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研究

赵立坤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赵立坤  

页数:

3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研究》着重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为切入点,力图说明卢梭的浪漫主义与启蒙时代之间的内在思想联系,从而表明它是一种心灵理性对头脑理性的反叛。虽然卢梭浪漫主义在表面上是以情感来反对理性、以道德来批判文明,但其精神实质却是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文明的辨证统一。其二,从综合的、文化的角度,解读卢梭思想,从而阐明卢梭的政治学说旨在寻找秩序与追求平衡。其三,卢梭所代表的初创时期浪漫主义的重要内涵与核心特征在于审美,它开启了反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情感、审美的批判路径,从而表明浪漫主义对审美现代性的获得。

作者简介

  赵立坤,1955年12月生,祖籍辽宁鞍山。1981年底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1984年作为进修教师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深造。现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世界史硕士点负责人,硕士导师。2002年-2005年担任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委、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委。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湖南省社科联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1项。参著《什么是封建主义,怎样肃清封建主义》,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系列论文“西方近代思想史”研究,获得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四等奖,论文“20世纪:历史环境与社会主义”,获得湘潭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浪漫恰似水——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第一章 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一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1.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3.理性主义与启蒙运动二 启蒙理性的内涵与特征1. 自然科学的方法2.认识论中欲望和情感的因素3.道德取向与价值判断4.功能上的内在统一性5.独创力量三 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力量1.对宗教的批判与重建2.对理性的自我批判3.浪漫主义——时代锻造的武器第二章 卢梭浪漫主义的哲学思想一 浪漫主义的内涵1.关于浪漫主义的描述2.“浪漫的”一词的起源和演进二 浪漫主义的“信仰自白”1.感觉论与自然神论2.情感信仰三 浪漫主义的存在意识1.政治哲学——人性本善,善本自由2.道德思想——善良情感3.宗教信仰——内在良心4.美学:开启由善向德的通道方向5.历史观念:自然道德秩序第三章 浪漫主义政治学说一 社会契约1.善本自由的政治信念2.政治规则的设计论证3.政治的浪漫4.性善论与政治的浪漫性二 教育理想1.以自然教育批判理性教育2.教育的宗旨3.道德教育4.公民教育三 法律思想1.自然法的情感内核2.自然状态的价值意蕴3.社会契约的善良行动4.“公意”社会的美德统治5.法治的道德支持第四章 道德思想与道德关怀一 道德思想1.“文明人”与“自然人”的对立2.憎恨特权等级,同情弱者3.文明发展与道德的冲突4.信仰对道德行为的替代二 道德关怀1.道德的“边疆”2.理性的两个向度3.道德关怀的内涵4.道德关怀的启迪第五章 宗教思想一 自然宗教1.批判天主教2.反对无神论二 情感与宗教1.宗教的根源在于情感2.人与上帝的中介在于天良三 独创的宗教信仰:天良神论1. 内心信仰2.感性良知第六章 浪漫美学一 鲍姆加登与卢梭1.鲍姆加登创立美学2.卢梭的美学二 浪漫美学的表征1.否定性的美学思想2.自然即是美3.道德即是美4.平等即是美三 浪漫主义文学1.情感地位的确立2.自我个性的张扬3.讴歌大自然及人与自然的融通4.抒发灵魂的梦幻四 浪漫美学的影响1.对康德美学体系的影响2.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3.对审美现代性的影响第七章 历史观念一 与理性主义史学的比较1.对理性主义形式逻辑的反抗2.浪漫主义史学二 心灵和精神的生活体现1.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2.人性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 人文历史学的萌芽1.人本质的道德主义历史2.采用想象的史学方法第八章 浪漫主义与审美现代性一 浪漫主义的区分二 前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三 审美现代性的获得参考文献一 卢梭本人的著作二 国外学者研究著作三 国内学者研究著作四 参考论文五 外文资料后记


编辑推荐

  《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研究》在吸取学界关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研究的诸多成果基础上,对卢梭思想进行了综合考察和重新审视。旨在通过对卢梭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道德理论、教育理想、宗教立场、美学态度、文学创作以及历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卢梭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思潮的精神实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