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

周斌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斌  

页数:

396  

内容概要

  《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按内容大致分为六辑:第一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史方面的研究论文,着重于对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并力图从中探讨和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第二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既有涉及中国电影文学发展史的论文,也有对各种电影文学样式及创作现象进行评析的文章。第三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美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着重论述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以及创建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第四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批评方面的评论文章,既有一些宏观性的批评,也有对某些影片的评论。第五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人物方面的研究论文,着重探讨总结了他们在电影导演、电影表演和电影编剧等方面的成就与贡献。第六辑收入的是关于电影产业方面的研究论文,涉及到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影院(院线)建设等方面。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文章涉及面较为广泛,内容也较丰富;在论述时注重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它们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在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研究与评论方面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

作者简介

周斌,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已出版的专著有《夏衍传略》(1994)、《银海潮汐——中国电影文化》(1997)、《夏衍剧作艺术论》(1997)、《电影:历史与现实》(2002)、《融合中的创造一一夏衍与中外文化》(2003)、《反思与重构——关于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2003)、《求索集》(2004)、《谈文说艺》(2005)、《艺苑芳草香四溢:张瑞芳》(2010)、《新中国银幕上的共产党人》(2011)等10种;主编的著作主要有《寻梦伊甸园》(1994)、《国际大奖电影精萃》(1997)、《新时期文学20年精选•话剧卷》(2002)、《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2003)、《文学放谈丛书》(2004)、《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2009)等14种。曾多次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学术奖,以及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社联的其他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辑:电影史 左翼电影的启示——纪念左翼电影运动七十周年 华语电影:在互渗互补互促中拓展 珍惜优良传统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 百年中国电影的民族化之路 百年中国电影与艺术创新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变革与发展 第二辑:电影文学 商业电影也应重视剧本创作——从影片《无间道》系列说起 剧本仍是一剧之本 编剧应该默默无闻吗? 中国电影文学的传统与贡献 论新时期以来电影文学创作的流变与拓展 论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创作发展 论新中国的电影改编 第三辑:电影美学 电影美学:面向现实、面向创作、面向观众 论电影语言与电影修辞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体系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 第四辑:电影批评 新时期传记影片创作的美学思考 应对WTO:中国电影的困境、机遇和对策 海派电影须以海派文化为依托 论新时期战争伦理片的创作 难以替代的“这一个”——从电影《任长霞》的热映说起 失落后的反思 李安的成功给中国电影人的启示 上海电影节:一张名片与一种使命 现实的中国故事同样能感动世界 正确把握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在银幕上塑造“中国的脊梁”——论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 繁荣科教电影,普及科学知识 故事创意乃动画片之基础 加强叙事坚持多样注重创新——论国产主流大片的创作发展 论当下国产类型片的创作发展 论新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变革发展 第五辑:电影人物 漫谈几位演员的表演艺术 赵丹的魅力——纪念赵丹九十诞辰 电影美的自觉探求者与创造者——纪念费穆百年诞辰 论钟惦棐的电影美学观念和人格精神 纪念钟惦棐逝世二十周年 论刘恒的电影剧本创作 论柯灵的电影剧本创作——纪念柯灵百年诞辰 第六辑:电影产业 发展电影产业繁荣电影创作 关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左翼电影运动有其独特的成就和贡献,正如张骏祥先生生前所说:“它是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和中国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础的第一次飞跃。”它对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纪念左翼电影运动70周年之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认真探讨其成就和局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发扬传统,更好地推动今天的电影创作、电影理论批评和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都是颇为有益的。 10年前,在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周年时,我曾先后在《文汇报》《电影新作》和《当代电影》上发表了《继承左翼影评的战斗精神》《继往开来,不断前进》、《充分肯定左翼电影运动的历史贡献》和《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飞跃——论左翼电影运动的生发与贡献》等多篇文章,表达了我对这一段历史和这一电影运动的基本看法和评价。重读这些文章,我仍然坚持这些基本看法和评价,为此,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想着重谈谈左翼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电影创作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电影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历来是电影创作和电影美学不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课题。从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说,电影创作不能回避社会矛盾,不能回避人民大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土壤,创作就会流于苍白、浅薄,缺乏打动人心的激情和感染力。左翼电影在当时之所以能很快占据影坛,赢得观众,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这些影片能及时选取富有社会性和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去暴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许多左翼电影工作者都认为:电影创作应该“从专写‘身边琐事’、‘多角形恋爱’、‘跳舞场咖啡店’、‘私人纠葛’的范围中跳出来”①,面向时代和人民。当然,他们也不是“唯题材论”,而是既强调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也主张题材的多样化。夏衍就曾撰文指出:“革命与反革命的对描,富人与穷人生活的映照,在教育的意味上固然重要,但活泼泼的,更扩大的,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摄取有关社会问题的题材,给观众一种启示,一样是不可少的。在任何方面的题材,只要编剧的观点正确,在教育的意义上是同样的。”因此,“在电影界从剧本作者到影评家,必须突破这‘局限、狭隘的题材’的路”。正是基于这种辩证的认识,所以左翼电影的创作既注意突出了那些正面表现反帝反封建内容的题材,又注意面对整个社会生活,从各个侧面和各个层次进行反映和描绘。例如,《共赴国难》、《民族生存》、《风云儿女》等一批影片,及时表现了抗日的主题,生动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共赴国难、夺取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狂流》《春蚕》《盐潮》《渔光曲》等一批影片,正面表现了农村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反映了广大农民、蚕民、盐民、渔民的种种苦难及其觉醒与反抗的历程。《上海24小时》《香草美人》《压迫》《大路》等一批影片,则以工人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揭示出工人的失业、贫困及其家庭悲剧同帝国主义侵略和资本家的剥削、压迫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旧上海》《马路天使》等一批影片,又把镜头对准了都市社会的小市民阶层,以悲喜交融的艺术笔触,较真实地描绘了他们可悲的生活境况。《三个摩登女性》《脂粉市场》《神女》《新女性》等一批影片,既表现了各类知识妇女、市民阶层妇女的生活磨难,也描写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


编辑推荐

《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由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周斌编著而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 PDF格式下载



还在看 个人觉得挺不错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