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翻译理论
1999-8
中国对外
刘宓庆
277
无
当代翻译理论,许多大专院校指定的大学翻译教材或必读参考书。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原则、原理、方法论及中国翻译学学科架构的理论专著,书中针对汉外互译提出的许多理论主张及对策都有独创性和实用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中国翻译理论基本模式、翻译的实质和任务、翻译的原理:语际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翻译的思维简论、可译性及可译性际度问题、翻译的程序论、翻译的方法论、翻译美学论、翻译风格论、论翻译的技能意识等。
刘宓庆,祖籍湖南新宁,北京大学毕业,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学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历任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以北北京大学几所外语院校的教授、副教授及客座教授,并在联合国组织机构任高级翻译。著作有《当代翻译理论》、《翻译美学导论》、《文体与翻译》、《
前言
绪论
第一章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
第二章中国翻译理论基本模式
第三章翻译的实质和任务
第四章翻译的原理:语际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
第五章翻译的思维简论
第六章可译性及可译性际度问题
第七章翻译的程序论
第八章翻译的方法论
第九章翻译美学论
第十章翻译风格论
第十一章论翻译的技能意识
参考书目
(三)目的语的文体适应性原则 从社会效益的观点出发,我们还必须恪守目的语与原语文体的对应问题。文体反映语言的社会功能;反过来说,社会功能必须落实在文体上:特定的社会交际情境要求特定的文体与之相适应。比如,公文要求反映某一行政机构或组织的权威性,要求表现出题材的重要性,因而倾向于大词、长句、行文忌流俗。我们在翻译公文材料时,就必须悉心把握住公文文体的特征,并将它对应地反映在目的语中。“语贵适境,文贵适体”。只有在文体与语言情境相适应的情况下,语言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得益彰。② 3.1.2翻译的共时观和历时观 语际的意义转换还必须受共时条件和历时条件的制约。翻译应当适应共时性,也应当适应历时性。前者指多样性和同一性,后者指可变性。总之,翻译是永无止境的艺术,世界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翻译。 翻译共时观的多样性指同一个历史时期应当容许对同一原语作品的不同翻译。翻译的多样性产生于译者的不同素质和对原文的不同的审美感应以及智能差。首先,具有不同素质的译者可对同一原语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作出不同的“解释”或“演绎”(interpretation),因而就有不同的“翻译”(renderings)。显然,这种基于不同的理解而创造的不同的翻译再现是一种积极现象,它可以使人们在对比中鉴别高低,从而促进对翻译理论和方法论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除了多样性以外,翻译的共时观还包含同一性原则。如上所述,翻译的多样性产生于译者的不同素质,他们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知识水准和技能水准,不同的理论倾向性(即对翻译的原则、技能规范等等有不同的看法)。但尽管如此,他们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必须是同一的,即: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离开了意义转换的同一性,翻译的多样性势必失去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价值标准。 翻译的历时性指翻译的可变性,这种可变性产生于价值标准的变更,而价值标准的变更又常常是历史发展或历史变革的结果。十九世纪末严复(1853—1921)译《天演论》(1898)时提出的所谓“雅”,指的是桐城派的先秦笔韵。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兴起,“文言文”成了历史的陈迹。二、三十年代中国译论中所谈论的“雅”,已经不再是严复当年所倡导的“雅”了。时至今日,“雅”的内涵又发展成“最佳可读性”。八十多年来,中国译坛虽然大体仍以“信达雅”为译事楷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三难”之说的内涵迭变,对译作的品评标准也因各个历史阶段价值观之不同而演进变化。因此,我们既不能将翻译理论看成流变不定、莫衷一是的权宜之议,又不能将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及方法论等等看成一成不变、恒定守常的条条框框。翻译的历时性还要求我们在对待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发展观。翻译理论有稳定的一面,也有“非稳定”的一面。翻译的基本理论概念,如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原则、词类转换 法、翻译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等都是稳定的,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其基本内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绝不能忽视翻译理论“非稳定”的一面。比如,翻译的方法论必然会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化及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等等语言学科的发展研究向前推进而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各项方法的运用机制也将得到更充分的揭示及理论阐述。①我们在“绪论”中讨论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时已提到我们必须注重开拓。严格说来,科学的翻译理论目前仍处在创建阶段,有许多研究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许多理论问题要求我们用科学的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崭新知识和观点去加以审视、整理及阐发。这是我们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3.2翻译的任务、特征和翻译者的条件 翻译的任务是在尽可能发挥翻译的社会功能的条件下,实现语际的尽可能完善的意义转换,寻求尽可能准确的意义对应。为此,翻译者必须掌握以下翻译运作的特征: (一)客观制约性 首先,翻译思维的活动领域是被“预先限定”(predefined)了的:原文的词义、句义是被预先限定的;原文的章句组织、情态体势也是被预先限定的。总之,翻译的工作对象,是被预先限定的客体。这是翻译所面对的最基本的现实,也是它不同于写作和创作的最基本的事实。从事翻译不能凭兴之所至,任情思飞扬。翻译所处的,是一块处处有限制,甚至是布满陷阱的方寸之地。 其次,从翻译的成果看,翻译活动也是被。预先规定一了的(predete皿ined);翻译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翻译有其社会功能。翻译的成果必须受到社会接受力(social ac-ceptabmty)的检验。所谓。社会接受力”,指一定时期的文风时尚①、社会的约定俗成机制以及基本读者群(接受者)的知识判断力与审美标准。在社会接受力的综合制约下,翻译必须按。预先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生产出”成品来,否则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正因为如此,中外历代大翻译家才花了很大的力气讨论翻译的标准问题。而所谓“翻译标准”,实际上是在社会接受力制约下的翻译活动质量规范。 客观制约性使整个翻译活动无法脱出原文及翻译标准这双重轨迹;而一旦“脱轨”,即可能前功尽弃。因为任何重大差错都可能动摇读者或社会对翻译的信任,致使翻译效果蒙受其害,使译者的苦心经营功亏一篑。 (二)主观能动性 然而,客观制约性只是翻译活动特征的一个消极面。翻译还有一个经常起重要作用的积极面,那就是翻译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译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这就是说,如果翻译者不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的客观制约性得不到抑制,则翻译益显其难;反之,如果翻译者尽最大可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的客观制约性得到抑制或克服,则翻译可能成为得心应手的脑力劳动。功到之日,理解中难词难句迎刃而解,表达时遣词造句顺理成章,词语呼之欲出,文思流畅,情态贴切。这时,译者不仅不感到方寸之地,步履维艰,反而会觉得自己与作者息息相连,呼应相通,感物吟志,情怀与共。不妨说,这个广阔的、令人神往的天地就是所谓“化境”。 ……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 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从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级出版机构,二十多年来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教师、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多么殷切的期望。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 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自主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的期望于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编者谨识
认识到翻译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其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近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