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失落的一代

[法] 潘鸣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

[法] 潘鸣啸  

页数:

454  

译者:

欧阳因  

Tag标签:

无  

前言

  第一次与老知青接触是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听他们讲述在中国农村的种种遭遇。他们那些独特的经历即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对中国知青很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可能由于自己也属于“老外老三届”,自己曾在巴黎参与过1968年的“五月风暴”,像其他同学那样,自己当年也是“左派”学生。  与他们来往初期,本人没有想到过会“使用”这些朋友之间的交谈内容。后来我将几位知青介绍给一位法国记者,他鼓励我用这些资料写本书。书出版了,是本访谈汇集,反响不错。这时我毅然决定放弃原来关于当代儒学再评价的研究,而将上山下乡运动列为我的论文课题。马不停蹄,我开始安排进行各种可能的访谈,大量阅读文字资料,从中国的报章杂志到知青文学,从官方的政令文件到西方学者的报道评论,全面铺开。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是从零开始去认识了解知青。我真的从来没有奢望过有一天能用中文向他们展示我的研究成果。十几年来中国学者和当时的有关干部出版了不少书籍史料,在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对我很有帮助,特别是刘小萌老友的《中国知青史》和《中国知青口述史》。  今天我能将本书献给我的研究课题有着直接关联的读者,这一幸运应该归功于译者兼好友欧阳因女士的热心相帮。为求一个既忠于原文(法语)又是文字精湛易读的中译本,我们认真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最终完成的这个版本,应该不会让人感觉到是译文。

内容概要

1966年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城镇中学生先“闹革命”当红卫兵,后被下放到农村去。据统计,1968至1980年间的下乡人数,大约有1700万。这场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一场彻底的政治运动,名为“上山下乡运动”,在世界或在中国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影响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失落的一代”。 本书揭示了发起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公开或隐蔽的动机,与他们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时分析了他们的这些决定在整个社会上所引致的后果。本书也探讨了下乡运动进行了20多年(包括“文化大革命”前小规模的运动),为何会在1980年突然寿终正寝,并且研究了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上留下了什么印记,以及它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

作者简介

潘鸣啸 (Michel Bonnin),法国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当代史。主要研究范围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民主运动、就业、民工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有关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在多种法文或中文刊物上发表论文。20世纪90年代初,出任在香港成立并由法国政府资助的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创办杂志《神州展望》法语版及英语版。

书籍目录

引言 几个词语的诠释 运动提出的几个问题 研究的资料来源 直接的资料来源 间接的资料来源第一部分 动机 第一章 意识形态动机  培养革命接班人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  缩小“三大差别” 第二章 政治动机  降伏红卫兵  加强毛泽东的“魅力领袖”式威权 第三章 社会经济动机  积极的动机:发展农村及边疆地区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的问题第二部分 上山下乡运动的始与终:下放知青政策的演变 第四章 掌管实务的领导与意识形态领袖:前奏(1955~1966)与插曲(1966~1968)  低调的开端  “大跃进”失败后的加速进行  制度化及长期计划化  矛盾及保留态度  “文化大革命”:下乡中断与自发回城潮 第五章 大规模的群众运动:1968~1976  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军出发了:1968~1969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运动的重整及重新发动:1973~1976 第六章 末日的必然来临:1977~1980  1977:华国锋无能为力的继承愿望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  1978年底~1979年底:群众的抵制与政府的坚持  1980:运动终结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  恢复高考:部分知青的救命稻草 第七章 上山下乡运动阴影下的20世纪80年代  知青办销声匿迹与经费清理问题  将“留在沙滩上的小虾”安顿在当地  再来一次下乡运动?  如何计算插队知青的工龄第三部分 上山下乡生活实录 第八章 沉重的启程  动员工作  选择下乡地点  载歌载舞伴以哭天抹泪的启程 第九章 物质困难及精神困顿  难以适应农村生活条件  难以融入农村社会  群组的社会身份及认同问题  个人的发展与前途问题第四部分 社会上的抵制 第十章 社会控制制度 第十一章 消极抵制及其结果  异端言行,违法乱纪及另类文化  各自逃命及其后果 第十二章 公开抵抗  一个时代终结带来的震荡  1978~1979:当权者与社会的较量第五部分 总结:历史上的“运动” 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方面的总结  减轻城市压力问题  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第十四章 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总结   作为政治赌注的下乡运动  意识形态上准备达到的目的结论 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还是一场政治运动? 国际间的追随者及同行者 上山下乡运动与魅力权威的局限性 乌托邦思想的告终,社会力量的再生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动机  第一章 意识形态动机  培养革命接班人  中共在其历史上发起的众多政治运动几乎都负有双重目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经济、制度、自然环境等)及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态度等)。这两种改造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从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重心就明显地放在主观世界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的一场革命”的“文化大革命”则更加凸显了这种倾向。在政府的宣传中,1968年底再次轰轰烈烈掀起的下放知青去农村的运动便是以将思想改造放到首位为特征的。  虽然以往已反复宣传过,但如今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定了、新调子,尤其是加入了“再教育”的新概念。1968年12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毛泽东的指示,并在翌日全文登载于《人民日报》。这项宣告新型下乡运动诞生的最高指示只是着重提到上述理由。以下是该指示的全文: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指示公布后,连日发表各种评论文章阐明“再教育”的含义。“再教育”应该可以帮助“知识青年思想革命化”以及“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对青年中的精英越来越脱离群众并把革命理想丢到脑后的现象,毛泽东曾多次表示不安。“苏联修正主义”的样板,加上他的“务实派”政治对手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全都令他害怕:几年以后,或最多几十年以后,中国将会“变色”。他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越来越学院式并充满竞争的教育制度在培养着一批毫无真正实践经验的新精英,而且他们通常出身于干部及知识分子家庭。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对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作了全方位研究,指出其动因不仅在经济人口方面,也在政治方面,论述之广泛,分析之深入,构成了当代中国史研究重要的一章。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及充分的论据阐释了当年发生的令人心寒的历史事实。  ——Andre Laliberte,china Quarterly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为一重要事件,但却远不如红卫兵造反那么广为人知。如今,潘鸣啸终于为我们完成了一本含有确凿证据的学术论著。  ——Lucien Bianco.China Perspectives  眼前这部巨作汇集了曾经经历过那悲惨时期的各路英雄的面谈记录,对纷繁杂陈的中国资料抽丝剥茧寻根究底,经过长期酝酿,最终给我们清晰地勾画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侧面。  ——Marie-Claire Bergere,Vingtieme Siecle


编辑推荐

  提到“知青”,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文革,并且认为上山下乡运动与文化大革命处于同一时代。但在《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一书中,作者明确的把下乡运动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剥离出来探讨。这本由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撰写、欧阳因翻译的著作,逻辑严密的将大时代的侧面生动地展示给了读者。  上山下乡运动持续了十多年,从城镇到农村,从都市到边陲,据统计参与总人数有一千七百万之多,目的在于让那些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的青年在沉重的体力劳动中接受广大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潘鸣啸是主攻中国当代史的著名汉学家,他对知青问题的研究可谓入微,有人因此亲切的称他为“法国老三届”。不过,对一个“法国老三届”而言,要写出一部关于知青问题的严肃学术性著作,资料方面的困难无疑最大:除却政治因素与官方立场,关于那场运动的记载实在不多。为此作者做了大量的访谈、考证工作,参考香港、台湾等地的相对客观的报刊杂志,希望能还原历史。    作者在本书中以独特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被忽视的侧面。那是一千七百万知青被埋葬在土地里的青春与梦想,以及由此而来伴随整整一代人的失落和绝望,他们的命运因此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失落的一代 PDF格式下载



《国家历史》2010年第3期翻开法国汉学家潘鸣啸先生所著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第一章的首个小标题,一下子就刺痛了我:“培养革命接班人”。我与知青本不是一代人,也没有什么交叉点。在我的生活世界中,那个群体是那么的陌生,那个时代是那么的遥远,那种激情是那么的荒唐。但是这个标题刺痛了我,无论具体的形式有多么的不同,我们都是在“培养革命接班人”这同一个总名之下,被直至今日未曾改变过的、拥有着这同一个目标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这一切突然之间既不陌生、也不遥远、更不荒唐,对我、甚至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都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这是一本既符合严格学术规范、同时又有着历史传奇故事一般引人入胜的细节的书。就对运动不同层面的涵盖,有学者指出这是“全方位的研究”;就涉猎的主题和史料,有人说这是“知青学之集大成”。那么,就让我们打开这本书,去品味这么多与众不同之处。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为“动机”。分三章就意识形态动机、政治动机和社会经济动机逐一分析。对这些动机的分析,使得读者不可避免的,和作者一同回到了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政治心机里。搞政治向来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形势,分析形势不能少了信息和数据。在中国,普通人获得这些信息是从公开的报刊杂志。在政权内部,还有秘密等级不同的内部参考。县团级有县团级能看到的内参,省部级有省部级能看到的内参,政治局成员有政治局成员才有资格看的内参。在这整个金字塔体系中,当然是处在最顶端的毛主席,拥有最为全面、完整和充分的信息资源。不难想象,在同样的心智水平上,信息越充分,越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毛的位置上,做出的判断将左右千百万人的前途和命运。有着如此重大的责任,要掌握的信息,一定是“全方位的”。从这里出发的历史研究,也就一定必须是“全方位的研究”。因此,站到最高政治立场上去看待分析问题,毫无疑问是一个制高点,而且恐怕还是不同时空中的历史当事人和历史学家,都极力要抢占的制高点。在这一部分,我们会跟随作者一起站在伟大领袖的立场上,汇集各方资料,深思熟虑、反复权衡:我是不是应该发起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呢?对于革命理想来讲,“培养革命接班人”也好,“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也好,“缩小‘三大差别’”也好,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固有的目标、也是自己曾经在天安门上代表全党对四万万人民庄严的承诺。只要深思中国革命走过的历程,为了这个革命理想,整个民族曾经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这就不是一个需要任何犹疑的问题。何况,对于“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这些忧虑是自建政以来就急切又不可得的,而今熟虑之后实在是上上之选。而“降伏红卫兵”、“将强毛的‘魅力领袖’式权威”这些具体策略的利弊得失盘根错节,反复权衡后,考验的是一位领袖的政治决断力。我们亲身体验了这种作为最高领导人发起一场人类史上不曾有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的那种不可遏制的、又并非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在此时的意识形态下最为理智的冲动之后,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发起运动的决心既定,就得去筹划安排。第二部分题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始与终:下放知青政策的演变”。这一部分的四个章节都标注了时间标记。但这并不是一个编年谱,而是把按照物理时间顺序排列的孤立史实,还原成可以被理解的连续完整的历史运动的过程。就像我们日常做事一样,有开始、有高潮、有转折、还可能会出现超出预先设想的后果。这个运动从始到终的进程脉络在这一部分被逐步勾画了出来。在任何历史进程中,人总是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的。于是,作者把历史中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提炼出来,主题性的分别论述,如“红卫兵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和‘两条路线斗争’”等。在这些主题意义之下,直接用史料说话,此时史料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论证。这种论证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还原历史事实,更进一步,就一个个主题的意义,汇集起了整个运动的主题意义。换句话说,历史有了意义。这种从史料到史学的转变,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有着内涵和厚度的鲜明特点。第三部分“上山下乡生活实录”和第四部分“社会上的抵制”。分别从两个侧面,引领读者回到当事人的处境当中去。即使在中文里,也可轻易地找到一个词来呼应这两部分:生命。生是自在自为,命是身不由己。“上山下乡生活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知青们身不由己地接受命运所强加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在思想上被铲除了自我选择的可能后,他们可以在命运指定的几个下乡地点之间做一选择:可能是农村,也可能是农场。下乡的知青,在环境、住房、工作、收入、伙食、疾病、事故、娱乐、文化、婚姻、身份以及与当地人的融合等等方面,都以包括大量来自第一手调查和访谈在内的具体内容,得到了主题性的研究。我们一边展开这群天外来客别开生面的生活图景,一边惊叹着原来人类的忍耐力几乎是无限的。“社会上的抵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命运所强加的处境当中,知青们是如何为改善生命的哪怕一点点最卑微的境遇,而生生不息地做着不懈努力:从那些花样繁多的带着些诡诈和狡黠的小动作,到严肃且异端的诗歌、文学、艺术或政治的命题;从有利可图的婚嫁,到最具理想色彩的越境缅甸参军打仗,还有规模更大的冒死偷渡去香港。这两部分揭示出来的,有大量湮没在时间中,长期不为人关注的史实;这种“做当事人的历史”的方法,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理解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而合卷之后久久仍引人思考的,是直至内心深处的生命意义。全书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在中文语境中,我们的日常语用,曾经以渲染为主,在乎的是别人“说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点终于在逐步转向别人“怎么说”:逻辑和修辞。社会开始把只关心别人“说什么”,不关心别人“怎么说”的表达,冠以“愤青”而边缘化。总结部分是“怎么说”的呢?和全书写法一致,也是从政权和社会两个方面推进的——革命理想和一代接班人之间的脱节,一直延续到这场运动的终结。在最终的结论里,给人最深印象的,是作者说话的方式:或用图表,或用数据,或用归纳,在实证基础上依照逻辑一环套一环地进行说明,没有个人色彩的观点,只有对材料的说明形成的对不同主题的结论。这里作者运用的,是逻辑加修辞,逻辑只按照这场运动本来的面目去还原她,修辞只是为了组织成我们可以更好得阅读的形式。如果非要在这里找出作者记下了什么不容任何人置疑的东西,那就是一代付出了最大热情的中国人,被失落了的记忆。在这本书无所不在的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的细节讲述当中,读者一定可以体会得到:如果不是字里行间那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还有什么会成为支撑一个人花去生命中最具充沛精力的三十多年时间,持续地去研究地球另一端和自己切身利益毫不相关的一群人的命运的理由呢?


本书揭示了发起“上山下乡运动”的领导人公开或隐蔽的动机,与他们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时分析了他们的这些决定在整个社会上所引致的后果。本书也探讨了下乡运动进行了20多年,为何会在1980年突然寿终正寝,并且研究了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上留下了什么印记,以及它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本书资料翔实,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上山下乡运动”,在世界或在中国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影响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失落的一代”。


法国人写的《失落的一代》讲述中国下乡上山运动的历史,值得一读。可以看到针对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变相劳改”的历史过程,有其深刻的动机背景。另外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各种引用和出处标注的一清二楚,这种治学严谨的态度非常少见。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 ,有所新的


这是一本法国人写的书。“旁观者清”。他的论据比较充分,研究的资料很多。观点是以前未曾听过的,正是因为他处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专门研究上山下乡运动的书。这场运动离现在并不远,经历过的人大多仍健在,我们有这样的研究专著吗?


这是我看到的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最有价值、可读性最高的书,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对那段历史作了公正、客观的评价,尤其是对运动的起因作了非常透彻、有说服力的分析,是我们这代曾亲历上山下乡的人,在回顾这场运动是能够更深刻的透析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作为没有经历过这场运动的70后,了解一些父辈经历的事情,能跟好的让两代人之间沟通,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有责任了解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一切。感谢这个可爱的法国老头,以其负责任,客观,深入的描写,让国人能重新审视那段历史。


用全新的视角观看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


难得的一本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参考书。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全面的反思批判了上山下乡运动,不失为佳作


作者对失落的一代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进行的细致的描写和透彻的分析,很有历史意义~发人深省


刚看了一部分,似曾相识,书中的描述很真实,把人带回曾经的下乡的记忆中。上山下乡原来不只是到农村落户一种形式,更多的大城市人去了更远的农场,而我们小城市的人去了临近的农村,还算是幸运的。
不过说起来那段经历令人难忘,经验经验,只有经历了才会有真实的体验,我还是要说是很值得的经验,对我后面直至现在的生活产生非常非常有益的教诲。
很多人说后悔,但我说这不能说是后悔,因为只有是你自主选择的,才能说后悔,而我们那时根本没有选择,所以谈不上后悔。


写得不错,让我们这些没经历过的人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运动


确实感觉不出是翻译过来的,看起来很顺畅。

上山下乡是父辈们经历过的,感觉他们很不容易,看了之后颇多感慨,一言难尽。我想年轻的一代还是需要了解这段历史的,珍惜我们现在有的各种机会,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别把时间浪费在抱怨拍砖上。


通过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看那场运动!我以前一位同事,就是那个时期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很好奇,他一个宁波人怎么会在齐齐哈尔安家呢,之前听说过上山下乡、老三届等词,想让他讲讲,可在一起呆了一年他也不愿讲,只是抽烟喝酒!越是这样越让人好奇,这本书可以给我答案,相信也可以让想了解那段历史的你学到一些东西~~~


本届领导人都是知青一代,所以近来这方面书有点火。法国人写的,米切尔.班宁翻译为潘鸣啸,呵呵,真是个中国通。选这本书感觉外国人应该比较客观一些吧,内容刚看了头一章,感觉多少有点吞吞吐吐,不过好在作者是通中文的,译本是经他本人看过的,应该不会技术处理得太离谱吧。


无论现在的人如何回忆说,当初的上山下乡有多美好,那都只能是插曲,那一段人被整个时代所抛弃,确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们更应该冷静的思考,不该让悲剧在历史中再度重复。


“文革”和“知青”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但是我们的课本、老师每每遇到这段历史需要讲述的时候总会寥寥几笔或几句带过,中国青年需要清楚自己身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需要了解历史对于如今社会现状的影响。这本书正是可以帮助大多数中国人以更为客观、理性的角度参读那段历史,认识我们的当权者、认识我们老一辈年轻时的生活环境。


以前很好奇,看了书后,才明白这段历史!
一切活动都是为政治服务,政治除一心一意为当权者服务外,也许所用的手段是没原则性的。
某种度上,没有上山下乡,我农民出身的爸妈就不会调往城市,今天的我,会是如何?


这是一本我读过的关于知青运动最详细、真实的书。作者35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是了解知青运动的第一手资料书。


我是50年代生人,又生活在小县城里,对上山下乡只看到表面的形式,也经历了那个年代的宣传。看了这本书,只觉得自己过去就是一个傻子。
建议50年代生人或80年中学毕业的人,看一看此书,知道一下自己生活的某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


对于我们这些80后,了解文革前后的那段历史和那代人的经历很有帮助。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让我联想起当代北漂(当代知识青年)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关系


此书对中小学生了解对当时的青年上山下乡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反映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全过程,看到这本书我才明白知青返城是云南知青努力的结果。感谢你们为我们做出的努力!!!!!!!!


父亲就是下乡知青,所以很喜欢有关知青的书集,这本书写得很棒,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吧!值得购买


一代人的失落,是一个时代的损失,也应是一个民族该反思的地方


一段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一代特殊的人和一生坎坷的经历。随着这一代人的老去。这段历史快被遗忘了。买书留个纪念


作为一名90后的人来说,文革是个即遥远又神秘的历史,但是父辈们又都是经历过的。而官方的信息却都只是很简单的提及,很少能够看到深入的报道和描述。《失落》里面用知青的角度侧面描述了文革的事实,客观,详细。文字还算通俗易懂看起来很流畅,至少不会像别人说的,这样的书我怎么能够看的下。之前确实怕太学术的文字看不懂,看不下,比如《娱乐至死》,不过现在就不担心这个。


父母那一辈,下乡、下海、下岗,什么都遇上了
这是忠诚、沉默地扛起一个时代的一辈人,这是伤感、沉重又心酸无奈的一段历史
为了坚强、勇敢的爸爸妈妈,向他们致敬!!


法国人写的中国当代史的一部分,了解历史,才可能少走错路啊


文章写得很好,给我展示了那一代我们无所知的知青辛酸史,或许,由于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以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辛酸。听着老师上课,在上到那一段历史时流泪了,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是我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所以,无法理解,看这本书,你可以走进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历程。


这一代是国家造成的,不该被遗忘,国家应该向伤害的这一代作出一定的补偿,,,多少人的命运被国家的巨轮给改变了。。。


对当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研究深入,思想深刻,立论客观有据,作为纯学术著作却文辞自然,颇有大家风范,译文流畅传神,几可等同原著,适合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阅读。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外国人所研究的中国事,必有一番新看法.


比较客观,我喜欢外国人客观的写中国历史。


中国大陆少有的涉及敏感历史书,正对历史才能放眼未来


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


作者是法国人,对上山下山的中国历史,客观独特,史料详实,回顾以前,看看现在,感叹啊!没有改革,我们。。。。。哎


单看此书,我真想不到是个法国人写的;但细细一想,也只有法国人可能写出,毕竟国内在这个领域里写出点在定性之外的东西很困难。回望这段历史,突然发现我们的父母多么不易。年青人都应该看看。


这本书,毕竟不是用中国大陆的习惯方式撰写,觉得思路新,较为客观。


本书内容详实,考证从分,外国作家么,做学问很中国,很像毕业论文。


可以了解些社会历史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


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当时的情况,很特别!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翻开之后,立即被书的内容吸引。资料翔实细致,分析客观,对于了解那段历史很有帮助。不同的视角,给读者很大启发。很不错的一本书。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必读资料。


中国人都应阅读的一本价值书,对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而言,都应该了解和认识的国家发展的里程碑似的书籍,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革命先驱们为祖国的发展和改革作出的努力。。。


看得出来作者对那段历史比较熟,掌握的资料较多*对当当网有个建议:能否将书籍介绍页面上的版本、印次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


无法形容的好!酣畅淋漓,史料详尽。让我领略了我党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机器是多么的可笑而无力,同时悲叹于我们百姓的命运是多么的无法自主而随政治风云变幻而颠簸起伏。


听过潘鸣啸先生的讲座,汉语说的很棒,讲得非常精彩,而且平易近人。学风严谨、扎实。


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木有恋爱。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形象了解历史,可读性强,数据丰富


看了这本书,觉得那一代人真的很可怜。


很好很不错,不过应该被删节了,有港版的


这个法国学者令人尊敬之极!好书


老师推荐买的果然很值 比历史书上那些有的没得好太多了!!!!!!!!!!1111


书是因为好才买,快递态度特别好,让我感动。白天一整天都忘了带手机,晚上才发现快递打了五个电话发了一条短信,在晚上7点半的时候还在工作,终于给我打通了电话,把书送到我手中。适逢第二天我就要出差,在离京前收到了特别想购买的书,真是太让人感动了。谢谢这个快递员!!!


真实的描述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让我们对知青所受的苦难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感受,很好的一本书,客观地讲述了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人,让我对父辈有了更多的解读和理解,又买了两本,送给我老爸,他是那个年代的人。


资料翔实,理论充分,好书


缅怀曾经艰难的历史,是帮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值得珍藏


先贤哲人说过,读史可以明智。
阅读此书,我觉得读不同大家从不同角度撰写的同一时期的历史则可以更接近史实,更趋于明瞭真相。


一代人的悲剧


让人了解了知青一代人!


一代人的回忆


苦命的一代人


那段歷史的珍貴史料都詳實的收錄在本書中 不容易。本書學術性太強 大概主要是做研究用的


分析深入 视野宽广


视角独特,分析到位,值得一看


外国人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不是故事的描述,挺好


我读了一百来页,觉得讲的有道理,而且是有一定的信息性的。但是后面的内容(除书尾部三四十页我也看了,还行)信息性很少,没有新观点。也就是说分析的不够深刻。


速度快,服务好.读书使人充实,这本书是写实的.可窥看文革的一角.下次还来


前一段时间还要买本港版的,后来在当当发现了国内也出版了,省了一笔钱。就是不知是否被删节了


第一次在当当买书,书的质量超出我的想象,确实没什么可挑剔了。
书的内容嘛,属于我喜欢的学术性研究类的,如果是打算看故事性的,那还是不要买了。
反正这次购书感觉相当满意,以后支持当当。


了解知青历史的一部好书


回想那一段历史,心潮澎拜


还没看多少,最大感触老外作者真是严谨。作为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不了解,真是惭愧。


总想了解的一段历史,书不错,了解了很多内容,值得一读


正版书,有助于了解特定时期的一些历史


算是真实历史吧,比教科书讲的好。


看过电子版的《知青日记》,以及关于那个时代的《1978历史不会忘记》、《血色黄昏》、《大串联》等书,感受颇深。对那段历史,希望听到和看到更多人的说法,兼听则明。


客观的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反思这个苦难的民族,我们只求真相,不求体面。


一本能够让人重新认识那段历史的书!


想了解那段历史,拿到书发现的外国作者,这个感觉更客观,惊喜。


想了解这段历史,此书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此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人群演绎出特定的命运


颠覆了我们的观点,用全新的视角诠释那段历史,绝对值得一看。


很难得的题材,很翔实的内容!!


外国人的视角,很好。翔实!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深有同感


了解一下那个荒唐的年代


外国人眼中的知青年代,客观!


因为对爸妈那个年代的故事比较好奇所以就买来看了,有点沉重


80年代 我出生在农场 当时有很多知青 我想了解来龙去脉
书还没有看完 质量不错
印刷精美


这本书内容更像是一本学术著作,看的会比较累,但作者写的确实很赞


我的母亲是一位上海知青,所以略知道些知青的故事,看了这本书,更深入了解了知青的悲哀。


全面的、有逻辑的、耐读的一本书。含金量很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