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府伦理研究

高晓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高晓红  

页数:

300  

字数:

26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政府伦理研究专著。全书除绪论外,共七章,主要包括政府与伦理的概念分析,作为伦理实体的政府,政府伦理精神,政府制度伦理,公共行政伦理,公务员道德等。本书全面论述了政府的伦理实体本质,认为公共行政伦理渗透在政府活动的方方面面,道德伦理对公务员的公共行政实践至关重要。本书对促进政府伦理道德建设、提高公务员公共行政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高晓红,女,1964年10月出生。1982年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工作,任教至今。1999年获经济硕士学位,200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MPA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篇。

书籍目录

绪论 政府的政治本性与伦理本性上篇 政府伦理的道德哲学基础 第一章 政府与伦理的概念分析  1.1 伦理与道德  1.1.1 伦理  1.1.2 道德  1.1.3 伦理与道德的分殊与统一  1.2 政府与伦理  1.2.1 政府  1.2.2 作为组织的政府  1.2.3 政府与伦理关系的两种传统 第二章 作为伦理实体的政府  2.1 实体与伦理实体   2.1.1 实体   2.1.2 伦理实体  2.2 伦理实体的辩证体系   2.2.1 家庭:自然社会的伦理实体   2.2.2 市民社会:异化的伦理实体   2.2.3 国家:政治社会的伦理实体  2.3 政府:“国家”伦理实体的“整个个体”   2.3.1 政府是“国家”伦理实体的“整个个体”   2.3.2 政府的伦理规律 第三章 政府伦理精神  3.1 “政府伦理世界观”   3.1.1 “道德世界观”   3.1.2 “伦理世界观”   3.1.3 “政府伦理世界观”  3.2 “政府伦理世界观”与“政府伦理精神”   3.2.1 “精神”与“伦理精神”  3.2.2 “政府伦理精神” 第四章 伦理“普遍物”与政府公共性  4.1 政府的公共性  4.1.1 政府公共性的理论探源  4.1.2 作为政府根本属性的公共性  4.2 现实中的公共悖论  4.2.1 权力的公共悖论  4.2.2 利益的公共悖论  4.3 政府组织的道德责任 ……下篇 政府伦理的逻辑结构与现实建构 第五章 政府制度伦理 第六章 公共行政伦理 第七章 公务员道德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府与伦理的概念分析1.1 伦理与道德 “伦理”与“道德”,是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在一般意义上,并不对二者做很严格的区分,无论是在中文中,还是在其西文的对应词里,“伦理”与“道德”常常通用,甚至“伦理道德”有时连在一起变成一个概念,它们都是关涉人们行为品质的善恶正邪,乃至生命的意义和终极关切的。但是,“伦理”与“道德”这两个概念相通却不相同。无论是在词源中还是在概念内涵中,二者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考察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伦理”与“道德”的概念本质。1.1.1 伦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伦理”的理解是不同的,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正如德国古典哲学杰出代表人物黑格尔所言:民族是伦理的实体,伦理是民族的精神。


编辑推荐

“译著系列”、《政府伦理研究》丛刊,将围绕以上三个结构展开。我们试图进行的努力是:这两个系列将以学术交流,包括团队成员对国外著名大学、著名学术机构、著名学者的访问,以及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基础,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主题和主线,由此凝聚自己的资源和努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只能提出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因为任务的提出表明完成任务的条件已经具备或正在具备。也许,我们提出的是一个自己难以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完成任务的条件尤其是我本人和我们这支团队的学术资质方面的条件还远没有具备。我们期图通过漫漫兮求索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建立起以道德哲学、科技伦理、重大应用为三元色的“东大伦理”的学术标识。这个计划所展示的,与其说是某些学术成果,不如说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为中国伦理学事业贡献自己努力的抱负和愿望。我们无法预测结果,因为哲人罗素早就告诫,没有发生的事情是无法预料的,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信心展望未来,我们唯一可以昭告和承诺的是:我们正在努力!我们将永远努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政府伦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还,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