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中国文学

李新宇 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新宇 编  

页数:

417  

内容概要

  《现代中国文学(1949~2008)》所讲述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也就是长期以来一般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我们之所以不再使用“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作为20世纪50年代特定背景上临时采用的一个概念,它并不适用于文学史对一个历史阶段的命名。原因众所周知,所谓当代,即当下的时代,是正处其中而尚未过去的时代,但时光流逝,当代的具体时间所指无时不在更替之中,一些内容很快就会成为过去,与当代渐行渐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这个概念在开始使用时是适用的,因为它所指称的对象那时刚刚发生,的确是当下的文学,但在60年之后的今天,仍把半个世纪之前的文学称作“当代文学”,就多少有些勉强。作为一门课程或一个研究方向,如果说这个概念现在还勉强可用的话,再过几十年,把一百年前的文学称作当代文学,就更说不通了。所以,这个命名迟早要改变。二是根据过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性质的规定,它已经不能容纳今天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全部内容。在20世纪50年代,1949年之后的文学被定名为中国当代文学,是从它所显示的不同于现代文学的新的性质着眼的,也是与当时意识形态建构的要求相一致的,所以,所谓当代文学,也被称作“新中国文学”或“社会主义文学”,其具体特点就是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坚持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这种性质持续了大约三十年,但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文学自身和外部环境却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固守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认定,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时期文学”大多会无处容身。而且,按照过去对中国当代文学性质的认定,它既然是“新中国”的文学或“社会主义”的文学,当然不包括我国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在内。而在今天,虽然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并未改变它自身的性质,我们却已经没有理由继续把它排除在中国文学之外。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文学转型与范式重构第一节 新规范的确立第二节 创作队伍的新旧交替第三节 新面貌的初步形成第四节 “双百”方针与突围的潮流第五节 “文艺大跃进”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第六节 走向“文革文学”第二章 颂歌与战歌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概述第二节 贺敬之:宏大抒情模式的建构第三节 郭小川:战士与诗人之间第四节 闻捷等人的诗意探寻第五节 艾青:失败与成功的启示第六节 流沙河等人的探索与突破第三章 小说(上):几种不同形态第一节 题材与风格的时代选择第二节 赵树理及其追随者的方向第三节 孙犁等人的艺术追求第四节 农村现实题材与李准等人的创作第五节 革命历史题材与峻青、王愿坚的小说第六节 主流之外的另类第四章 小说(下):几部长篇代表作第一节 《红旗谱》与革命史诗第二节 《创业史》与农业合作化叙事第三节 《青春之歌》与知识分子道路第四节 《艳阳天》与阶级斗争想象第五节 《李自成》与历史小说的新模式第五章 曲折行进的散文写作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概况第二节 巴金、冰心等老一代作家的散文第三节 “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第四节 “三家村”杂文及其他第五节 魏巍、徐迟等人的报告文学第六章 风云变幻的戏剧舞台第一节 十七年戏剧创作概况第二节 老舍、田汉、郭沫若等人的历史剧第三节 干预生活的“第四种剧本”第四节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社教”剧第五节 戏曲改编及其成果第六节 “京剧现代戏”第七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第一节 文学园地的浩劫第二节 红卫兵诗歌第三节 “革命样板戏”第四节 浩然等人的小说第五节 “文革”后期的诗与电影第八章 地底的文学潜流第一节 关于“地下”文学第二节 下乡知青与地下诗歌群落第三节 手抄本小说第九章 改革开放与文学的复兴第一节 尾声与序幕第二节 作家队伍的重建与现实主义的复苏第三节 回归“人的文学第四节 “85新潮”与多元格局的形成第十章 复活的诗歌第一节 “归来的诗人”与现实主义诗潮第二节 北岛、舒婷等人的“朦胧诗第三节 “新生代”诗歌群体第四节 女性诗歌的艺术建构第十一章 小说(上):现实主义大潮第一节 刘心武等人的“伤痕小说第二节 高晓声、张贤亮等人的历史反思第三节 蒋子龙、柯云路等人的改革小说第十二章 小说(下):新潮小说及其流变第一节 王蒙、宗璞等人的尝试第二节 韩少功、阿城等人的寻根小说第三节 刘索拉等人的“现代派”小说第四节 莫言、残雪等人的小说第五节 马原、余华等人的小说第十三章 散文的复苏与收获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第二节 巴金的随想录第三节 孙犁、丁玲等人的散文第四节 贾平凹等散文新秀第五节 徐迟等人的报告文学第十四章 戏剧创作的多元景观第一节 戏剧复兴和发展概观第二节 崔德志等人的社会问题剧第三节 沙叶新等人的探索第四节 现代派戏剧的探索第五节 锦云的《狗儿爷涅槃》第十五章 世纪之交的演变与分化第一节 创作队伍的更新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流向第三节 理论批评的新导向第十六章 世纪之交的小说第一节 新历史小说第二节 私人叙事与身体写作第三节 市场背景下的新市民小说第四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第五节 底层文学第十七章 世纪之交的散文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散文热第二节 学者散文与文化散文第三节 张承志、史铁生等人的散文第四节 邵燕祥、牧惠等人的杂文第五节 世纪之交的思想随笔第十八章 世纪之交的诗歌第一节 90年代以来的诗歌概况第二节 诗歌的知性美与知识分子精神第三节 平民化倾向和日常生活的审美空间第四节 新世纪网络诗歌的兴起第十九章 台湾文学概况第一节 发展概述第二节 白先勇、陈映真等人的小说第三节 余光中等人的诗第四节 散文:从梁实秋到龙应台第二十章 港澳文学概况第一节 发展概述第二节 刘以鬯、李碧华等人的小说第三节 舒巷城、也斯等人的诗第四节 散文创作后记

章节摘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无疑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一个发展道路异常曲折的阶段。但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联。所以一切并不突然,而是此前文学演变和分化的一个结果。  许多问题都需要从“五四”说起。对于“五四”文学,人们大多赞同“人的文学”这一基本认定。但是,在“五四”时期,文学面对的问题是复杂的:(一)作为个人,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①。(二)作为国家,中国积贫积弱,不但不能并列与世界之林,而且大有国将不国之势。(三)国内贫富悬殊,劳苦大众极度贫困,社会存在严重不公。不同的问题滋生着不同的意识:人的意识,民族意识,阶级意识。这三种意识产生着三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启蒙,救亡,革命。在“五四”文坛上,新文学的主将们以人为目标,以人为最高价值尺度,从个人权利出发参与民族救亡运动,从人道主义出发为劳苦大众鸣不平,使三个主题得到了暂时的统一。但在事实上,启蒙、救亡、革命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启蒙的出发点是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个性的解放,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和权利保障;救亡的出发点是国家,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目的是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新兴的革命是从阶级立场出发的,其目标是无产阶级或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这些不同的追求最终必然要发生矛盾。在政治上,它表现为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突,而渗透于文学,也演化为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初的大分裂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运动的发生是一个重要转折。根据革命文学倡导者所宣称,它的革命对象就是“五四”新文学。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人们在当时几乎全盘扫荡“五四”新文学,除自己的领袖人物之外,“五四”作家大多受到了无情批判。由于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政治遗产,在进入30年代之际,“五四”新文学的中心主题逐步淡化和边缘化,随之而起的是民族文艺和普罗文艺,它虽然并未完成对“五四”新文学价值取向的取代,却带来了文坛鼎足三立的基本格局,大面积地确立了“五四”一代人所不具有的基于民族或阶级立场的集体主义。抗战开始,全国作家聚集到抗日救亡的民族主义旗帜之下,一些左翼作家的立场转换尤其引人瞩目,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就是突出的例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中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