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适连环教育

何福田 浙江教育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浙江教育  

作者:

何福田  

页数:

272  

字数:

227000  

前言

  我常为中华民族比别人更早、更重视教育,而绩效反不如人苦思不解,困扰不已。为什么这么聪明的民族,办了几千年的教育,却没有获得教育先进国家的荣衔?也没有“教育大国”的实质?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在哪里出了岔!  说来也是个机缘。如果我一直在高校行政上综理“油盐柴米酱醋茶”,没有到“国家教育研究院”这个研究机构来供职,不会去、也不敢去思考这个大问题,今生肯定不会发现“学习无效”这么个不起眼的“根”竟然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先发后至”、令人浩叹!肯定也不会出版《三适连环教育》这本书,也可能身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却不能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略尽绵薄的“新”力。  知道“学习无效”的病根之后,我便开始寻找“有效学习”的策略,以便摆脱“学习无效”的虚耗。不待“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就坚信:“我们家里原本就有很好的处方,只要煎煮合宜,国人的学习立刻就能有效。”千年的虚耗,真真可叹!  所谓“很好的处方”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这个没有被人遗忘;也没有被人认真实践的宝贝,就是让中国教育振衰起敝的药方。  所谓“煎煮合宜”就是将理念、策略与实施途径安排妥当;参照我国固有方法的指引,与西方新近科技产物的运用,糅而和之,然后造桥铺路,建构阶梯,让学者循序而上,方便实践。

内容概要

本书的特色如下: 第一,它是“中华文化的风华再现”。本书导源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糅和西方的近代教育科技,是中华文化的老干新枝。 第二,它是“交互作用的观念应用”。本书把原来就能发挥功效,各自分立的“适性教育”、“适量教育”与“适时教育”熔于一炉,去除顾此失彼、过与不及与相互抵消之虞,发挥整体推进、相加相乘、环环相扣的奇妙功效。 第三,它是“人尽其才的最佳策略”。本书详介经由试探,寻找个人最佳性向的各种途径,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让天下无可弃之材。同时,本书也是浙江教育学院鲁林岳院长所推崇的“素质教育”的补药。 第四,它是“中国教育的振兴方案”。本书从理论基础的建置、“三适连环”的内涵、推动实施的配套、“三适”与“三不得”的关系,到“三适连环教育”的相关议题。把理念与实施步骤,用浅显的文句说明清楚,易知易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适合教育决策者、教师与广大家长阅读。它可以对教育实务起到振衰起敝的功效。

书籍目录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序一)序二序三序四序五自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推动三适连环教育 一、教育被人推着走 二、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三、老干新枝:三适连环教育 第二节 教育难题一箩筐 一、好教育与坏教育 二、值得商榷的教育现象 第三节 问题的病根与治疗 一、教育问题的症结 二、教育问题的改善途径 第四节 学习成功尚不等同人生成功 一、父子连手,善意的后遗症 二、同属万物之灵,差别何异天壤 三、跳出泥淖,追求终极最大效果第二章 三适连环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有教无类与机会均等 一、两者的异同 二、伟大的理想 三、没有配套就成幻想 第二节 性向与可塑性 一、两者的异同 二、遗传与性向 三、关注内隐特质更富教育意义 四、性向与可塑性的影响各多少? 第三节 因材施教与个别差异 一、怎样才是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是有教无类的具体实践 三、个别差异是人类存在的事实 四、因材施教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第四节 教学相长与从做中学 一、教学相长的意涵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 三、教学相长与从做中学的关系:一物两名第三章 三适连环教育的内涵 第一节 适性教育 一、定义 二、性向与可塑性的互斥与互补 三、试探以发现最佳性向 四、不适性:潜能发展的障碍 五、找到最佳潜能,成功在望 第二节 适量教育 一、定义 二、因人而异的能量 三、慎防因厌而弃 四、不适量:少量与过量 五、学业适量无痛苦,学习成功就有谱 第三节 适时教育 一、定义 二、个体的成熟度与学习预备度 三、不适时:过晚与抢早 四、适时学习绩效好 第四节 三适连环 一、定义 二、适性、适量与适时环环相扣 三、开发最佳潜能的三适连环教育第四章 三适连环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实施适性教育的配套措施 一、在提供多元试探方面 二、在观察儿童兴趣方面 三、在实施心理测验方面 第二节 实施适量教育的配套措施 一、在提供适度的学习量方面 二、在减少考试次数方面 三、尽量与适量 第三节 实施适时教育的配套措施 一、测试学童的身心成熟度 二、测试学童的学习预备度 第四节 三适连环的配套 一、多试探、少考试 二、多互动、少作业 三、多关怀、少责备 四、多瞻前、少顾后 五、多实质、少形式 第五节 实施三适连环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家长相信学校教学 二、教师充分了解三适连环教育 三、其他相关配合条件第五章 三适连环教育与“三不得” 第一节 适性教育与“丢不得” 一、为什么“丢不得”? 二、成就:大小的问题 三、各级学校的任务 四、“丢不得” 第二节 适量教育与“比不得” 一、为什么“比不得”? 二、为什么非比不可? 三、考试的意义及其正负功能 四、“比不得” 第三节 适时教育与“急不得” 一、为什么“急不得”? 二、因比而急 三、路遥知马力 四、“急不得”第六章 三适连环教育的相关议题 第一节 教学相长的同侪助教制度 一、寻找有效的途径 二、打破教与学的对立,使其教学相长 三、同侪助教的妙用 四、同侪助教的慎用 五、结语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常态编班制度 一、编班的需要与类型 二、常态编班符合现代社会形态 三、常态编班中的兴趣分组 第三节 满足个体的学习食谱制度 一、学习食谱的制作 二、学习食谱的检验 三、学习食谱的再制作 第四节 真实社会的合作学习制度 一、中华民族需要学习合作 二、从合作学习到整合型研究 三、迈向大格局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慎始 一、弹性的童年 二、最佳的发展 三、启蒙的重要 第二节 连环 一、连环观念 二、连环观念在教育上的应用 三、三适连环,此其时也 第三节 配套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回归正轨的配套 三、观念与决心 第四节 务实 一、简单的体系 二、正轨的教育 三、千秋万世的事业

章节摘录

  (二)孔子的事功主要在“孔教”  孔子对早期人类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方面皆有涉及。分而言之,则其思想、言论与身教,在为人、处世与了解自然界方面,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开始的人伦道德、礼俗等,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文化、外交,乃至军事、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皆对人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无可讳言的是,孔子之所以能被尊奉为“圣人”,其教育思想功不可没:而其教育的核心就是“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在此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不断繁衍流变,犹如长江、黄河,流域既宽且长,并广纳百川,因此其下游之水,自与源头不同。职是之故,儒家教育的精神与内涵,流传既久,未能保持“原味”应可理解。但“新味”与“原味”何者对人类更为“对味”?容有另外讨论空间,兹不讨论。  孔子注重礼教乃不争的事实,但后来儒家大受抨击的“吃人礼教”并非孔子的“原味”,亦为不争的事实。人类向来懒于查证史实,因为孔子名气过大,为让别人易于接受,许多个人主张皆伪托孔子所言,最普遍者如“子日:‘食色,性也。’”之误。在《孟子·告子上》明明记载:“告子日:‘食色,性也。”’孔子没说过这句话,却被“栽赃”两千多年。类此情形,不在少数。  由此可知:虽然中国自汉以后。历代教育都与儒教有关,但细察这个“孔教宝典”——“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却也不曾发现何地何时得以大行。尽管偶见有人倡而行之。而行者多受其益。中国历代虽然确实尊孔,也实施“孔教”,但其所实施的“孔教”,并未掌握孔子的核心理念,亦即并未彻底实践“有教无类”的精神与“因材施教”的做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三适连环教育 PDF格式下载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老师要求买的,拿到后和书店里一样,内容不错。


好书,值得一读,


只是介绍了“三适”理论,即适时、适量、适性。具体如何去操作,必须要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和实践,作者没有给出读者以具体方法指导,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性框架:因材施教。


是别人推荐的,看了后感觉一般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