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与史学
2009-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晓平
247
无
林晓平教授的《先秦诸子与史学》集中论说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关系,从这样的角度讨论史学,丰富了史学研究的内容,对于认识诸子学同样是有价值的。从这样的思维出发,也为研究秦汉以后的史学,开拓了思路。这几年,我逐渐体会到,研究中国史学思想史,要十分重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其中一个方面,是对“四部”的理解。从总体上说,经、史、子、集四部,是分而不可分的,虽然经、史、子、集四个部分不同,但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古代史学家往往是一身多任,历代优秀的史家,也是思想家,是“子学”中有贡献者,从而彰显出经史、子史的直接联系。《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老子为柱下史,周守藏室之史,这不只从文献保存的意义上说,更重要的是史学的根本理念。论变化之大道,说天地社会的消息盈虚,是《老子》的最重要的观念,也是后世“史”的根本特性。古代的“史”与“子”,原是分不开的,司马迁当年写的《太史公书》,是作为“成一‘家’之言”提出来的。《太史公自序》中论“六家之要旨”,对先秦诸子作了总结,由此,形成司马氏父子的融会众家,以形成一家之言的治史思维途径。司马光是史家,又是北宋的“六子”之一,是周、二程、张、邵的“五子”之外的又一“子”,《宋元学案》中特别为司马光立了《涑水学案》。在《资治通鉴》中。
本书探究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的关系,阐释先秦诸子特色显著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变化的观念以及总结历史治乱盛衰的思想等等,尤其是先秦诸子在中国史学开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同时,将先秦诸子与二十世纪的史学现代化联系起来,从考古、信古与疑古的视角讨论诸子书的史料价值。
林晓平,一九五八年生,汉族,江西赣县人。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二○○四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近些年来,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共八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史、文化史及民俗学。
绪论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 一 先秦史官与诸子之学 二 先秦史官文化与诸子史学观念 三 诸子与经及史第二章 先秦诸子的历史变化观 一 历史变化的趋势性 二 历史变化的方向性 三 “通变”的历史观 四 “时”的观念与历史变化观第三章 先秦诸子对历史“治乱盛衰”的总结 一 两周以来总结历史盛衰的思潮 二 先秦诸子关于历史“治乱盛衰”的思想第四章 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史料及其价值 一 《论语》与《孟子》 二 《老子》与《庄子》 三 《墨子》 四 《荀子》与《管子》 五 《韩非子》第五章 先秦诸子与历史知识的运用 一 以史为鉴的思想与历史教育 二 “先王”、“后王”的观念与历史知识运用 三 诠释立场与诠释意义生成:从诠释学的角度看先秦诸子对历史知识的运用第六章 先秦诸子与中国史学的开创 一 子学时代的恢宏与中国史学的初创 二 先秦诸子与中国传统史学的确立附录 春秋战国史官职责与史学传统 一 春秋战国史官的主要职责 二 春秋战国史官与巫、卜、祝的联系与区别 三 春秋战国史官与中国史学传统的开创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诸子学术思想是先秦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在先秦学术发展大势中才能把握住诸子学兴起的问题,思考诸子学的基本特点,并进而讨论诸子学与中国古代史学的关联。这一课题的讨论对于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民族特点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史学史上,对经史关系问题,相对地说,研究得比较多,但“子”与“史’’是怎样的关系,则论述得比较少。有的学人提出诸子亦史的命题,但未能展开讨论。本章侧重从先秦诸子与史官及可作为史书来看待的“六经”的关系,来探讨其学术渊源,以此进一步理解诸子与史学的关系。一先秦史官与诸子之学(一)学在官府、学术下移与诸子兴起在殷周时期,学术为官府所垄断,即学在官府。章学诚说:“三代盛时,《礼》以宗伯为师,《乐》以司乐为师,《诗》以太师为师,《书》以外史为师,三《易》、《春秋》亦若是则已矣。又安有私门之著述哉。”他所说的正是三代的学术文化掌握在官吏手中,学在官府,当时没有私人著述。汪中说:“昔在成周,礼器大备,凡古之道术,皆设官以掌之。官失其业,九流以兴,于是各执其一术以为学。”亦说明诸子兴起是“官失其业”,才导致“九流以兴”。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本书试图探究先秦诸子的学术渊源与“史”的关系,阐释先秦诸子特色显著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变化的观念以及总结历史治乱盛衰的思想等,尤其重视对先秦诸子在中国史学开创过程中重要作用及影响的探讨。我对先秦诸子以及先秦史学一直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兴趣,而当我真的打算把《先秦诸子与史学》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时,我还是感到一定的紧张和压力。这是因为,首先,有关先秦诸子的生活年代、著作真伪等问题,涉及对诸子及其与史学关系的正确评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但自古以来,这类问题‘就聚讼纷纭,被学者目为棘手难题,如何妥善解决?实属不易之事。其次,由于有关先秦诸子与史学的问题,前人研究较少,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将存在着参考资料相对缺乏的问题。第三,要科学地揭示出先秦诸子与史学的关系,须具备史学史、思想史、先秦史等学科的坚实基础,既要求有扎实的历史文献研究的功底,又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综合能力,这对作者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该论题还要求打通诸子,并进行经史关系、经子关系、子史关系等复杂问题的探讨及比较研究,其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我的导师吴怀祺教授给予了我鼓励和支持,并对我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如果没有先生的鼓励、支持和指导,这样的难题即使我敢想也不敢做,敢做也做不好,先生多年的教诲。
无
书品不错,了解中国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