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

陈万涛 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万涛 编  

页数:

202  

前言

  免疫学发展史是免疫学理论和免疫学实验技术共同发展的历史,免疫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发展依赖于免疫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是一本专门介绍口腔医学领域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教科书,是联系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免疫学的桥梁加纽带。  本书是《口腔临床免疫学》的姊妹篇,由10位从事口腔基础和临床免疫学工作的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主要用于《口腔临床免疫学》课程的实验技术操作指导。全书共分3篇18章。基础篇简要回顾了免疫学理论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史,同时扼要介绍了免疫学实验所涉及的免疫学基础知识。在经典篇中,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和临床上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ELISA和ELISPOT技术、流式细胞术、肿瘤引流区淋巴细胞制备技术、NK细胞活性检测技术、抗原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检测技术和T淋巴细胞受体检测技术等。进展篇介绍了近几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免疫学新技术,主要有肿瘤疫苗的制备技术、抗原提呈细胞分离及鉴定技术、口腔上皮细胞及癌细胞磁珠分选技术以及口腔癌侧群细胞检测和分选技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可参考性;编者在结合自身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各种实验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实验条件,重点描述了实验技术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试剂等资料的编写做到准确无误,但由于免疫学技术和原理发展日新月异,加之编写者水平所限,难免存在诸多纰漏和不足,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不足之处将在再版时予以修改和补充。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在书中未能一一注解出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与《口腔临床免疫学》配套的实验教材,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技术操作指导。全书共分3篇18章。基础篇精练地介绍了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史及相关基础;经典篇介绍了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技术的目的和要求、分类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结果讨论和分析等;进展篇介绍了近年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最新免疫学实验技术,如肿瘤疫苗研究技术、抗原提呈细胞分离及鉴定技术、口腔癌侧群细胞检测和分选技术等。本书内容简洁、实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可作为口腔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医学其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临床医师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免疫学实验技术基础 第一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 第一节 免疫学实验技术概述 第二节 免疫学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基础 第一节 抗原 第二节 抗体 第三节 免疫细胞 第四节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受体 第五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第二篇 经典免疫学实验技术 第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第四节 实验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五节 实验操作步骤 第六节 实验操作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第七节 结果讨论和分析 第八节 实验器材和试剂 第四章 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第四节 实验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五节 实验操作步骤 第六节 实验操作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第七节 结果讨论和分析 第八节 实验器材和试剂 第五章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第四节 实验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五节 实验操作步骤 第六节 实验操作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第七节 实验器材和试剂 第八节 应用实例 第六章 免疫印迹实验技术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第四节 实验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五节 实验操作步骤 第六节 实验操作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第七节 结果讨论和分析 第八节 实验器材和试剂 第七章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概述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第四节 实验适用范围和条件 …… 第八章 ELISA实验技术 第九章 ELISPOT实验技术 第十章 流式细胞术 第十一章 口腔颌面部癌DNL细胞制备和活性检测方法 第十二章 人NK细胞活性的检测 第十三章 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检测方法 第十四章 T细胞受体的检测技术第三篇 免疫学实验技术进展 第十五章 肿瘤疫苗研究技术 第十六章 抗原提呈细胞分离及鉴定技术 第十七章 口腔上皮细胞及癌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技术 第十八章 口腔肿瘤侧群细胞检测和分选技术

章节摘录

  第二节 免疫学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  免疫学发展史是免疫学理论和免疫学实验技术共同发展和前进的历史,免疫学理论的发展则依赖于免疫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免疫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则依赖免疫学理论的指导。19世纪以来,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记录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病原体的发现及随后微生物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发展。抗体的发现导致了对抗原的研究,以实验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宿主在受抗原刺激后所导致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免疫学发展至科学免疫学时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期间,对抗原与抗体特性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免疫化学,发展了体液免疫;以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菌苗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在抗体的应用中,发现了免疫应答所致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认识到适度的免疫应答有免疫防御作用,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应答都有致病作用。20世纪中叶,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揭示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推动了细胞免疫学时期的到来。  一、病原菌的发现与疫苗的使用  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提高,最终导致病原菌被发现,首先在感染羊的血液中看到了炭疽杆菌。实验证明培养的炭疽杆菌能使动物感染致病,并发明了液体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继而Koch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杆菌获得成功,提出了病原菌致病的概念,发现了病原体致病及病后免疫现象,使人类认识到病原体感染能使动物及人产生免疫力,防止再感染。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了疫苗的研制和广泛应用,成为以免疫接种方法使人类产生主动免疫、征服传染病的强有力工具。目前,预防接种仍是人类控制并消灭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二、抗原、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  (一)抗体、抗原的发现、结构分析和应用  19世纪80年代,在病原菌研究过程中发现白喉杆菌是通过外毒素致病,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白喉杆菌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白喉杆菌抗毒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并在临床上成功应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患者。此后,又成功将白喉及破伤风外毒素减毒成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20世纪初,免疫动物研究发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分子,它们的结构不同,导致其抗原性不同。


编辑推荐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编写过程中,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可参考性;编者在结合自身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各种实验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实验条件,重点描述了实验技术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 PDF格式下载



解释蛮详尽,解决了燃眉之急,很受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