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

李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翔  

页数:

415  

内容概要

本书为作者的文集汇编,收录了作者从事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的最近成果。全书系统探讨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与企业的关系、银行与钱庄的关系、行业经营管理、中外合资银行的发展等问题。

书籍目录

一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论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 金融扩散中的区位差异——以近代上海、汉口、重庆三地华资银行业的发展为例 1922-1931年重庆申汇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略论晚清海关与本国金融业的关系二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中国早期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初探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业对棉纺织业的直接经营 略论抗战时期后方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趋势 近代新式银行的放款利率及其对产业的影响三 银行与钱庄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柔性博弈——近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银钱关系探析  略论上海银行公会与钱业公会的合作关系 抗战时期上海银钱业关系初探 从1924年的“划条事件”看上海金融业的制度性风险四 行业经营管理 民国时期华资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 银行的“钱庄化”与钱庄的“银行化”——近代中国金融企业发展模式探析 试论近代中国银行资本的财政化现象五 中外合资银行的发展 论民国时期的中外合资银行 近代中外合资银行的经营特色刍议 中法实业银行停业风波述评六 银行家述评 走出国门看世界的中国银行家——张嘉璈1929年至1930年出国考察之行述评 论抗战时期的上海银行家后记

章节摘录

  一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30余年后本国的新式银行业也应运而生。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无论是工业资本还是银行资本,均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带来了整个近代国民经济全面而徐缓的增长。这一历史发展事实已经得到不少中外学者的积极肯定,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但是,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演进过程中,银行资本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它所扮演的又是一种什么角色?目前学术界对此尚存有较大的歧异,既有肯定者,也有否定者,亦有既肯定又否定者。本文试图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具体测算银行资本在工业资本形成中所做的贡献,以求对该问题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在现代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生产投入的增加,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都要由货币资金来推动,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的和持续的推动力。对于处于经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的作用更显重要。落后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一个必要韵条件就是提高生产性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 PDF格式下载



还可以,写论文有用!


对很多问题有专门的论述,但版本不太好


看了感到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