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末读完美国史

麦肯纳尼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麦肯纳尼  

页数:

350  

译者:

张笑天,卢劲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翻开本书,美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将在您的面前跌宕起伏。无疑。美国是一个新世界,不仅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也是就它的经历的丰富多彩而言。它曾经身受殖民统治之痛,曾经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曾经遭遇经济萧条的冲击,曾经饱尝种族冲突之苦……但是,美国人战胜了这些灾难。那么,美国人是如何不懈追求他们的梦想并让全世界感受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国梦”的呢?要认识一个国家,最好的途径是了解它的历史。您通过阅读本书,将能够清晰地触摸到美国历史发展的脉搏,获得对美国历史全景式的把握,从而能更好地认识美国这个多元包容而魅力十足的国家。

书籍目录

Ⅰ 美国的历史起源 山河大地气象万千 土著文明源远流长 欧洲人的探险之旅 缓慢前行的英国殖民地Ⅱ 美洲殖民(1700~1775) 殖民社会飞速发展 克雷弗克的疑问 来自大英帝国的压力 新王朝(1763~1772) 从反抗到暴乱(1773~1775)Ⅲ 美国革命和新政府的创立(1775~1789) 独立战争第一炮 新英格兰战役(1775~1776) 中部殖民地区的战争(1776~1778) 南部的争斗(1778~1781) 巴黎和约的起草与签署(1783) 美国国家政府的形成 邦联条例意义深远 宪法奠定美国精神Ⅳ 共和国早期的政治革命(1789~1840) 政治的和谐与分歧 侣世纪90年代的政治风暴 联邦党人的最后欢呼 杰斐逊的政治革命 1812年的美英战争 革命的遗产 美国政治中的新面孔Ⅴ 早期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变迁(1789~1860) 新的经济秩序活力十足 北方的改革浪潮势如破竹 南方奴隶制Ⅵ 美国的文化革命(1800~1860) 文化殖民地身份有待改变 新的文化标准在呐喊 文学:唱响“我自己的歌” 绘画:捕捉山河大地之美 宗教:响彻上帝之声Ⅶ 疾速风暴(1845~1861) 墨西哥战争 1850年的妥协方案 扩张之梦如火如荼 1860年:总统选举势在必得 美国的分裂 萨姆特要塞Ⅷ 内战和重建运动(1861~1877) 内战的起因:对反叛者的战争 四年持久战:“蟒蛇战略”挑战“巅峰对决” 重建运动困难重重Ⅸ 政治、工业、社会和改革(1877~1917) 奇妙的党派平衡 政府的限度 大企业蓬勃发展 城市化节奏加快 移民浪潮高涨 20世纪之交:美国平民社会格局初显 进步主义大张旗鼓Ⅹ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1850~1920) 国内:变化中的印第安政策 关注海外利益 加速海外扩张(1890~1914) 面对大战:从中立到参战(1914~1917) 国内战线(1917~19侣) 为和平而战Ⅺ 经济繁荣和危险(1920~1941) 20世纪20年代偏离进步主义的政治回归 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矛盾 经济:从复兴到起飞 噩梦来临:经济大崩溃 罗斯福:两次新政挽狂澜Ⅻ 从世界大战到冷战(1941~1961) 20世纪30年代的外交政策情绪 再次由中立到参战 欧洲战争无比残酷 太平洋战争爆发 国内经济文化大发展 冷战的根源 国际热点(1945~1953) 艾森豪威尔:遏制政策(1953~1961)ⅩⅢ 军事国家和福利国家(1945~1980) 战后繁荣 军队复员的后果 军事重组的后果 遏制政策的效应 红色恐慌 让军事机器运转起来 越南战争爆发 福利国家:国内议题 杜鲁门:“公平政策” 艾森豪威尔和政府“生意” 肯尼迪:“新边疆” 约翰逊:“伟大社会” 尼克松:“新联邦主义” 福特、卡特:缩小的总统权能 美国的声音:非洲裔美国人 拉美裔美国人和原住民 女性运动的复兴 青年文化:垮掉的一代ⅩⅣ 20世纪的终结(1980~2000) 20世纪晚期的保守主义 里根:“美国的早晨” 布什:世界新秩序 脆弱的国内秩序 克林顿:中间路线的胜利 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政策 结论附录 历任美国总统 美国人口增长概况 美国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Ⅰ美国的历史起源缓慢前行的英国殖民地在美洲的英国殖民地人口增长缓慢然而稳定。1625年,殖民者人数为2000人,截止到1650年为5万,1700年,达到25万。当时,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是英国在美洲最大的两块殖民地,占英国殖民人口的半数左右。另外1/3人口居住在马里兰、康涅狄格、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在新英格兰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是殖民地的核心,南部地区人口比较分散,大西洋沿岸的中部区域则为两者的过渡区域。移民者的物质生存状况显而易见。拥有大片廉价土地,然而劳动力和资金稀缺。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金,如此多的土地便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殖民者们陷入两难之境。而原本就相对贫瘠的土地,在殖民者的全面开垦下迅速丧失了肥力,这是美国新英格兰人(NewEnglander)必须解决的难题。在那里,大规模的农耕并不多见,小农场则比较普遍,多数的土地都由生活在那里的大家族耕种。捕鱼、采伐树木、采集皮毛以及松脂油,这些也成为殖民地居民的另一种谋生手段。除此以外,当地人还从事海上运输、造船、制粉等手工业和商业。这一地区的贸易使新英格兰和宗主同以及英国主要出口地区、盛产食糖的加勒比岛发生密切联系。起初,马里兰、弗吉尼亚、卡罗来纳和佐治亚对于欧洲人来讲是极其危险的地方。由于工作辛苦、环境严酷、平均寿命短,南部殖民地区的人口增长缓慢而且以男性为主。然而,这一区域的土壤和气候却适宜烟草和稻谷的生长。环境和经济状况使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做出另一种选择,对殖民地以及此后这里诞生的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于无法吸引足够数量的自南劳动力,在切萨皮克湾区域的南部首批殖民地很快选择使用没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主要是来自英国的契约劳工。他们的年龄在15~25岁之间,由于在本国难于找到工作,这些青年男子和少量少女和雇主签订契约,为其工作4~7年,不拿任何报酬。雇主只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契约期满后的劳工可以换得一小块土地、一头牲畜和简单的劳动工具。虽然劳役生活极其艰苦,但这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种改变生活状况的简便易行的方式。到切萨皮克的人有3/4到4/5是这种契约劳工。从欧洲移民美洲的人大约有一半选择了这种苦差事。17世纪的最后25年,新的发展趋势改变了切萨皮克地区劳动力的成分,也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秩序。首先,南部殖民地的土地所有权日益集中,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第二,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烟草利润在17世纪60年代逐渐下跌,需要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第三,随着英国本土人口增长率下降,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契约工人的贫穷状况有所缓解。第四,弗吉尼亚和其他殖民地的法律开始贬低黑人的地位,奴隶的使用趋于制度化。自南的黑人逐渐发现。他们的公民权利、法律权利和财产权利都受到了限制。白人通过延长他们的劳动时限以榨取更多利润;长期的劳动很快变成了无限期的劳作,黑人女奴的后代仍旧是奴隶。第五,王家非洲公司贩卖黑人生意的垄断地位于1697年宣告终结,市场上黑人奴隶数量增加,黑奴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第六,有关黑人是劣等人的论调强化了白人奴役黑人的欲念。面临上述事实,更多自人做出必要而经济的选择。与契约劳工相比,他们更愿意使用奴隶满足自己对劳动力的需求。虽然购买奴隶比雇佣劳工在开始时价格要高,但奴隶在使用时的价格却很便宜。特别是随着南部殖民地居民健康状况的整体提高,农场主使用奴隶的时间也逐渐延长。与使用临时工人相比,奴隶是永久的劳动力。而且奴隶被他们控制,必须屈从他们制定的规约,其后代也仍逃不掉为奴的命运。起初,在这方“新大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对奴隶贸易具有统治地位,随后,荷兰人和英同人以及法国人也相继进入这块市场。骇人听闻的是,非洲人自己也通过贩卖其他地区的非洲人口换取欧洲的商品。这些奴隶更多是来自非洲西海岸的俘虏,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语言,纷纷被从安哥拉向北运抵塞内冈比亚(Senegambia)。轮船载着这些被镣铐锁住的人从非洲穿过5000英里重洋,抵达美洲。每艘船装载100个、200个甚至更多奴隶,如此远距离的航程,而且船舱空间极其狭小,大概1/15的奴隶在卖到西方的行程中丧生。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强制性地从非洲贩卖奴隶1000万到1200万。18世纪末期,南北美洲殖民地的非洲人人数最多,已经超过了欧洲移民。到西半球的奴隶,80%去了西印度洋群岛和巴西,只有大约4%~5%的人到了如今的美同,这部分奴隶主要卖给南部殖民地的庄园主,从事炯草和稻谷的种植。切萨皮克生产烟草的地方,其人口健康状况比17世纪后期已经有所好转,奴隶们所忍受的痛苦更多源于劳作。庄园主往往倾向于购买女奴,因为她们可以生育后代,保持奴隶的性别比例,也可以让奴隶们在庄园过上类似于家庭的生活,从中获得一些心理慰藉。这种做法同样给白人带来好处,女奴繁衍后代,不管他的父亲是黑人或者白人,都同样增加了农场主的“财产”。在卡罗来纳的稻田里,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平均寿命短,女奴数量相对有限。在最南部的种植园里,这种状况比南方的北部地区更加恶劣。美国殖民地的奴隶人数1680年大约7000人;其中仅弗吉尼亚就有3000人。到1700年,数量大约翻了三番,达到25000人,是南部总人口数的20%。然而,这些大概性的数字很难反映出奴隶在某些地区的集中程度。比如,1720年,南卡罗来纳的奴隶人数已经占总人口的70%。弗吉尼亚沿岸地区,虽然100年前,欧洲人已经在那里定居,但此时黑人却已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在美洲殖民地上,奴隶制度很普遍。南部是奴隶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新英格兰奴隶最少。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南于土壤和生长状况较好,比东北部更适宜大面积的谷物种植,其奴隶人数大概是新英格兰的两倍,而更早以前,那里则大量使用契约劳工。但在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特拉华等地区,经济模式比南部更加多样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有小规模的生产制造业。与从马里兰到佐治亚的广大殖民地区相比,其奴隶人数相对较少。大西洋中部区域与其他地方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费城和纽约就是在这里发展繁荣。18世纪末期,费城和纽约赶超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两个城市。欧洲移民纷纷来到这里,他们来自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德国、荷兰、法国、瑞士、挪威、瑞典、芬兰等地,中部地区因而融汇了形形色色的民族宗族文化。处于中部殖民区域的宾夕法尼哑,它对印第安人采取的政策一度引人关注,当时的首领彭威廉提出,土地是属于印第安人的。在彭威廉统治时期,宾夕法尼亚州的移民和土著居民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斗。为了避免与好斗的移民发生冲突,塔斯卡洛拉(Tuscarora)和肖尼(Shawnees)等部落的印第安人甚至从其他的殖民地逃到宾夕法尼亚避难。佩恩认为,白人如果占领土地和森林,土著人就应该获得相应的补偿。政府负责监管移民和土著人的关系,也包括规范土著人之间的贸易往来。不幸的是,当佩恩离开执政地位,被吸引到这片土地上的欧洲移民就试图通过强制性手段掠夺印第安人的财富。其后,印第安人与移民之间的冲突往往先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最野蛮的几场战争发生在1675年和l676年。在新英格兰,瓦婆农族的印第安人在米培金(Metacom)(被欧洲人称为“菲利普国王”)的带领下,于l675年间,对掠夺他们部落土地的白人发起猛攻。在“菲利普国王战争”中,一半以上的清教徒城市遭到米培金军队的袭击。4000人在战争中死去,1676年夏天,米培金阵亡,战争结束。与此同时,在弗吉尼亚,由纳撒尼尔·培根(NathanielBacom)率领的边疆居民试图通过战争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更多的土地。殖民统帅威廉·伯克利(WilliamBerkeley)想要避免与当地部落发生大规模战争,特别是不想与那些已经与政府达成协议的部落发生冲突。面对边疆地区人民对土地的需求,殖民地当局反应冷淡,培根的拥护者没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培根军队继续袭击当地印第安部落,甚至对詹姆斯敦造成重创。但1676年秋天,培根去世,这场起义也偃旗息鼓。40年以后,在卡罗来纳,另一场因贸易争端引发的战争爆发了。雅玛西(Yamasee)、克里克(Creek)和乔克托(Choctaw)部落被白人在生意场上的狡诈野蛮激怒,他们联合起来,将卡罗来纳已经深入到内地的移民赶回到大西洋沿岸地区。当殖民者与经常和克里克人发生冲突的彻罗基(Cherokee)部落结成联盟后,这场“雅玛西战役”(YamaseeWar)宣告结束。通过挑起印第安人之间的内战,白人结束了另一场来自印第安人的挑战。17世纪晚期,英国人意识到,在西半球真正可以带来利润的是加勒比地区的食糖,因为世界各地人们对于甜食的兴趣越来越高,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北部地区则相形见绌。要找到它们对于宗主圉的重要意义,恐怕还需要花些时间。


编辑推荐

《周末读完美国史》为读者展开了一段关于美国历史的趣味旅行,它拒绝简单地堆砌史料、笼统地评述历史,而是在美国历史的整体视野上,以美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主线,真真切切地表现出美国人如何在不平静的历史中创造着一个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试问,多少人不曾有过一个“美国梦”呢?美国,这个20世纪的头号强国,很可能仍将是未来世界舞台的巨擎。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究竟如何一步步走向如今的辉煌?通过阅读《周末读完美国史》,您会发现,美国人对于国家权力的警惕和控制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之前,而美国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更要追溯到最早的美洲移民那里……美国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极其独特而重要的一章,值得您细细品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末读完美国史 PDF格式下载



一本关于美国史的简读书,不罗嗦、很清晰。


对美国想要有点了解的朋友可以先从此书入手,适合消磨时间,和补充常识


书一辈子都不完,历史是千万本书撰写出来的,都历史会时刻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地区分析每一件事情!


书的质量还行,作者写得很好,,非常的棒。


货真价实,但好枯燥啊,可能是我的问题


轻松读


看着书的名字,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刚拿到手,希望不错~~~


章节有点乱不过没有更好的书了所以就买他了学到东西了毕竟学习是快乐的


  增加知识,但读起很累.字小,内容多,而且比历史教科书还要无趣


书的封面有褶皱.


本身并不是一本从头开始讲起美国历史的书,很多重大的情节没有细讲,反而是很多微小的细节讲解得很是详细,如果对于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十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但是前提是你对于美国的历史大概走向和重大事件有一定了解,看这本书起到辅助了解细节的作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