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大钊传(上)

朱成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朱成甲  

页数:

566  

字数:

622000  

前言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 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 这是老革命家林伯渠,1958年10月4日为即将出版的《李大钊选集》题诗的前四句。它以贴切的比喻,形象的语言,深刻地说明李大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李大钊生于1889年,他成长与奋斗的年代,大体上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或戊戌维新以后的30年。这30年,既是中华民族遭遇空前民族危机的时代,又是中华民族激发空前生机活力、从此走上青春再造的时代;既是中华民族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通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方向根本转折的时代,又是在革新与革命的两大政治潮流的推动下,实现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根本转型的时代。从而,两千余年以厉行一道同风而衰败的中华,才真正出现人才辈出的时代,才真正出现历史需要巨人而又能够产生巨人的时代,而李大钊恰恰就是生长与奋斗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李大钊从“束发受书”之时起,即深感“国势之危迫”,立志“深研政理”,去寻求“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由此,他曾接受以追求和平改革为途径、实现君主立宪政治的改良主义;曾坚决拥护并捍卫由暴力革命而来的民主宪政制度,即民主主义。在这两大政治潮流中,他都曾起过不同凡响的作用。但是,李大钊仍不停止自己的探索,不断与时俱进,终于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又率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人,是20世纪中国在孙中山之后又一位“登高一呼”、率先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 李大钊具有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与著名学者的综合特征。他对于时代潮流感应之敏锐,对于时代精神理解与探讨之深刻,对于历史使命承担之勇敢与自觉,在奋斗与追求中所表现之坚韧与执著,在中国近代人物中都是罕见的。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运用方面率先开辟了新时代,而且在如何建立现代国家的诸多理论领域也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有:以人为本、反对专制人治的民彝政治思想;人天合一、能动转化的青春哲学思想;以人权为中心、以宪法为保证的民主法治思想;以包容、协调、和平进化为中心的调和思想以及适应新潮流的平民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李大钊立志“深研政理”、寻求爱国之道的心血与智慧的重要结晶。 李大钊的理论探索,与中国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客观需要、与现实的政治斗争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李大钊留给我们的文字中,涉及了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社会思潮、重要政治集团、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其社会历史内容之深广与思想文化内涵之丰富与深刻,都是并不多见的。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看不到一篇是闲文,几乎是具有篇篇皆政、篇篇皆史的特征。所以,从总体上说,人们如果对于戊戌以后30年的中国政治史、中国思想文化史没有相当的了解,那么,要想真正比较全面、正确、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李大钊,那简直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李大钊的人生道路和思想理论具有上述的特点,所以,本著才不能不涉及比较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诸多重大复杂的中西文化问题。本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帮助一些读者缩小与李大钊之间在时代方面与学术文化方面的距离,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李大钊为了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与伟大复兴,为了实现建设新中国与新世界的崇高理想,不惜牺牲奋斗,直至献出最宝贵的生命。他的理想、思想理论、业绩,崇高人格与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发扬与继承。关于李大钊人格与人生的典型意义,著名学者张申府先生曾有很精到的说明。张申府先生说: 他应说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完人。不论他的思想,他的行动,他的为人,他的待友处家,都是无可訾议的。他的思想的前进,他的行动的积极,他的为人的纯洁,他的对人的温厚,他的道德的高尚,他的革命情绪的热烈,所有这些兼而有之,真可说是一时无两。(见《忆守常》)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阐述李大钊在1918年进入北京大学以前的人生历程。其中,重点阐述他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袁护国、反段护法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与重要作用;深入剖析他与当时的主要政治集团、主要社会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突出论述他的新爱国主义主线与探寻“救国政理”的主要思想成果,如民彝思想,青春思想,民主法治思想,调和思想等。从而,使本著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与思想文化分量,不仅是一部李大钊个人的传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独特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政治史。

作者简介

  朱成甲,江苏灌云人,1933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专著有《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老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要论文有:《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与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论毛泽东在党成熟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国民运动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创造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的探讨——兼评石川祯浩的有关论述》等。

书籍目录

引言——量才常以玉为衡
第一章 出生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一 出生的家庭
二 社会环境
第二章 从科举道路到进入新学堂
一 科举考试的准备
二 科举制的末班考生
三 进入永平府中学堂
第三章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与入学后的思想矛盾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创办与招生
二 入学后的理想追求与清廷教育方针的矛盾
三 精神危机与思想家型人物的特征
第四章 立宪大课堂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
一 立宪思潮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影响
二 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与清廷假立宪的矛盾
三 速开国会请愿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
四 第四次国会请愿的特殊意义
第五章 “反满”革命思想
一 《岁晚寄友》——“反满”思想的实证
二 “反满”革命思想的产生
三 “鸡知天明”的觉醒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树立坚定的民主观
一 革命潮流的激荡
二 滦州起义与悼念白雅雨
三 树立坚定的民主共和观
第七章 胜利后的“隐忧”与拥护孙、袁
一 庆幸胜利
二 “统一政府成立”后的“隐忧”
三 拥护孙、袁,批驳中岛端
第八章 第一届国会与《言治》创刊
一 “缓进派”拥袁与第一届国会
二 北洋法政学会与《言治》创刊
三 《言治》月刊拥袁的主要表现
第九章 政党潮中的超政党观察与探讨
一 面对政理难题:政党潮
二 “国赖以昌”政党的先决条件
三 对中国政党的初步审视与考察
四 理想的政党观与现实政党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十章 民初政争与拥袁
一 对于建都地点问题之争
二 对于“张方案”及《临时约法》问题之争
三 对于“宋案”与“二次革命”问题之争
四 对于“军民分治”与裁都督问题之争
五 “南天动乱”——《忆天问军中》
第十一章 拥袁的背景、原因
一 袁世凯的乘时
二 革命党的两难
三 特殊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心理
四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袁氏渊源
第十二章 毕业与抉择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二 鄙弃仕途与政坛生活
三 冲出北洋“樊篱”
第十三章 东京留学
一 并非理想的目标
二 选择早稻田
三 入学前的准备与业绩
四 早稻田的入学与退学
第十四章 走近《甲寅》.结友章士钊
一 《民立报》时期的精神相通
二 《独立周报》时期的神交向往
三 《独立周报》停刊后的困惑
四 “二次革命”失败与创办《甲寅》
五 投稿《甲寅》与结友章士钊
六 章士钊的影响
第十五章 反袁思想与捍卫民主法治
一 法治与人治的交锋:宪法与公布权
二 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焦点——国会
第十六章 反袁思想与道德批判
一 道德人心与民族命运
二 袁世凯的反动腐败与道德人心危机
三 道德批判与“昌学”救国的选择
第十七章 反袁思想与首倡群众对抗力
一 对抗力问题的提出
二 民主制下的对抗与反对极端主义
三 首倡群众对抗力
四 民主法治思想的里程碑
第十八章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
一 陈独秀关于“爱国”何义的困惑
二 陈文的轩然大波与李大钊的意义提升
三 析陈独秀所谓“自觉心”的虚无性
四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
五 《新青年》创刊:陈独秀的积极回应
第十九章 反对侵华“二十一条”与促袁抗日
一 侵华“二十一条”与留日学生的反抗运动
二 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的两个重要文件
三 促袁抗日与促袁进行反省和改革
第二十章 反袁与驳“国情”论
一 为袁世凯复辟服务的“国情”论
二 对古德诺“国情”论的批判
三 特殊的意义与民主法治的教训
第二十一章 逆贼稽征讨,鹏鸟始张翼
一 反袁结社:神州学会
二 策划讨袁赴春申
三 反袁斗争风暴与《民彝》
第二十二章 民彝思想(上)——人的学说与对袁世凯的批判
一 民彝思想的产生
二 民彝思想——中国化的西方人文主义
三 民彝思想与对袁世凯“人”的尺度的批判
第二十三章 民彝思想(下)——人的学说与创建现代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
一 必须“凶民彝而少加牖育之功”
二 必须“杀迷信人治之根性”
……
第二十四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上)——《晨钟报》时期
第二十五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下)——《宪法公言》时期
第二十六章 打破矛盾生活的探索——《甲寅》日刊时期
第二十七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上)——批判梁启超的伪调和主义
第二十八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下)——批判段祺瑞、梁启超的伪国家主义
第二十九章 《此日》——与时俱进赋征程
后记

章节摘录

清王朝变法诏下达后,史家认为,在响应言事中“有关科举者”,以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所上之折,“最受重视”。1901年4月25日,山东巡抚袁世凯率先开疆臣回应之首,上呈了《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他建议,逐年递减岁科、乡试的取中名额,另增实学一科,将旧科所递减之额,作为实科取中之额,但以五成为度,待至数试之后,“即将旧科中五成中额,一并按照实科取士章程办理”,也就是结束旧科。1901年6—8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就变法事宜,向清廷先后发出三次会奏,每次都在万言上下。这三次会奏,对于清廷的下一阶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因而,对于李大钊当时的学习也就影响最大。他们参照日本兴学立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主张:8岁以上人蒙学,“除四书必读外,五经可择读一二部。家塾义塾,悉听其便”。他们主张:“拟令州县设小学校。”“12岁以上入小学校,习普通学,兼习五经。”同时要求:“兼看中外简略地图。学粗浅算法,至开立方止。学粗浅绘图法,至画出地面平形止。习中国历代史事大略,本朝制度大略、习柔软体操。三年而毕业。”“15岁以上人高等小学校”,解经书较深之义理,学行文法,学策论词章;看中外详细地图;学较深算法,至代数几何止;学较深绘画法,至画出地上平剖面、立剖面、水底平剖面止。习中国历史大事、外国政治学术大略。习器具体操。兼习外国一国语言文字之较浅者。学校必设兵队操场。三年而毕业。“18岁高等小学校毕业”,由“本管府考之,分数及格者,取为附生”。取为附生者,可送入府学校,也可以人中学校。我们看到,张之洞的这部分改革设计、恰恰符合当时李大钊的学龄。李大钊因为当地尚无小学可读,所以不能不还是走科举之路。1901年8月29日,清廷诏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这个问题,在戊戌变法时即曾有诏令,但为慈禧所中断。这次重申:“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二篇、《五经》义一篇。”“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同时又规定:“生童岁科两考,仍先试经义一场。

后记

在李大钊120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我的《李大钊传》也即将与读者见面。六十多年前,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说:“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在我的李大钊研究过程中,毛泽东的这段话总是经常地回响在我的脑海里,有时竟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热泪。在毛泽东所说的这种优秀人物中,李大钊实在是最为典型的“可歌可泣”的一位。毛泽东在“可歌可泣”的话以后,接着说:“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毛泽东其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中又谈到上述的思想,并且提到四个“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就是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毛泽东的这些看法,应是代表着当时的认识水平。毛泽东当时虽然正确地说明了中国的优秀人物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直至寻找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但是,对于究竟谁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率先地找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优秀人物?在中国共产党人当中,有没有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也和严复、孙中山同样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在中国共产党人当中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条件使他能够率先地去接受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这些问题,毛泽东当时都没有作进一步说明,而客观的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是不可能没有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随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经过我国学者的努力,这三个问题终于都已有了比较正确地合乎历史实际的回答。


编辑推荐

《李大钊传(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李大钊传(上) PDF格式下载



好,作者认真严谨,下集啥时候能出版啊,期待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