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韩振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韩振峰  

页数:

733  

前言

  我们知道,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上不停顿。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就足因为它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不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作出系统的阐述,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六届二中、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事业的新发展。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根据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大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大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大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等五章,系统研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贡献。

作者简介

  韩振峰,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导师组组长。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社会科学五十人工程首批入选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近年主要从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国情学》、《人生哲学》、《青年世界观导向》、《青年人生观导向》、《青年方法论导向》、《爱国主义教育辞典》、《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工作通论》、《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邓小平教育思想论纲》、《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等著作。在《人民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2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6项,多项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近年多次参与党和国家重大课题的调研与起草工作,参与中宣部组织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书的撰写工作。多次出席中共中央及有关部委组织的重要理论会议,并受到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书籍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经验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历史演变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一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理论成果研究一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二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三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四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五 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六 毛泽东对党风、学风和文风概念的科学界定七 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八 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九 毛泽东的学风建设思想十 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十一 毛泽东的密切联系群众思想十二 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十三 毛泽东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思想十四 毛泽东的艰苦奋斗思想十五 毛泽东的党风建没方法论思想十六 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十七 刘少奇关于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思想十八 周恩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十九 周恩来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第二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大理论成果研究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二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三 邓小平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四 邓小平的“两个开放”思想五 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六 邓小平科教思想的当代经济价值七 邓小平的尊师重教思想八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九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践风格十 邓小平的执政党党风建设思想十一 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十二 邓小平的新时期人民政协思想十三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十四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十五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十六 邓小平的精神动力思想十七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十八 邓小平的创新性思维十九 陈云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二十 陈云的党员干部学习思想第三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大理论成果研究一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十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十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要求十四 “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价值十六 “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十七 “三个代表”与“三大创新”十八 “三个代表”与教育发展十九 江泽民的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第四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研究一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二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四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原因五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体系六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七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内在逻辑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十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十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三 党的先进性足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集中体现十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十五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十六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十七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辩证关系十八 创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十九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战略意义二十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二十二 胡锦涛关于坚持“两个务必”与实践“三个代表”关系的思想二十三 胡锦涛关于增强领导干部“三个意识”的思想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三“四个坚定不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四 解放思想: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法宝五 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六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七 全面建没小康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八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记

章节摘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学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研究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必须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巾国化”的命题是谁提出来的?它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在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过哲学的中国化问题,但是他也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