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2012-6
钱峰、 汪乃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06出版)
钱峰,汪乃铭 编
153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心理学(第2版)》系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心理学的通用教材,共十一章 ,通过对学前儿童的注意、感知、想象、言语、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的分别介绍和分析,详尽阐明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尽可能反映了当前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动态。《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心理学(第2版)》主要适用于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心理学课,同时又能兼顾到三年制幼儿师范和普通高等院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班的教学所需;对于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亦具学习参考的价值。
绪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人的心理实质 第二节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一节注意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一节想象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第一节言语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言语 第三节思维概述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思维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 第一节意志的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意志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品德的发展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 第一节个性心理特征概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气质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性格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能力 第五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十一章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第一节成熟学说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说 第三节认知发展学说 第四节社会学习论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人能随时觉察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注意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整个学前期,尽管儿童的注意能力逐渐在提高,但由于幼儿的生理发展的限制以及知识经验的不足,他们的注意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很差,特别容易出现注意分散现象。幼儿还不能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应该集中的对象上,有的甚至表现出多动症的行为。所以,客观分析学前儿童注意分散和多动的原因,根据儿童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正确应用注意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注意分散的预防,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 1.无关刺激过多。幼儿的注意系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容易被新异的、多变的或强烈的刺激物所吸引,加之注意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例如活动室的布置过于繁杂,环境过于喧闹,甚至教师的服饰过于奇异,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注意,使他们不能把注意集中于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实验表明,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时,一般以提供四五种不同的游戏为宜。提出太多的游戏,幼儿既难选择,也难集中注意玩好。 2.疲劳。幼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还未充分发展,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便会发生疲劳,出现“保护性抑制”,起初表现为无精打采,随之注意力开始涣散。所以幼儿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动静搭配,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与方法要力求生动多变,能引起儿童兴趣,从而防止疲劳和注意涣散。 造成疲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生活规律。有的家长不重视幼儿的作息制度,晚上让幼儿花费很长时间看电视,或让孩子和成人一样晚睡,于是幼儿睡眠不足。许多幼儿双休日回家后,父母为他安排过多的活动,如上公园、逛商店、访亲友等,破坏了原来的生活规律,幼儿得不到充分休息,而且过分兴奋。正像一些调查所表明的那样,幼儿在星期一情绪最难稳定,注意常常涣散,这时对学习和活动极为不利。 3.目的要求不明确。有时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具体,或者活动的目的不能为幼儿理解,也是引起幼儿注意涣散的原因。幼儿在活动中常常因为不明确应该干什么,左顾右盼,注意力转移,影响其积极从事相应活动。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心理学(第2版)》主要适用于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心理学课,同时又能兼顾到三年制幼儿师范和普通高等院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班的教学所需;对于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亦具学习参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