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陈世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世联  

页数:

354  

字数:

37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儿童社会化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社会化的问题成为如此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儿童社会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需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与教育学等跨学科出发开展研究,如此方能寻求到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方法。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儿童在特定文化和社环境中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习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以及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化是儿童和社会文化之间互相作用的沟通过程,也是文化认同的过程。从儿童社会化的这一内涵中可以看出,单从任何一学科去实施研究,都可能走向狭隘与偏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文化的视角 第一节 大写的人:儿童是什么 一 自然人:儿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二 活动的人:儿童是一种活动的存在 三 未知的人:儿童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四 社会人:儿童是一种社会的存在 五 文化人:儿童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第二节 儿童的社会化:儿童何以成为人 一 多学科视阈下的儿童社会化内涵解读 二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三 他律与自律,儿童社会化的教化与内化功能 第三节 社会规范: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一 社会规范的概念界定 二 社会规范的类型和功能 第四节 文化:儿童社会化的内核 一 文化的内涵 二 儿童与文化:文化特质的获得 三 文化认同:儿童社会化的本质 第五节 儿童社会化困境:一种辩证分析 一 社会文化转型与文化认同危机 二 社会化偏差与失败  三 不完全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四 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第六节 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多元文化为价值取向  一 文化和文化学取向为儿童社会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 基于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  三 多元民族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启示第二章 民族风俗习惯:教化与内化功能 第一节 民族习俗:功能及其分类 一 民族习俗 二 民族习俗的分类 三 民族习俗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民族习俗:多样性的文化生态 一 各美其美:习俗因差异而呈现生机与美丽 二 美人之美: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民族习俗观 第三节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陶冶与制约 一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认知 二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情感 三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行为第三章 民族信仰:个体化与社会化功能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深层形式:宗教与信仰 一 宗教:一种特殊的文化 二 信仰:文化的深层次形态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与信仰:多元与趋同 一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二 美美与共: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的趋同性 三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第四章 民族文学艺术:文化传承与文化模塑第五章 家庭教育:早期社会化与互向社会化第六章 学校教育:主文化与亚文化第七章 同伴群体:模仿与同化第八章 传播媒体:一个多元文化的空间第九章 民族互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文化的视角  人研究人,不同于人研究物。研究者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观点和境界,就是研究者不但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身外之物,而且还要能利用自己是人这一特点,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这个被研究的对象。  ——费孝通  社会化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探讨儿童社会化的课题,需考问儿童是什么人?儿童何以成为人?儿童成为何种人?儿童之为人的本质是什么?儿童如何获得文化特质?此外,还需寻求儿童社会化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研究视角,等等。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一一展开,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儿童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 大写的人:儿童是什么  中国文字的特点有形与意两个方面,“人”字从形看可以说是特别简单的结构,而从意看却是特别深刻而又特难把握的。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界、教育界对人学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是,入学的彰显并没有消解现实中的存在了几千年的关于人的问题,入学理论的成就也并没有弥补对人的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这样的问题和困境不得不促使人们进一步去求索:人究竟是什么?儿童是什么?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在考问,教育家们也在追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PDF格式下载



读了对我写文章有很大的作用。


作论文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