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发展战略学

聂华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聂华林  

页数:

424  

字数:

5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的专著。区域发展战略是根据区域发展优势与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作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主要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同时,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综述。第二篇侧重于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深层次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了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历史变迁、指标体系和基本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篇阐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在机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依据的原则和决策。

作者简介

聂华林,陕西泾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政策研究员、甘肃省专家咨询顾问团经济组成员;甘肃省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灰色系统研究会理事长;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或科技顾问,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聂华林教授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地方重要项目20多项,其中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间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最终成果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2001);同时还多次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1995、1997、1999)等奖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O余部,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还进入了省级政府决策,或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选摘或被国内重要网站收录,供各级领导和学术界参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已取得了一部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已多次选摘,在《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已发表部分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篇 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发展分析 第一章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与评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一 古典区位论   二 古典区位论的特征   三 古典区位论的意义   四 现代区位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评析   一 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 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及其评析   三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 新经济地理学   二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分工理论   三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收敛及发散理论   四 新经济区域主义的产生   五 新经济区域主义的特征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一 区域自然资源理论观点   二 区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一 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其他因素分析   一 社会经济因素   二 市场条件因素   三 经济管理体制因素   四 资金条件因素   五 国内外政治条件因素  第四节 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一 区域技术进步的量度   二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关系   三 区域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四 区域技术创新的两种模式——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 生产总值指标   二 综合性指标体系   三 绿色GDP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一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二 胡佛一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三 汤普森的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四 日本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五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理论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宁波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探讨   一 从工业化角度划分的几种意见   二 采用指标判断法和三次产业构成进行划分   三 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格局)来反映经济发展阶段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 区域产业分类   二 产业结构模式   三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四 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第二节 空间结构分析   一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二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三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四 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二篇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第五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及其演变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内容   一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   二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类型   一 按规划内容分类   二 按区域属性分类   三 按规划期限分类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   一 国外区域规划   二 中国的区域规划  第四节 规划案例: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一 安徽省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式   二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   四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政策和措施 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问题、结构与方法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规划问题   一 规划的内容问题   二 规划的层次问题   三 规划的时间长短问题   四 规划的目标问题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结构规划   一 基础设施规划   二 城镇体系规划   三 区域环境控制与保护规划   四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   一 线性规划方法   二 模糊线性规划   三 多目标线性规划   四 非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第七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指标体系设置   一 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二 指标体系设置的国际国内基础   三 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一 指标体系的内容   二 指标体系中指标代码及计算公式   三 指标体系的权系数赋值方法   四 几个重要规划指标的探讨 第八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  第一节 复合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   一 弹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二 多目标复合协调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协调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   一 公效兼容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二 效益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三 应用导向型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第三篇 区域发展战略机制与决策实施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嬗变   一 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义及分类   二 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   三 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构成   一 战略目标   二 战略重点   三 战略定位   四 战略方针   五 战略部署   六 战略措施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生成思路及内容特点   一 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生成思路   二 区域发展战略内容的特点  第四节 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因素   一 区位因素   二 科学技术   三 自然资源   四 文化资源   五 政治因素  第五节 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战略与子战略   一 总体战略与子战略的划分   二 总体战略与子战略的特征   三 总体战略与子战略的辩证关系 第十章 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意义及依据的原则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意义   一 战略指导的依据   二 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 利于监督和管理   四 利于经济优势的发挥   五 利于规避市场失效   六 针对性强可行性高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依据的原则   一 理论内涵   二 遵循的原则 第十一章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  第一节 区域系统分析   一 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二 区域系统分析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制定   一 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表达的基本要求   二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与选择   一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方法   二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一般过程   三 我国目前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 可供选择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介绍  第四节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误区   一 主要影响因素   二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常见误区 第十二章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一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   二 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 跨世纪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理论模式   一 区域发展战略的类型   二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理论模式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与措施   一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   二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 第十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案例案例一 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案例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湛江市域发展战略研究案例三 大西南出海通道(广西段)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发展战略学 PDF格式下载



此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在地方科研机构也算是一个名家了,不过因为是区域经济研究,所以不如那些全国性专家出名。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书籍,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经济指标的设定对我有一定的帮助,毕竟全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好书还算不多。买来作为研究参考还是不错的。不过理论性比较强,读起来有些无味。挑着读了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