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

刘湘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湘云  

页数:

323  

内容概要

本书是“广东商学院学术文库”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利率敏感性业务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利率动态行为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计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管理策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刘湘云,男,湖南衡阳人,1972年7月出生,现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和公司金融;近五年来,在《财经研究》、《预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南开管理评论》、《武汉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和ISTP收录各1篇;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拟实现的创新之处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3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理论与经验根据 3.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与形成机理 3.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理论证明 3.3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数据的经验分析4 利率敏感性业务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 4.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方法选择 4.2 商业银行业务的重新分类——基于利率敏感性的划分 4.3 基于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 4.4 基于违约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5 利率动态行为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计量 5.1 利率动态行为概述 5.2 收益率曲线非平移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 5.3 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6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实例及效率分析 6.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6.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实例——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6.3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效率分析7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管理策略 7.1 商业银行传统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的局限性 7.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随机久期免疫策略 7.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管理策略实证分析——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附录 一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专用术语注释 二 有关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估计的GuAss程序 三 连续时间随机过程的有关理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有关文献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回顾与评价。本书主要从利率风险暴露、利率风险计量和利率风险管理三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因而本章也从此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具体包括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文献综述、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的文献综述和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2.1 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利率风险暴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有关研究成果不多,这主要与我国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密切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黄建锋(2001)认为,传统的利率风险多用于债券的投资风险分析,而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重视是随着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得到确定和肯定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国内政局的演变、经济形势的恶化、宏观政策的转轨、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利率的变化等,这些宏观因素将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走势,最终对商业银行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如期限、利率、数量等的失衡,利率决策管理的失误,利率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等。戴国强等(2005)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由于总体利率水平显著升高和利率波动迅速放大而产生转型风险,利率市场化后的风险是所有经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国家面临的共同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重新定价风险、内含期权风险和其他风险等。马蒙蒙(2003)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基础性和结构性的变化,规模迅猛扩大、效率显著提高;同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系统风险也大为加剧,在诸多类型的金融风险中,利率风险成为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等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