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
201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文格
247
无
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语言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里与国际发展趋势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之一。国际语言学界有较大影响的流派或某些理论方法,中国几乎都有引进或研究。如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言类型学、语法化和词汇化、语音“优选论”、构式语法等,都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引进是为了创新,中国学者运用这些理论方法研究中国的语言,在21世纪头十年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同20世纪相比,21世纪头十年中国语言学的核心是对理论方法创新的追求。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世界语言和国际语言学视野下,重视中国语言(尤其是汉语)本身的特点或类型特征的研究,立足中国的语言,生发中国的语言理论。(二)充分利用中国语言资源丰富的优势,使研究走向深入。中国不仅有100多种语言、复杂的汉语方言,还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语言资料,跨语言、跨方言对比研究,汉语方言地理、方言史研究,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不仅使共时比较与历时研究结合得更为紧密,也为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带来了新的气象。(三)重视语言事实,坚持适合汉语类型特征的形式与语义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在事实的基础上提升理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汉语热推动了语言和语言应用研究的进步。21世纪中文信息处理由词处理阶段进入句处理阶段,基于经验的语料库统计方法明显占有优势,语料库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
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语言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里与国际发展趋势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之一。国际语言学界有较大影响的流派或某些理论方法,中国几乎都有引进或研究。如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言类型学、语法化和词汇化、语音“优选论”、构式语法等,都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引进是为了创新,中国学者运用这些理论方法研究中国的语言,在21世纪头十年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王文格,女,河南南阳人。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了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调研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先后在《汉语学习》、《宁夏大学学报》、《广西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现代汉语小句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代汉语小句的判断标准》、《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小句和英语小句》、《状态形容词谓语句优先序列及其主观性等级》等学术论文十多篇。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形谓句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小句的研究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概况第四节 本研究的价值第五节 本研究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第六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第七节 语料说明第八节 本文的符号说明第九节 本书图表说明第二章 小句的判定及形谓句的结构形式第一节 现代汉语小句的判定第二节 形谓句的结构形式第三章 形谓句在句型优先序列中的情况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二节 形谓句在句型优先序列中的位置第三节 形谓句的优先序列第四章 形谓句优先序列的句法语义分析第一节 影响形谓句优先序列形成的几个因素第二节 语法优选论下的形谓句优先序列的评估条件第三节 优先序列的评估结果和解释第四节 形谓句下位句型优先序列与语义序列的对应情况第五章 形谓句短语化优先序列研究第一节 形谓句短语化的形式、语义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形谓句短语化的优先序列第三节 形谓句优先序列和形谓句短语化优先序列之间的联系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随后,由于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和普及,汉语语法学界运用包括认知、配价、类型学等理论以及数理统计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形容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著名的,例如,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中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形容词进行的研究,而张国宪的《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基础》则是一本集认知、配价和类型学于一体的研究形容词的著作。这些工作为全方位地研究形谓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纵观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历史,学界对于形谓句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也不够重视,因此,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二 形谓句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 对形谓句的研究不够重视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动词谓语句的研究,轻视对形谓句的研究。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了句型研究的重要性之后,又说:“动词和句型这是语法研究中的第一号问题”,胡附、文炼两位先生也认为“句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句型”。因此,广大的汉语语法研究者对汉语句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大量的著作和作品问世,但是,主要是对动词和动词谓语句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形容词只是动词中的一个次类,只要把动词谓语句研究好了,形容词谓语句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楚了。尽管,形容词和动词确有千丝万缕之关系,但是形容词还是有其自身的许多特质的,形容词在入句之后的表现更是丰富多彩,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二是,对形容词的研究大大多于对形谓句的研究。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从《马氏文通》开始,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重视从词(字)的角度来研究形谓句。 ……
无