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的心灵

鲍鹏山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鲍鹏山  

页数:

3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为《中国文学史品读》修订本,在作者看来,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以降众多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作者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力求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在书中我们不难看到,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是如何以其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作者简介

鲍鹏山,安徽六安人,大学毕业后自愿支边,曾在青海师大任教十七年,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出版相关著作十多部。

书籍目录

一个民族的情怀历史何以成为散文(上)历史何以成为散文(下)道德文章人在江湖面向风雨的歌者言语侍从与御用文人冷幽默听那历史的哭声死亡与爱情大地的歌声建安烈士生存还是死亡良心何在南山种豆没安好心迷者之歌南方和北方的女人感伤的青春张若虚的夜晚谁在台上泣千古鹿门幽人艺术囚徒秦时明月汉时关兴高而采烈一个人如何成为诗圣长安花永州之野产异文百年老鸮成木魅无限夕阳有人楼上愁花开花落天地词心大众歌手英雄泪醉翁与他的亭缥缈孤鸿菊花与刀野唱浪子伟人文化豪杰不紧要之人民间的三国快意恩仇西游去欲与死拍案叹世人为什么堕落繁华憔悴天下一聊斋心灵死亡中国悲剧后记

章节摘录

面向风雨的歌者二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若从其具体主张上讲,实际上并不见得有多高明,这话定会让很多人恼火,但我恳求他们让我诚实地说出我诚实的看法。《离骚》的诉说有三个对象:对君,对自己,对小人。简单地说,对君是忠,屈原标志着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这与荀子是一致的,荀子比较起孔、孟,特别强调这个“忠”。在孔、孟那里,“忠”的对象是普泛的,甚至更多的是指向一般的人际关系,“为朋友谋而不忠乎?”“忠恕”并称即是例证。而孟子,就其个性而言,那种对君主的“忠”,他是撇嘴表示不屑的。但苟子特别强调的就是对君主的“忠”。苟子比屈原稍晚,而且就呆在楚国,这是有消息可寻的。忠而见疑,便是怨。这怨之来处,即是“忠”。由忠而见疑而产生的“怨”,是很近于“妾妇之道”的,是颇为自卑而没出息的。更糟糕的是,《离骚》还把自己的被委屈、被疏远、被流放归罪于小人对自己光彩的遮蔽,对自己清白的污染。这小人很像是第三者,插足在自己与君王之间,导致自己的被弃。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失意官僚普遍存在的弃妇心态,就是从屈原开始的。对外在权威的皈依和依恃,导致先秦土人自由精神的没落。屈原的选择标志着路已只剩下一条:在绝对君权下放弃自己的主体选择,除了获得一个特定的君主的认可之外,不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几乎是一条绝路。贾谊、晁错式的悲剧已早在屈原那里发生,难怪贾谊独独心有戚戚于屈原。好在《离骚》中还有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在很大程度上洗刷了“忠君”带来的污垢,而保持住了自己的皓皓之白。这可能是因为先秦士人主体精神的强大基础尚未坍塌,屈原尚有精神的支撑。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在屈原这样一位向君权输诚的人那里,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表现得尤其强烈和突出,除了孟子外,大约还没有人能和屈原相比:他那么强调自己、坚持自己、赞美自己(有不少人就据此认为《离骚》非屈原所作——他们的根据是:一个人怎能这样夸奖自己)。而且一再表明,为了坚持自己,他可以九死不悔,体解不惩。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我想提醒的是,在我们大力宣扬屈原忠君爱国爱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他张扬个性的一面。这后一点,也许是屈原最可贵的东西。谁能像他那样让自己的个性直面世界的碾压而决不屈服?谁能像他那样以自己个性的螳螂去挡世界的战车?谁能像他那么悲惨?谁能像他那么壮烈?谁能像他那样成为真正的战士?在中国古代,优美的抒情作品实在太多了,但像《离骚》这样的华丽的交响乐则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全篇372句2490余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几千年来没有人能打破这个纪录。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抒情诗,而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他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抒情诗而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历史飞跃。不管怎么说,屈原仍然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能听这类表述太多了,但我是认真地说这话的。“第一位”,盖因他之前尚无称得上伟大的诗人,甚至连“诗人”也不易觅得。《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有几位还颇有几首诗保存在这被称之为“经”的集子中,但我总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它们精致、艺术、有个性,但决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沾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就前一点而言,屈原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虽然对他的精神价值,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代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时我们理解为“忠君”,有时我们理解为“忠民”,有时我们又理解为“爱国”,总之,他已是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人格精神的诱导之一。就后一点说,“屈平辞赋垂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在后半生人生绝境中的数量不多的艺术创造,已胜过楚国王族——也是他的祖先——几百年创下的世俗政权的勋业。他寄托在他诗歌创造中的志向与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刘安和司马迁的共同评价。我们知道,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言九鼎的。而屈原的艺术创新,“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超经越义,自铸伟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这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对他的评价。一个史界的司马迁,一个文论界的刘勰,两个在各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对他的精神与艺术,人格与风格,作这样至高无上的推崇,屈原之影响人心、之折服人心,于斯可见。

后记

这本书原来是作为文学史写的,可是,它太不像文学史了,虽然让好多人爱煞,却也让一些人吃了惊吓。好了,现在干脆就换个名称,叫它《中国人的心灵》,庶几可以避躲一些专业上的质疑。其实,我的想法是:我们何必强做人师,动不动就给人传授自以为是的知识。我只是写出我的感受,与读者分享。我骨子里认为,每一个读者,都有他自己的文学史。读者只是读者,抬得高一点说,是作者的衣食父母。就算你不这么认为,也万不要老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学生,他们好好地生活着,何苦受你的教诲来。二十四年前,我在青海,和几个朋友自己编辑一本内部文学刊物,记得有一期的编后记上,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并且将被证明是最后一个。”这就是我在文学史中看到的。我不研究文学史,我只体会那些过去了的人,留在文字中的心灵。我只在文学的避难所中,寻找那些在此避难的心灵。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廊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屈原《远游》


编辑推荐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并将被证明是最后一个。  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以他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此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个人从来没有以这样嶙峋的面目面对世界,世界也从来没有向我们展露出它如此峥嵘的色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孤绝的八格,空前而绝后。庄子有屈原的“大”,却似乎缺少他的决绝,缺少他的自绝于世界的惨烈。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廊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屈原《远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的心灵 PDF格式下载



鲍鹏山的书是不错的。这本书买了多年了,但还是会不时的回翻它。诗词是中国人理智和情感的唯一去处。


鲍鹏山的书是好看的,他告诉你诗词的力量。去看看吧。诗词是你理智与情感的唯一去处。


三年前就读了鲍鹏山的这本书,感觉作者不是在客观的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文人,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书中,但又不乏真知灼见,而且他还努力使作品更具文学性,读来很是过瘾!不过,感觉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写得精彩!


鲍鹏山先生的《风流去》我特喜欢,他在“百家讲坛”的讲义我倒是没买过。因为喜欢这样一个言语间充满情感的文人,所以再买一本他的书分享一下鲍先生的思考感受一下鲍先生的激情。


胡文英评价庄子:“眼极冷,心极热”这句话也可以用在鲍老师身上,他用冷眼旁观这个世界的种种不公,然后付诸文字,才有了这本书。
可以当做文学史来赌,也可以当做一本文学评论来读。


本书是作者关于人生、文学的哲理性思索,对于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文人心理有很大帮助。


鲍鹏山、易中天、王立群、袁腾飞。。。《百家讲坛》上的几位先生,所讲的历史,话语中蕴含很多需要你仔细品味的东西,非常适合这个时代的人慢慢体会。


鲍鹏山老师是个真正的学者!他的书值得一读!


由衷佩服鲍鹏山,同时喜欢这本书的文笔。


不一样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解读。


中国人的心灵,的确是深刻之作!


看鲍子解剖三千年文化木乃伊


看此书心灵受到震撼,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


鲍老师的文章很深刻,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别的文章都淡了,正如“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敬佩。


相当好的一本书,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史学入门,都不妨慢慢阅读。每一个代表人物都描写的很生动,代表作品也有介绍,笔者激情喷涌,从时代和内心出发,很过瘾。一定会反复阅读的。


有厚重感,无论是书本还是文字,文学史的性质,也是鲍先生一贯的风格,值得拥有。


书中对于古代名人的故事描述的方面很独到。


鲍老师的书总是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总能给人思考。是一本不可多得好书。


不一样的文学史,,,,


有独特的视角,选材典型,适合有一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喜欢中国文化的人读,还适合想笼统而又全面的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人读,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必读书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诗意


文字优美细腻,富有哲理,质量很好


曾在图书馆读过这本书,真的很好。


老师推荐的书果然很好 内容很棒 包装也很好


跟正版书比起来纸质略薄,但是这本书内容我非常喜欢,买来收藏


一本非常值得高中生看的书


鲍老师的书都值得读一下


鲍老师的书都是精品


他的书都很有厚重感


非常好的书,无论内容还是外在质量都非常好,看着很舒服,很享受


鲍老师的书不错。


鲍老师的书一向很好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没读过老师让买的。


老师推荐的
很不错~


商品不错内容不是盖的


这本书很棒,写的非常好,我很喜欢,值得推荐。


好喜欢 好评


帮别人带的,就是发货时间长了些


看了很有感触,还是不错的


这个商品不错但看不懂


这本书一直被我的好盆友看着,她到睡觉都不肯停 由此来看这本书是很有魅力的~~


不错的散文。


还可以,不错哦


挺不错的,对作文挺有帮助的


有情有理


再慢慢得读,渐渐走入奇妙的史旅~~hoho


大家之作,堪称经典


应该是很好的一本书,准备每天抽空读一点哦


刚到,还没看,孩子要求买的,翻了翻,应该很好的。


标题本身就是对本书内容的高度概括。从心灵的自我省思角度,我们看到过柏杨、龙应台、林语堂等许多人对中国人的心灵的剖析。在这之前,在我看过的此类书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客观全面系统的剖析让人折服。中国人何以是中国人呢 ?今天的我们在血液中流淌着的有多少是先人的基因 ?不多说了,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咱们中国人,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的。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书籍从包装、印刷、纸张上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很舒服。从内容上说,写中国人的心灵,挺不错,只是有些论据太专业,一是读不懂,二是没兴趣读,三是读来很苦涩。


坦白说内容还不错,但是感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注释版。


鲍鹏山先生的文章高中时学过 印象深刻 一本书水平也很高


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解读有自己的见解,语言通俗易懂,通着个性。


很喜欢的一本书,作者极为富个性的文字很欣赏。


写的不错,对提升思想有帮助。里面的人物和一些评论都可以借鉴和化用的作文中去。


文化 是人的灵魂


字帖都是临摹两用,平装书看起来也不错,好评。


这套书不错!


看了对写作有用


还没来的及看 应该不错


内容值得一读,但是包装有磨损


《细说汉字》一书的工具作用还可以。《中国人的心灵》是鲍鹏山对文学作品及作者的独到见解,是本好书。《宋元文学名作欣赏》又**受骗的感觉,把20多年前的分析鉴赏很有左的时代左的文章拿来打着叶嘉莹的旗号来编辑成书,对编辑者鄙视


看过鲍鹏山老师的《新说水浒》,收益良多。本以为此书也能耳目一新,然出乎意料,感觉一般。行文风格有点像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但文章深度、行文流畅方面,均远不如。有点失望


与《风流去》一书相去甚远!
文字,观点,布局上均感觉粗糙。
莫非急于出版?


发货速度较快。但没有开发票,希望及时补开发票。


书还不错,可是书包装已经很残了,很伤心啊


不符合我的兴趣吧,看不下去


给了我本旧书,封面都磨得坏了


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原本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说法


还可以,就是速度慢一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