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礼研究入门

彭林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

彭林  

页数:

2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同体系的文化,有各自的脉络,所以彼此需要对话与交流。这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寻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然后我们才有资格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体系庞大,内涵湛深,它的核心是什么?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把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或称礼乐),他说:“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①近代以来,儒学与礼不断被妖魔化,以致不少人不知礼为何物,以为礼无非就是三跪九叩之类。甚至有些学者也感到无法接受钱先生的说法。

作者简介

  彭林,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等,点校《仪礼注疏》、《周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馀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三礼研究的历史
一、先秦:从礼制到礼学
二、两汉:三礼之学的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郑王之争
四、隋唐:《三礼义疏》问世
五、宋元明:礼学积衰
六、清:礼学极盛
七、近现代:礼学的复兴与转型
第二章 三礼研究的方法
一、由“小学”切入
二、从礼学思想切入
三、名物考订
四、与考古学结合
五、会通群经
六、礼学史的研究
第三章 三礼研究的范例
一、凌廷堪的《礼经释例》
二、王国维的彝器名物研究
三、钱穆的《周官著作时代考》
四、沈文倬关于《仪礼-士丧礼》握手之制的考证
第四章 三礼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礼学缘何不振
二、需要着力的问题
附录三礼研究论著要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日]下间赖一、绪方正则《古代①技术书东上西》,《机械技术史(2)——第二届中曰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二、仪礼(一)古籍(汉)班固《仪礼班氏义》一卷,王仁俊辑本。(汉)戴德《大戴丧服变除》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何休《冠礼约制》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郑众《郑氏婚礼》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马融《丧服经传马氏注》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郑玄《婚礼谒文》一卷,王仁俊辑本。(汉)郑玄《仪礼注》十七卷,《四部备要》本。(汉)郑玄《仪礼注》十七卷,《四部备要》本。(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57年。(汉)刘表《新定礼》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郑玄《仪礼注》十七卷,《四部备要》本。(三国魏)王肃《丧服经传王氏注》二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编辑推荐

《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三礼研究入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礼研究入门 PDF格式下载



在国图看到彭林的这本小册子,非常喜欢,回来就在当当上买了。里面提供了很多研究和涉及三礼的古今书籍,有参考价值。


学习研究可以参考


作为资料书收藏。


回望祖先的理想,理解当下的扭曲。


太过于西化了


彭林先生是当代礼学研究大家,这本书也算是介绍三礼研究入门读物,可以看看。


我的经验,此书反而是在读过三礼之后更容易读懂,可能是因为我不是文史哲专业的原因。文史哲专业,直读合适否?我不知道。但在略读三礼之后,读此书,再精读三礼,善。


好评,简单易懂,明白晓畅,是初学者必备的好书。


彭林老师的书挺不错的,。


三礼研究入门书,有兴趣的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