学习外语,“这样的背诵是很重要的,年轻人最好不要太轻视了。”
在《无神的文明和有神的文明》中对朱子学进行了一些介绍,提到朱子学中否定鬼神的无神论立场,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对比现象——在朱子生活的几乎同期,大洋彼岸的另一个正在努力论证神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托马斯.阿奎那。此篇中还对陶渊明进行了一些分析。关于这点决定之后延伸去看看陶诗文。
此外,吉川氏在《杜迹行》中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一些肯定和期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善意的担忧;在《文明的三极》中则提到了“日本人也好,外国人也好,首先都应该了解各自文明的传统”,也能看出先生不仅热爱中国文化,同时仍然着眼于本国文化的进步。
汤川秀树
汤川氏的三篇文章也很是喜欢,且读来十分有力度。
《蓟与马》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延伸出去,提到知识不能仅仅着重现实,一味埋头于日常实践中发掘人生意义;因为所谓“文化”都一定含有超出实用主义的内容,视现实社会生活为“物质性”的低级事物,而尊崇超脱其上的精神生活——这是东洋思想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提到了老庄思想,认为“对前途不可预见的工作,全力投入的热情到底能有几分?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最重要,而这单从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中是无法产生的。这是对不可知未来的一种冒险,必须植根于对自然理性和人类知性的信赖。也必须有对结局的洞察和周密的计划,最后还需要有这样一个自觉的认识:真理的探究,并不只为应付人类的日常生活,它本身便是人生的一个目标。只有当实用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时候,科学才能得到发展。”私以为这些话非常好,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欠缺的大抵也正是这种不求实用而求精神满足的精神吧。而这该追究于什么呢?无论环境如何,至少不能失去追求真理和自身一直想追寻的某种东西,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其后又提出: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在更加清楚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基础上,毋宁说为宿命论的观点提供了更确凿的证据;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越深越广越是容易陷入种种怀疑,直到今天也仍有倒退到极端非理性主义的危险,不过在此问题上,20世纪物理学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投下了一束光亮…而关键在于!!汤川氏说到这里居然就卖关子搁笔不谈了!(不要吊人胃口啊喂!什么叫在其他地方谈到过啊喂!不要欺负物理盲啊。。。QAQ于是我只好带着疑问继续看别篇了。。。泪
小川环树
这位先生是上面的汤川氏的弟弟,其选入的篇章也比较多,多是从文化和唐诗切入,也写得很不错。鉴于已经写了太多再写就剧透光了(并没有!)
不过《书店和笔耕》里有句话,说看过一个书评里面提到“现代广告文案的起草者,多是文学青年,也就是文学上不得志以及对它有所期待的人,今天也还是这么个趋向“,小川氏说他也有同感。顿时在想是不是戳到很多人膝盖了。。。。_(:з)∠)_
最后就是留学回忆里提到与鲁迅、郁达夫、周作人等人的交往经历;认为“鲁迅言多,有些话不说也可“、“鲁迅这个人,话特别难懂”好像是指他的中文表达,因为作者也提到鲁迅先生日文很好,两人交流多用日文,(感觉大有想用中文没用上的遗憾www)
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再写了这篇笔记。书中知识丰富也兼趣味,让人受益匪浅;虽智浅如我,读过或许过不久便会忘记大半,但也结合自己曾接触的人和作品有一些体会。
题外话是因为自己也一直很喜欢日本文化,在接触和拜读一些文学文化相关研究的著作过程中,对那些读来亲切和蔼仿佛面对面与你交谈、同时在文字中体现出来的对母国与研究对象国的深刻感情以及曾经以为师长对我提过的“人文情怀”十分佩服与尊敬。因此产生了关于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和立场的想法:好的学者大抵该是着眼于研究对象国的文化本身去挖掘其优点,批判地吸收,并旨在为本国文化文明更好地发展和延续努力的吧。
记得有前辈说过一些学习经验,其中有些话大意是,不要让你尊敬的人的立场和态度束缚住自己成为盲点。
有师长曾教导过:不能忘记本国立场,以及要拥有国际视野。
虽然我自己也常常觉得外国不少地方比本国做得好,也不太有国家意识,觉得国家的存在原本也只是部落间争斗领土而演变而来,每个人只是生存在自己恰好出生的地方,没有选择性,因此说国家立场或许容易导致视角偏颇;这样想或许只是我一厢情愿吧。
但无论如何只看到别国的好和本国的坏也是断不能的。因此在今后学习过程中,或许应该在学习对象国的基础上联系本国,把握两国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把文学放入文化、文明中去学习,同时不忘记其在时空范围内的发展和状态。而这似乎是个庞大的目标和工程,能不能做到还有待时间验证。因只是还未入门者的愚见,或有不知其深邃与困难而空口白话之嫌,关于这点,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修正和确立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
作为对本国古典有爱且与本书作者们同样对研究对象国抱有某种“乡愁”的异国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加油吧。
未知的东西太多,愿以前辈先生们为明灯。
以上。
2013.4.6
“一旦悲欢见孟光" 此言大体可以用来形容这两年我读日本汉学时的心情。我或懂它的来历,但也惰了乏了懒于纠正。
此书却是不同。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连书名都带着些温暖的隐忧。从青木君的《考槃余事》译序、石田君的长安盛夏、吉川君的杜甫诗、小川君的春秋与茶点、到他们与郭沫若、周树人、郁达夫等人的会面,俱是些诚恳真挚的笔墨,读罢只叫人以为身处风雪之夜,与远方来的友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回首三千年,看朱成碧,我似是要听见唐宋时的歌谣了。
可那一切都过去了吧。
再也没有了当垆的胡姬、白乐天的酒
苏东坡的初恋、烽火兵营外的柳
民国时这方来华的学者、和他们牵绊中国的殷殷的心
现在在哪里?
还有人记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