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
2009-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艳红
219
一个没有思想活动和缺乏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哪怕它在物质上再美丽、再现代,在精神上也是荒凉和贫瘠的。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大学就是源于学术。大学与学术的关联不仅体现在字面上,更重要的是,思想与学术,可谓大学的生命力与活力之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学术气氛浓郁的财经政法高等学府。范文澜、嵇文甫、潘梓年、马哲民等一代学术宗师播撒的学术火种,五十多年来一代代薪火相传。在世纪之交,在合并组建新校而揭开学校发展新的历史篇章的时候,学校确立了“学术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对学校五十多年学术文化与学术传统的历史性传承,而且是谱写新世纪学校发展新篇章的战略性手笔。 “学术兴校,科研强校”的“兴”与“强”,是奋斗目标,更是奋斗过程。我们是目的论与过程论的统一论者。我们将对宏伟目标的追求过程寓于脚踏实地的奋斗过程之中。由学校斥资资助出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就是学校采取的具体举措之一。 本文库的指导思想或学术旨趣,首先在于推出学术精品。通过资助出版学术精品,形成精品学术成果的园地,培育精品意识和精品氛围,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繁荣国家财经、政法、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作出我校应有的贡献。其次,培养学术队伍,特别是通过对一批处在“成长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果予以资助推出,促进学术梯队的建设,提高学术队伍的实力与水平。再次,培育学术特色。通过资助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以及学术见解等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的成果,培育科研特色,力争通过努力,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体系。
《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指导思想或学术旨趣,首先在于推出学术精品。通过资助出版学术精品,形成精品学术成果的园地,培育精品意识和精品氛围,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繁荣国家财经、政法、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作出我校应有的贡献。其次,培养学术队伍,特别是通过对一批处在“成长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果予以资助推出,促进学术梯队的建设,提高学术队伍的实力与水平。再次,培育学术特色。通过资助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以及学术见解等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的成果,培育科研特色,力争通过努力,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体系。
杨艳红,女,1972年出生,安徽省岳西县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1991年进入中南财经大学学习,先后获管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WTO与中国经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综述 一 国际贸易摩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二 国际贸易摩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三 国际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 四 国际贸易摩擦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贸易摩擦变化原因的理论综述 一 贸易保护手段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 二 GATF/WTO多边贸易体制视角 第三节 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世界贸易体制下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对称博弈模型 第一节 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 第二节 WTO例外条款与国际贸易摩擦博弈 一 WTO的例外条款 二 WTO例外条款的存在原因及其博弈分析 三 不同国际贸易摩擦形式的成本及其使用频率 第三节 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对称博弈模型 一 模型分析框架 二 不对称国家间WTO贸易协议的执行及贸易壁垒的变化 三 结论 第四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贸易争端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与’WTO贸易争端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际贸易救济摩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入世”前后中国遭受贸易救济摩擦案件的变化 一 全球及中国遭受贸易救济案件的总体情况及变化 二 中国遭受反倾销摩擦的现状及比较 三 “入世”后中国遭受其他贸易救济摩擦情况 第二节 中国国际贸易救济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 WTO贸易救济措施的特点 二 中外双边贸易不对称因素 第三节 主要贸易国对华反倾销摩擦原因的实证分析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 二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三 回归结果与分析 四 结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绩效差异 第一节 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与影响 一 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 二 技术性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二节 WTO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及其影响 一 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 二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规定的影响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变化 一 美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二 欧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 一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二 中国进出口受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的原因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外WTO贸易争端的差异 第一节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总体特征及原因 一 WTO争端解决程序 二 中外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比较 三 中国向WTO申诉的成本收益的比较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的WTO贸易争端研究——以知识产权争端为例 一 TRIPS协议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演变 二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政治经济分析 三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展望 第三节 中国提起WTO贸易争端的现状 一 中国向WTO申诉的现状与原因 二 案例分析: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技术追赶型的平衡开放战略 二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方针:积极应对、合理运用、灵活务实 三 政府角色定位:公共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附录2 UNCTAD的贸易管制措施代码表 附录3 中国进出口受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回归结果 附录4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均GDP的相关性 附录5 我国研发能力与人均GDP的相关性 附录6 文中的英文缩写名称目录 后记
第二章 是相关文献综述。本章对国际贸易摩擦产生及变化原因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很多,有经济的、政治的以及制度的原因等;而国际贸易摩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方面,以及GATF/WTO体制视角。多边贸易体制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制衡的一种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其制定的协议及规则也体现了两者的有机统一。然而,在世界无政府状态下,只有完全相同的两国之间才能实现保护主义的制衡,自由贸易协定才能得以真正执行;而不对称两国之间却无法做到。 第三章 是世界贸易体制下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对称博弈模型,重点分析多边贸易体制下国际贸易摩擦手段选择及贸易摩擦的不均衡分布。在贸易自由化加速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不断翻新,国际贸易摩擦为何日益集中于少数国家呢?本章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WTO协议的执行有赖于自我实施机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WTO规则并不能得到一致、均衡地遵守,因而国际贸易摩擦常常集中于少数国家或少数行业中,即国际贸易摩擦呈现不均衡分布特征。这里从三个方面论述:1.WTO例外条款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避难所,引起国际贸易摩擦,且不同例外措施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它们的使用频率;2.两国贸易关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互惠均衡状态,使贸易摩擦在各国之间呈现不均衡分布特征;3.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局限性无形中助长了国际贸易摩擦。 第四-第六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变化及其原因。第四章主要是针对中国国际贸易救济摩擦的比较分析,主要分析中国加入WTO前后遭受的国际贸易救济摩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救济摩擦的现状及特征;然后分析了一些WTO成员国频繁地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摩擦的原因;最后利用计数模型,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了一些反倾销的主要使用者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及大小,并证实了WTO制度和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不对称关系加剧了国外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 第五章 主要针对中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绩效差异。笔者首先对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变化与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WTO有关技术性措施规定及其影响,以及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