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规划导论

聂华林,李光全 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聂华林,李光全 编著  

页数:

326  

字数:

381000  

内容概要

本书在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选择上,着重介绍了一些成熟的理论方法和适用于中国目前实际和发展的相关内容,同时对于一些理论与方法的最新进展,也适当地作了一些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开阔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本书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规划区域的形象设计与策划和区域规划的营销来提高受众群体对于区域规划的理解、参与和执行的能动性,希望对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应用做出一定的探索,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简介

聂华林,陕西泾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政策研究员,甘肃省专家咨询顾问团经济组成员;甘肃省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灰色系统研究会理事长;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或科技顾问,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聂华林教授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地方重要项目20多项。其中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间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最终成果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2001):同时还多次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1995、1997、1999)等奖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还进入了省级政府决策,或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选摘或被国内重要网站收录,供各级领导和学术界参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已取得了一部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已多次选摘,在《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已发表部分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规划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第一节 区域规划演变的历史考察
一 西方区域规划的演变
二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进程
第二节 中国区域规划演变的反思
一 中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二 西方区域规划的历史演变给中国的借鉴
第二章 区域规划概述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一 区域规划的内涵
二 区域规划的特征
三 区域规划的作用及任务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一 区域规划类型
二 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一 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
二 区域规划与经济区划和国土规划的关系
三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四 区域规划与专业规划设计的关系
第三章 区域规划方法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一般原则与步骤
一 区域规划的原则与常用模型
二 区域规划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方法
一 信息方法
二 因素分析法
三 类型方法
四 状态方法
五 决策方法
六 模型方法
七 比较法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数量方法
一 线性规划方法
二 非线性规划法
三 动态规划法
四 多目标规划法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系统方法
一 系统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二 系统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第四章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一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
二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三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二 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三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四 土地需求量预测
五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六 土地利用分区
七 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一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二 土地整理规划
三 土地开发规划
四 土地复垦规划
第五章 区域产业规划
第一节 区域产业规划概述
一 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
二 区域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三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空间布局
第二节 区域产业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 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整理
二 产业结构演进趋势预测
三 主导产业(群)的选择
四 产业发展战略的选取
五 产业布局模式的选取
六 产业布局政策的制定
第三节 区域专项产业规划
一 农作物优化布局规划
二 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
三 工业生产布局规划
四 区域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基础设施概述
一 基础设施的含义
二 基础设施的特征
三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 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评价
二 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投资规模的需求预测
三 确定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四 基础设施的具体空间配置
五 基础设施的投资供给分析
六 基础设施发展的措施选择
第三节 区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一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二 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三 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
第七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一 城镇体系的内涵
二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 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条件
四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特点与层次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一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二 区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三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第八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概述
一 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二 区域一体化的形式
三 区域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四 企业的空间扩张与区域一体化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 区域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内容
二 区域一体化互动框架
第九章 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 区域环境规划概述
一 区域环境规划的含义
二 区域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原则
第二节 区域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 环境调查与评价
二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三 环境预测
四 环境功能区划
五 环境规划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六 环境规划的实施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专项规划
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二 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三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四 噪声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第十章 区域生态规划
第一节 区域生态规划概述
一 区域生态规划的含义
二 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第二节 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一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二 生态调查与分析
三 区域生态评价
四 生态区划
五 生态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六 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三节 区域生态专项规划
一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规划
二 生态工业规划
三 生态旅游规划
四 生态文化规划
第十一章 空间管治分区与规划
第一节 空间管治概述
一 空间管治的基本原则
二 空间管治的重点内容
三 空间管治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空间管治分区规划
一 空间管治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二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处理好的基本问题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
四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保障政策
第十二章 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应用
第一节 区域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 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
二 区域规划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编制模式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编制程序
第四节 区域规划文件的编制
一 区域规划说明书的编写
二 制图
第五节 编制区域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 注意重大项目开发策划与区域规划的协调
二 注意规划标志系统设计与区域规划的统一
三 区域形态认知与规划区域形象设计的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规划导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