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与中国社会
2008-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东启
303
本书对近代科学的原发性机制作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近代科学在西欧产生的社会历史途径及认识论上的机制。全书通过对科学技术本质的探讨,阐述了科学精神与科学传统的特征,追溯了科学技术革命的起源,并力图探讨这一一起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者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一章 科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和社会考察 一 科学的概念 二 科学概念的历史考察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的论述 四 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第二章 技术本质的社会考察 一 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 社会动态过程中的技术 三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四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五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依存性第三章 科学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 古代的希腊世界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三 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制度 四 希波战争 五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六 罗马时代第四章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一 古希腊哲学概观 二 米利都学派 三 数学方法论的先声——毕达哥拉斯的自哲学 四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科学建构的意义 五 近代科学的门槛——古代原子论 六 “众学之祖”——亚里士多德第五章 近代科学的渊源——古代的自然科学 一 科学技术的起源 二 人类数学的起步——古希腊的数学进展 三 西方天文学的开始 四 古代力学及其他科学状况 五 中世纪欧洲科学的衰落 六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六章 近代科学与社会 一 近代科学起源的思索 二 科学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三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五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第七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解读 一 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 二 中国秦汉以来的社会形态不是封建社会 三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析 四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纵向演变 五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状况 六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综合特征 七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矛盾分析第八章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一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钩沉 二 西学东渐的肇始 三 东西方文明的最早冲突 四 被动的现代化尝试 五 从科学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 六 历史的超越——科学不会成为专制的工具
1888年达尔文在《生活信件》中指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英国现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P.布莱克说:“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也有人认为:“若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不是别的,它实在是违反常识的一种思路,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投以新的一瞥。”12世纪初期的宇宙论者威廉最早尝试为科学下一个定义,为了把科学和神学分开,他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他最早提出科学是一种知识的思想。迄今为止多数人把科学视作一种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体系,就强调科学并不是零星知识,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尚不纳入系统的零星知识,还不能算是科学。有人反对把科学看成是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指知识的加工过程。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就像牛奶不是奶牛一样。英国的c.辛格(大英百科全书条目撰稿人)认为科学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所以“科学”与“研究”往往等同起来。这就意味着科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知识。保加利亚的T.H_伏尔科夫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也有人认为,前两种定义都只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学的本质,因而都是片面的。他们认为科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也包括知识生产的动态过程。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家凯德格夫认为:“科学的概念既用于表示科学知识的加工过程,也用于表示由实践检验其客观真理性的知识的整个体系。”还有人认为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给科学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近代科学与中国社会》是中国科技哲学研究书系之一。
有些文字作者有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