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
2011-10
复旦大学出版社
石慧敏
195
本书属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阅读大系”之一种。阅读对象主要为该专业的研究生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采用概念整合理论,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对动结式在句法语义等方面表现出的“等级”差异和典型特征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以此为依据将汉语动结式分为低整合度(A级)、中整合度(B级)、高整合度(C
级)三个等级。同时,本书将共时研究与历时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因素、双音化趋势、类推效应、隐喻、转喻等认知因素分析了动结式的形成机制及虚化动因;提出了动结式历时演变的两种模式,即“链型”和“辐射型”,以及因语言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缺位现象。本书既反映了国内汉语学界对动结式的研究成果,也突出了作者在动结式研究方面的独特见解。
序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动结式研究综述
1.1.1 动结式的由来
1.1.2 动结式的共时研究现状
1.1.2.1 关于动结式的结构核心的研究
1.1.2.2 关于动结式的语义的研究
1.1.2.3 关于动结式结果补语的表述对象的研究
1.1.2.4 关于动结式带宾语的研究
1.1.2.5 关于动结式构成的句式的研究
1.1.2.6 关于动结式的配价问题的研究
1.1.2.7 关于动结式的整合问题的研究
1.1.3 动结式的历时研究现状
1.1.3.1 动结式的界定及其分类研究
1.1.3.2 关于动结式的产生时间的讨论
1.1.3.3 关于动结式的判定标准
1.1.3.4 动结式的形成机制的研究
1.1.3.5 虚化补语的个案研究
1.1.3.6 针对专书中的动结式研究
1.2 理论背景
1.2.1 概念整合理论的产生
1.2.2 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
1.2.3 概念整合的关系压缩
1.3 考察依据和研究范围
1.3.1 整合度高低的考察依据
1.3.1.1 动词V的考察依据
1.3.1.2 补语R的考察依据
1.3.1.3 VR整合度高低的考察依据
1.3.2 动结式补语的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上)
——A级低整合度动结式的句法语义属性
第三章 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中)
——B级中整合度动结式的句法语义属性
第四章 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下)
——C级高整合度动结式的句法语义属性
第五章 汉语动结式的形成机制及其虚化轨迹
第六章 汉语动结式的发展模式之一:链型
第七章 汉语动结式的发展模式之二:辐射型
第八章 汉语动结式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上)
——R1缺位现象分析
第九章 汉语动结式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下)
——R3缺位现象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动结式之间能否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是鉴别动结式紧密度高低的标志。整合度相对较低的动结式一般都可以插入“得/不”构成可能式,也都能进入“-A就B”格式。如“打死”、“磨破”、“刺穿”都可以插入“得/不”变成可能式“打得死/打不死”、“磨得破/磨不破”、“得穿刺不穿”,都能进入“一A就B”格式,如“一打就死”、“一磨就破”、“一刺就穿”,它们也都能分解成两个表述,如“打老虎,老虎死”、“磨鞋底/鞋底破”、“刺鱼肚/鱼肚穿”。这是因为动结式的历时整合,就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表述被压缩进入双音节框架的结果。 当动结式整合度高时,补语R的语义虚化,VR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各种句法表现就会变得不自由或受到限制。如“路堵死了”,“死”不再表示本义,虽然在一定语境下可以插入“得/不”变成可能式“堵得死/堵不死”,但不能进入“一A就B”格式,我们不能说“路一堵就死”,也不能进行分解式变换,如“*堵路,路死”。又如“她看破了红尘”,可以说“看得破/看不破”,但不能进入“-A就B”格式,我们不能说“一看就破”,也无法分解、变换成两个表述,如“*她看红尘,红尘破”。这里的“破”不是表示本义,而是表示引申义“领悟、透彻”。可见,VR整合度的高低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再如“乐坏(了)”、“恨透(了)”,补语“坏”、“透”都表程度义,整合度很高。一般就不能插入“得/不”构成可能式,没有“乐得坏/乐不坏”、“恨得透/恨不透”的说法;也不能进入“-A就B”格式,没有“一乐就坏”、“一恨就透”的说法;当然它们也无法分解成两个表述。 根据以上鉴别标准,我们把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A级(低整合度)、B级(中整合度)、C级(高整合度),动结式第二成分用“R”表示,用“VR1”、“VR2”和“VR3”分别表示A级低整合度动结式、B级中整合度动结式、C级高整合度动结式。三个等级形成…个层级分布序列,关于不同等级的动结式在句法语义等方面的“等级”差异,我们将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
概念整合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动结式的考察研究中,我们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复杂性,其内部是不同质的,有的是本义或基本义之间的整合,有的则是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或转喻义)或引申义与引申义的整合,因此它们的整合度有高低之分,其分布也是有层级性的。石慧敏所著的《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概念整合理论,从共时平面探讨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对不同等级的动结式在句法语义属性以及语用等方面表现出的“等级”差异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共时平面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是历史发展使然,不同层级动结式的语法化有早有晚、有彻底与不彻底,由此会造成动结式演变模式的不同及发展的不平衡。有鉴于此,本课题将在共时平面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历史语言事实来分析、廓清和验证这些现象。
概述的概念整合理论独特,作者通过该理论分析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能进入动结式的述语和谓语的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义指向的规律。有点遗憾的是,预料出处没有详细标明。
整合研究的价值还有待发现。把它用到语法研究中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很好的汉语语法史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