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

郑素侠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郑素侠  

页数:

296  

字数:

21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几年,互联网在中国内地的高速扩散,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深入渗透和所引发的深刻变革,构成人类传播史上最为壮观的图景。互联网所营构的虚拟空间昭示着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组织或结构已经出现,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秩序或将形成。
  《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在“上篇”,作者郑素侠对网络社会的构成、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指出,尽管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多以符号等虚拟形态存在,但“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第二现实世界”。作者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考察了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以及网络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功能及影响,并对互联网使用对以交往、信任、参与等为核心的社会资本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下篇”,作者通过一项基于武汉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经验层面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对社会资本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并对这些变量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在研究中,作者运用量化的问卷调查法,结合质化的焦点团体访谈法,在提升网络传播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上做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尝试与努力。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篇 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实证成果综述
第1章 网络社会:传播研究的新视界
1.1 网络社会的来临
1.1.1 电子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
1.1.2 信息社会的预言家:托夫勒
1.1.3 数字时代的先驱:尼葛洛庞帝
1.2 网络社会的构成及特征
1.2.1 网络社会的构成
1.2.2 网络社会的特征
1.3 网络社会的发展前景
1.3.1 科技主导下网络社会的未来
1.3.2 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第2章 网民的结构及网络使用行为
2.1 中美网民的结构特征
2.1.1 中国(内地)网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1.2 美国网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1.3 中美网民结构差异分析
2.2 中美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
2.2.1 中国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
2.2.2 美国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
2.2.3 中美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对比
第3章 网络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3.1 个体层面的功能
3.1.1 获取新闻资讯的新平台
3.1.2 进行社会交往的新空间
3.1.3 获得休闲娱乐的新工具
3.2 个体层面的影响
3.3 社会层面的功能
3.3.1 经济领域
3.3.2 政治领域
3.3.3 文化领域
3.4 社会层面的影响
第4章 媒介使用与社会资本
4.1 社会资本的概念及测量
4.1.1 社会资本的概念
4.1.2 社会资本的测量
4.2 本书的社会资本观
4.3 媒介使用与社会资本
4.3.1 传统媒介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4.3.2 互联网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4.3.3 社交网站(SNS)用户社会资本的获得
下篇 互联网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基于武汉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第5章 研究缘起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内容
5.3 选题的意义
5.4 研究方法
5.5 创新与不足
5.5.1 创新
5.5.2 不足
第6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框架
6.1 研究的基本假设
6.1.1 网络使用程度与大学生社会资本
6.1.2 网络依赖与大学生社会资本
6.1.3 网络内容偏好与大学生社会资本
6.1.4 网络使用动机与大学生社会资本
6.1.5 人口变项
6.2 理论框架
第7章 研究方法
7.1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
7.1.1 样本规模
7.1.2 样本选取
7.1.3 变量的测量
7.2 预调查的实施
7.3 焦点小组的设计
第8章 研究发现
8.1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8.1.1 自变量之一:网络依赖
8.1.2 自变量之二:网络使用动机
8.1.3 自变量之三:网络内容偏好
8.1.4 自变量之四:网络使用程度
8.1.5 因变量之因子分析
8.1.6 控制变量之一:传统媒介的使用
8.1.7 控制变量之二:人口变项
8.2 描述统计
8.2.1 人口变项描述性统计
8.2.2 各自变量描述性统计
8.2.3 各因变量描述性统计
8.2.4 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8.3 主要研究发现
8.3.1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殊信任的影响因素
8.3.2 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影响因素
8.3.3 大学生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
8.3.4 大学生生活满意的影响因素
8.3.5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8.3.6 假设检验
8.4 网络的两种使用形态:对研究发现的一种可能解释
8.4.1 网络的“仪式性使用”与“工具性使用”
8.4.2 焦点小组结果
8.4.3 从现实社会资本到网络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迁移
8.4.4 网络社会资本的获取与维护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讨论之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及影响因素
9.2.1 社团参与
9.2.2 人际信任
9.2.3 人际交往
9.2.4 生活满意
9.3 讨论之二:关于互联网的悖论——天使还是魔鬼
9.3.1 “技术恐惧”与互联网“利弊观”的论争
9.3.2 “第三人效果”与网络管制
第10章 结束语
10.1 本研究回顾
10.2 研究不足及改进设想
10.2.1 测量方法的改进:实验法或纵向测量
10.2.2 量表的设计有待改进271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中各题项所对应的变量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 PDF格式下载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作者理论部分总结很好,思路清晰,语言简明,但第二部分的定量研究略微显得单薄和枯燥,作者只是将网络看做是一种互动的工具,而非一种互动区域纳入到生活结构当中。课堂老师要求的书目,亦然了了


不具有令人难忘的新奇之处,无购买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