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师言语表达学

茅海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

茅海燕  

页数:

362  

前言

  目前,从国内外研究语言的情况来看,人们较少系统、深入地去研究言语的表达。语言研究还是循着传统语言学的惯性,侧重于研究语言的抽象规则,进而将这些规则列为规范用于教学,或者同现代科学相结合,将这些抽象的规则输入机器。而语言理论也更加带有哲学气息,愈加远离于真正的语言,使得语言研究愈少实用性。  当然我们并非有半点想贬低抽象的语言研究。没有这些研究,我们的语言学还只是在原始的泥泞中爬行。抽象的语言是语言研究的一极,而语言的表达为另一极,并且语言的表达是语言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方面,抽象的语言研究来自具体的语言,语法规则是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概括出来的;另一方面,语言的表达伴随着一切语言活动,一切语言的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到语言表达中来。不形成这一循环系统,语言研究只会走向死胡同。没有一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有语言这样广泛持续地被人们掌握,这同语言学在整个社会中显得那样冷冷清清是极不相称的。这也许是对语言研究哲学化倾向的报应。  修辞学也声称研究言语表达,但传统的修辞学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太深,它是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去研究所谓的“美辞”。美辞固然属于表达的范畴,但美辞并不是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语言的表达是伴随着一切形式的言语活动(包括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活动)。  当然,时下也有一些言语表达研究的论著,但大多坐而论道的多,实际操作的少。

内容概要

  教师言语表达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教师言语表达学》依据教师教育的有关理论,对教师言语表达从语言理论和言语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首先从教师语言基本功——普通话训练入手,分别介绍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言语交际的理论及方式方法、教师职业言语表达的规律和要求。  《教师言语表达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实用性,既是一本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教师言语表达、提高职业语言技能的教学用书,又可供在职教师及有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朋友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上篇 普通话语音知识与训练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概说第一节 普通话的形成、推广与应用第二节 语音概说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一节 普通话声调及其训练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及其训练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及其训练第四节 普通话音节 与拼音及其训练第五节 普通话语流音变及其训练第六节 普通话常用词、异读词、多音词第七节 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第三章 发音及吐字第一节 发音吐字训练总说第二节 气息控制第三节 喉部发音控制第四节 共鸣控制第五节 吐字——口腔控制第六节 声音弹性中篇 言语交际表达第四章 言语交际学概说第一节 言语交际学的含义、任务和特征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过程及交际模式第三节 言语交际与交际因素第四节 言语交际表达形式第五章 口语表达训练的必经之路——朗读第一节 朗读及其作用第二节 朗读技能的要求第三节 朗读训练第六章 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第一节 复述类型及其技能训练第二节 表达、交谈技能训练第七章 言语交际的方法与策略第一节 言语交际的方法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策略第八章 无声言语——体态语第一节 体态语的性质与作用第二节 无声言语的分类下篇 教师言语表达第九章 教师言语概说第一节 教师言语的特点第二节 教师言语的分类及其要求第十章 教师口语及其训练第一节 教师口语的特点第二节 教师口语的分类及其要求第十一章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第一节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及其特点、作用第二节 教师的仪表行为第三节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风度第四节 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第十二章 教学、教育口语艺术第一节 教育艺术概述第二节 教师的言语艺术第三节 教学中的情绪控制技巧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运用第五节 教育中的体态语艺术第六节 教育活动的艺术附录1 教师教育思考争鸣篇F1.1 思考篇F1.2 争鸣篇F1.3 教师修养篇附录2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摘录附录3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摘录后记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教师言语表达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