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

高文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高文惠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该书稿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荷兰裔南非白人作家J.M.库切放置于后殖民文化语境之中,考察其创作的后殖民文化特征,并试图捕捉其创作中的某些本质性内涵。   本书的发表,对中国当前文学界与学术界的同人理解后现代主义、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命题、后殖民文学形态、流散写作的文化身份等问题,无疑都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高文惠(1971- ),女,山东德州人,文学博士,德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东方英语文学研究。现已有《外国文学研究》、《东方丛刊》、《山东社会科学》、《文艺报》、《名作欣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 一 库切其人及本课题的缘起 二 库切创作的后殖民文化语境 三 相关术语梳理 四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后殖民文学形态 五 方法和研究路径第一章 混杂性身份和边缘书写 第一节 流散写作的崛起及其文化身份特征 一 流散写作的界定及其在当代崛起的原因 二 混杂性身份和双重视角 三 文化身份重构和世界主义倾向 第二节 抵制中心的帝国流散者及其混杂性文化身份 一 双重的他者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二 流散的真实情境和身份的困惑 三 理想的国民身份和中间的历史位置 第三节 流散写作的文本特征 一越界的生存经历 二 文化的杂交品种 三 对话的形式特征 四 语言的焦虑 第四节 边缘人的自由:挣脱锁链面向光明的囚徒 一 挑战政治权威 二 对抗审查制度的压制 三 与现实主义主流文学观念的论争 四 建立南非文学的自觉意识第二章 交互作用中的主体性 第一节 哲学背景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一 从主观主义的主体性向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哲学转变 二 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理论对西方启蒙主义理性主体权威的颠覆 三 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第二节 南非文化语境中人际沟通的困难 第三节 殖民者的自我和殖民地的他者:主奴关系的哲学反思 一 殖民自我的复制 二 想象殖民地的他者 三 来自殖民者的凝视 四 与自我建构不可分离的他者存在 第四节 女性他者的反抗之声和荒漠中的沟通之路 一 女性的缺席存在和言说自己历史的努力 二 女性主体性的追寻 三 对阿非利垦民族主义神话中理想女性形象的颠覆 四 艰难的沟通之路第三章 与历史权威的对抗和当下现实中的道德选择 第一节 历史之谜 一 历史的虚构性和意识形态书写 二 不可再现的历史 三 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对抗关系 四 文明与野蛮的暴力循环 第二节 帝国历史叙述的解码 一 18世纪的旅行叙述 二 20世纪的媒介帝国 三 危机时代:晚期帝国的历史叙述 第三节 历史的责任和转型期的道德重建 一 历史的耻辱和个人的责任 二 补偿、和解和转型期的道德重建第四章 反话语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 经典的反话语:《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重写 一 帝国探险英雄神话的解构 二 女性叙述者的抗争 三 星期五的沉默 第二节 对整个权力系统的反叛:规训、惩罚与迈克尔·K 一 权力系统对个体的释义和捕获 二 阐释对象的自我释义和经历自身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 挑战普遍主义原则 一 寻找非洲的言说体系 二 冲击西方传统叙述模式的权威 三 解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真实观 四 颠覆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和对作家特权的放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 PDF格式下载



认识库切了解库切 ,一点一滴积累吧


研究后殖民让你多角度了解库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